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古诗组读中融通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

2020-11-25王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单元主题语文要素融通

王红

[摘要]语文要素“结合资料”是手段,是载体,单元主题“爱国情怀”是目的,是归宿。通过“为什么要结合资料?可以结合什么资料?如何有效结合资料?”三方面,进一步说明只有更好地融通当时的背景资料,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才能很好地把握单元主题,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古诗组读;融通;单元主题;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31-0079-02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众所周知,背景资料对于阅读教学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在古诗教学中,考虑到古诗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在太远,写作背景宏大,所以,补充背景资料更是不可或缺。背景资料能够跨越时代的关隘,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能够打开难解的心扉,展开与作者的对话。因此,背景资料早已成为一种必备的、重要的教学资源。本文以《示儿》和《题临安邸》组读教学为例,通过互文参读,再加上适时、适度地融通资料,引导学生走进诗歌之中,体会其中的家国情怀。

一、为什么要结合资料?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被称作耀照千古的绝唱。朱自清先生在他的《爱国诗》一文中这样写道: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因此,了解这段历史对学习这首古诗显得尤为重要。《题临安邸》则被称作讽喻诗的杰作,是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之情。古诗视通万里,思载千年。诗歌教学中若无文本背景的铺垫和补充,文本解读就会显得苍白粗浅,缺少精彩的可能。

二、可以结合什么资料?

第一,了解时代背景。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每个特定的时代必定滋生其特定的文学精华。两首诗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我们淮河就此成了南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两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靖康之变”这一资料。

第二,了解作者生平。孟子曰:“读其书而不知其为人,可乎?”诗歌中的一景一语所蕴含的情味莫不与诗人的个人情怀、人生境界和所处的特定境遇有莫大关系。如陆游,他生于公元1125年,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解读一首诗词,必定要获得作者写此作品时所具情怀的相关资料,正是因为基于这样的一种现实场景,才造就了陆游如此的情怀;也只有知晓了这些背景,才能让学生迅速走近诗人,走入诗情,品味诗意。

第三,了解文化意象。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人在文化的继承和传扬中凝结成了特定的意象。如《示儿》一诗中出现了“九州、中原”,在这里都是指中国,陆游自始至终将九州大同、收复中原作为自己的毕生心愿。正因古诗词中意象有其特殊的寓意,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这些意象所表达的特定文化心理,才能对他们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事半功倍。

三、如何有效结合资料?

(一)组读之前预习,充实情感积淀

在学习这兩首诗之前,可以提前让学生观看《岳飞传》视频资料以及阅读岳飞的《满江红》。《岳飞传》一书本是研究宋代人物之力作,也是综括研究两宋之际政治、军事的重要著作,改编成视频后,学生更容易接受。一曲《满江红》,浩气如虹,字字铿锵,句句沥血,展现了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岳飞传》和《满江红》虽与两首诗没有直接关系,但可以帮助学生立体感知宋朝那一段历史,立体感知诗人形象,为深入学习古诗充实情感的积淀。

(二)组读之始交流,奠定情感基础

组读教学的第一板块为交流反馈两首诗的异同。预习时学生发现两首诗都是七言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感,其中发现两首诗写作的朝代同为宋朝的学生最多。朝代相同,意味着当时写作的背景相似。学习之始,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这两首诗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学生在前期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与补充,对当时宋朝“靖康之变”,山河破碎,北宋灭亡进行了初步了解。这时的资料补充,不仅为了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更是为解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为何而“悲”做足了铺垫。到底是什么事让诗人如此痛心和难过呢?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现状,深刻地体会到,诗人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是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为后续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组读之中结合,丰富情感体验

组读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两次互文参读的板块,适时、适度穿插背景资料,力求做到用足文本,而不喧宾夺主。

第一次在“见”与“不见”的互文参读中适时结合。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不见”九州大同,心有不甘啊!要真正感受陆游的爱国情怀,必须深入探究为什么“不见”九州大同会如此触痛陆游的内心,让一个85岁的老人死不瞑目呢?教学时,可以适时穿插一段宋军与金兵交战,百姓流离失所的视频。观看之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通过这段视频,学生看到了两军相互厮杀、民不聊生的场面,听到了百姓的哭喊声和呼救声。这里的极度渲染,目的是为了凸显诗人“不见”九州大同的痛心疾首。

除以此外,“不见”九州大同还痛在哪里?这一问,可把学生的思维引到《题临安邸》一诗之中。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眼前出现的是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一幅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观。这两句诗看似描写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实则是触景伤情。诗句背后真正想表达的是,美好的大好山河被金人占领,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此时的王师权贵们却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这种丑恶行为实在不堪入目,令人痛心疾首。

诗人“不见”九州大同,“见”到的却是满目奢靡之态,在“见”与“不见”的互文参读中,学生对当朝者不思进取的痛恨,以及渴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有了全新的感性的认识。

第二次在“忘”与“不忘”的互文参读中适度结合。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老父亲叮嘱儿子:家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告诉我祖国统一的消息,以告慰我的在天之灵。按常理,一个85岁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最应该跟他交代些家长里短的家事,但是此时此刻,陆游却把北定中原,祖国统一的国家大事作为生命中最后的心愿,致死不忘祖国统一。这是何等的胸襟,让我们肃然起敬!

与陆游“不忘”九州大同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些王师权贵们的颓废的意志和腐败的行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王师权贵们的腐败行为高度集中在一个“熏”字当中。教学时,可以首先结合甲骨文?的字理理解,让学生从造字的角度对这个字有直观的感受。其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西湖上的暖风应该是一种什么感觉?舒服的,清新的,温暖的……第三步,让学生进行比较,这里的风如果用“熏”,又给你一种什么感受?不舒服、呛人的、难受的……这时再适时追问学生,诗人笔下的“风”到底指的是什么风?是普通的自然之风吗?通过比较,学生逐步感悟到,这股风是一种歪风邪气,是一种奢靡之风、享乐之风、不思进取之风……这股风有很强的腐蚀性,消磨了王师权贵们的意志和信念,使他们天天沉迷在花天酒地之中,而忘记了统一祖国的责任和使命。在这“忘”与“不忘”之间产生的巨大差距之中,学生们深深地被诗人的爱国情怀所感动,并产生景之情。

(四)组读之后延伸,催化情感升华

课结束之前,教师出示单元主题词: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教师深情地说:陆游死不瞑目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林升发出振聋发聩的质问,也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今天,我们重读这两首诗,也是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深情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在感情朗读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呈现了一组宋朝其他的爱国诗篇,如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让学生们课后反復诵读,将古诗组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爱国主义情怀由课内播撒到课外,更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结合资料”这一语文要素,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单元主题,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实践中,要精选资料进行适时、适度地融通,让资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就能助推情感的深层体验,真正体悟到课文所蕴含的浓烈的家国情怀。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单元主题语文要素融通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初中语文作文单元主题教学引导写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