APP下载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生动实践

2020-11-26陈扬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时代

摘 要:我们的党是最具革命精神的党,勇于开拓,敢于自我奉献,从严管党和治党,是我们当下最具革命精神的品格,是一部具有伟大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华丽篇章。

关键词:以党的自我革命;新时代; 伟大社会革命;生动实践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有多次重要并且精辟的论断,正如,他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1] 。

一、“两个伟大革命”的内涵及其协同本质

对于“革命”的认识主要是指:变革天命的含义。最早在《周易》就有记载:“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主要体现了社会发展改革换代的原本意义。在后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和时代变迁的基础上,对于“革命”的定义也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和拓展。从这些理念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种革除陈旧政治层面的建筑社会运动,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化建设行动。就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所指明的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变革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推动作用。

(一)“两个伟大革命”的深刻内涵

就当下的自我革命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就曾明确指出,在强调了党的自我革命时,应该坚持强调党要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升,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党对自我革命的定位和认识,这是党的自我革命的的生动实践和具体的发展有效体现。为此,党在不断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自己。对于党的自我革命其具体是指中国共产党是不忌讳其他问题,敢于奉献敢于开拓的精神,坚决抵制和革除自身的所带有的痼疾,不断地进行自我发展和调整,从而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对于社会革命的认识,在2018年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学习并贯彻了十九大的精神研讨班的重要讲话就曾明确指出:“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九十七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根据以上的分析,党领导的伟大的社会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断地团结并带领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的改革和建设。同样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通过暴力行动来推翻了反动阶层的统治之下,从而有效实现新旧社会其制度之下的更迭,在这个背景之下,继续不断地改进旧的生产关系来适应当下的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推进社会的进步。

(二)“两个伟大革命”的协同本质

党的自我革命成为了伟大的社会革命打造坚强的领导核心,这历史发展时刻的重要阶段,这也必须要坚持以政党的正确领导之下开展的,才能最终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的摸索中进步,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之下我们可以明确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进行伟大的革命,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是一个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过程,为了能够勇于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也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一般而言,党的自我革命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中呢,这就会直接影响和决定这伟大的社会革命能否真正地推进实践的进程。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持自我革命的奋斗精神,这就毕以往各种先进性以及纯洁性的问题进行斗争。我们比任何历史时期都要更加有信心、更有能力以及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目标。

二、“两个伟大革命”协同推进的历史实践及规律

(一)社会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亦是自我革命的攻坚克难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了伟大的社会革命,在经历了多次的历史发展转折点,就如遵义会议、八七会议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这些跟社会的革命相互促进和相互伴随的关系,是党在进行了多次自我革命的过程的蜕变。在“两次伟大革命”之下,社会革命在更大的历史发展关头进行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显得更加的艰难和重要,进一步的发展之下,这个伟大的革命酝酿中成为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攻坚的重要时机。

就如,在遵义会议之下,这是党发展的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会议之前,中央红军在进行反“围剿”失败之后进行大范围的地址转移,但是由于当时受到了来自左倾思想错误转折点的影响,出现因为退却的逃跑主义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红军接连受创,引起党和红军其内部错误领导的不满,一些曾经支持过“左”倾错误也会逐渐发生态度的改变,在毛泽东的帮助之下进行深刻的反思,这为之后进行纠正了错误的军事战略问题。在会议之上,这与参会人员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在进行博古和李德进行第五次的反“围剿”事件中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主要是针对他们在进行战略转移和单纯地防御措施等等进行逃跑主义的错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让党的思想政治路线出现了新的转机[2]。

(二)自我革命的重大进展能够推动社会革命实现历史性飞跃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开展自我革命,同时也成为了使命型特质的具体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党的自我革命并单独进行孤立性的,则是为了后期更好地担负起伟大使命的精神和品质。简言之,党的自我革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党的领导使命,让其肩负其更大的社会革命,与此同时,党的自我革命在发展历程中,这又无形之中为决定着党的社会革命进行的程度,在历史的实践的证明过程中,党的自我革命其具体的进程大幅度地推動了社会革命的实现[2]。

就如,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提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广大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通过这次伟大的社会实践行动可以有效实现历史性的飞跃,也就是当下我们所提倡的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以及社会的发展曾经所经历“左”倾思想方面的错误实践,从而坚决抵制就“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由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重要领导人物其功过是非的问题使得大批的人员无辜牵连,为了有效纠正历史发生的错误思想,正确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以及组织路线,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党的自我革命以及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三)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统一于党的领导及其不懈奋斗的实践

在两次重要的伟大革命领导之下,尤其是始终坚持了党的领导。也就是说在党的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统一领导之下,为建设和改革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坚持的历史使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之下,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针对性地确立了“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在完成了反帝反革命的主要革命任务之后,也就是党的领导人在进行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不懈奋斗,才最终成功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当中华民族历史革命完全站起来之后,历史经历条件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为人们服务的政党,勇于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同时也是推动“两个伟大革命”的重要实践帮助者,在高度一致之下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一切准备[3]。

三、新时代继续协同推进“两个伟大革命”的实践向度

(一)政治引领:始终坚持并统一于党的领导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是当下中国最大的国情。同时这也意味着在党的领导之下就直接决定以及体现了中国特色主义其特性,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改变不变质的基本条件。目前,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大新的时代,也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表明,新时代的发展也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4],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准备,就必须真正实现总揽全局的信心,也就是必须始终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动力支撑: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在新时代党的领导人的继续领导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实现伟大复兴而不断地充实自我,迎面接受所有的挑战和风险。就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那么就需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始终坚定的战略准备,从而有效弘扬和承载着红色革命的战斗精神。在新时代之下要始终坚持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然而,要始终坚持保持强有力的精气神来推动新时代的伟大社会革命,就必须要不断地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当然,若要保证党以饱满的精气神坚强有力地领导和推进新时代的伟大社会革命,就必须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5]。

(三)问题导向: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重点抓手

在新时代的协同发展的背景之下,要始终推动“两个伟大革命”的发展,则必须要坚持解决新形势的重大现实问题。就当下的世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改变,尤其是对于我国而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正是由于其中所有的全新的历史变革特点之下,我国社会其主要的矛盾也在经历这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将影响当前的社会变革的发展,对于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要求,特别是对于当前小康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打赢当前的打仗,这些重大现实问题,既不是孤立地横亘在伟大社会革命面前,也不是单独地阻隔在党的自我革命当中,其交错叠加同时并存于“两个伟大革命”协同推进的过程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协同推进的整体合力机制

对于社会制度而言,这就严重关乎到社会事业的发展,新时代的继续和协同性成就了“两个伟大革命”,那么就必须要有长效的制度和机制给予充分保障,这就需要系统性地建立健全“两个伟大革命”协同推进的整体合力机制,有效杜绝“两张皮”的错误倾向。在此,“两个伟大革命”协同推进,“协同”并不是两者简单相加组合,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有机地形成合力,系统地整合成一个“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齐峰. 执政70年来党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9(6):1-6.

[2] 舒艾香, 郭群英, 尹文.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价值功能及实现途径[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9(6):67-70.

[3] 李思学, 李敬煊. "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论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2).

[4] 马纯红. "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价值意蕴及其实践向度[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19(6):150-153.

[5] 董偉武, 龚春宇. 管窥与反思: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问题探究[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0(1):32-37.

作者简介:陈扬(1976-)男,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发展和社会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智库课题“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关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YBKT05 )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