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生活化教育模式

2020-11-25王香玲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公交品德情景

王香玲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生活、社会和世界都比较好奇,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所以我们要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提升他们内在的道德修养,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界定及意义

生活化的教学就是将教材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利用生活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知识,了解学科与生活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培养他们积极的社会观。

具体而言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小学生认知能力较弱,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该学科与实际生活间的关系,了解品德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让其有意愿参与到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其次,通过引入丰富的生活化资源,能够打造更加生动的课堂,摆脱传统单一枯燥的学习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这种愉悦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就社会和生活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能加强自身对品德的理解。最后,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比较强的实践综合性,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就必须引导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生活化教学模式正是以生活的角度去引导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然后结合实际的生活进行深度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帮助其更深入地理解这门学科。

二、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创造生活化情景,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要走出去,积极引进社会中的生活资源来帮助学生扩大认知范围,激发他们关注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还能增长他们的见识。如教师可以创建情景模拟的活动,将教室模拟成一个社会,可以设置一些商店、公交站台、路牌等,让部分学生扮演商人、警察、司机等,再让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客户、路人、乘客等,还可以在商店摆放一些商品,让学生在场景中进行搭车、询问、购买商品等活动。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情景,比如插队、挤公交、坐公交时遇见老人等,观察学生有什么应对行为,然后通过这些情景中的行为来进行品德教学,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表现不佳的学生指出问题,并向其阐述原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这门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情景创设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活动完毕之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平常的上下学路上注意观察他人良好的行为,并自行记录下来,第二天进行全班交流,通过互相的学习和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来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

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出更多场景和内容,能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生活中,促其感知品德的力量。教师在对课本内容知识的传授基础上,以学生德育行为的完善和道德习惯的培养为最终目标来改革教学方式。如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电影,然后组织讨论;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内容与生活高度融合起来,制成相应PPT和图片,或创建思维导图等,丰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体系,从学生的感官、视觉以及听觉等各方面去影响他们的心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三)通过生活化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行为的改变来实现自我的管理和提升,培养他们主动提升自身德育品质的意识。同时,教师要注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开展。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提升思想品德。比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了解老人的生活,體验照顾老人,为老人表演节目,从而培养他们的敬老品质,并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会敬老的快乐和自身价值;或也可以组织学生在街道当志愿者,帮助有需要的人,维持公交秩序,维护道路规章,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其乐于助人的精神。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

猜你喜欢

公交品德情景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等公交
楼梯间 要小心
公交Ⅱ个股表现
把美留在心里
品德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