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2020-11-25何群山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导图生物核心

何群山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极为丰富,让学生掌握运用学科知识,展开实验研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属于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范畴。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有创新实践的意识,通过创设情境优化教学实验引导,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通过内容讲述、案例展示、实验推演、媒体投放等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带来一定的冲击,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生物学科涉及的内容往往带有探索、揭秘的性质,教师需要巧妙调度,才能使学生主动探索。

例如,讲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提出问题:病毒是不是生物?病毒是怎么样进行复制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展开讨论,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同展开交流,当学生逐渐形成共识后,教师以草履虫为例播放幻灯片,从草履虫的分裂、运动、摄食、排泄、生长、应激等角度展示,让学生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了,课堂中呈现出高效的互动局面。教师利用问题导入教学,让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展开讨论,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同时,多媒体的使用对学生的视觉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学生通过幻灯片就能够很容易地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

二、优化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生物有很多实验任务,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形成学科能力。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实验,为学生设置一些观察实验、探索实验、验证实验,以此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如果可能,教师还应创新、整合生物实验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学科认知。

例如,讲授“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并为学生准备土豆、鸡蛋等实验材料。实验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操作步骤,达成共识后再展开实验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准备提交实验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顺利进行了实验操作,形成了完善的实验报告。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应该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对学生的创意表現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前期的讨论是实验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教师具体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帮助,体现了鲜明的生本意识。学生自觉地进入实验状态,并在实验操作中逐渐建立了学习认知,十分符合学生的主观学习诉求。

三、创新内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设计生物实践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操作、归结、内化,逐渐提升自身学科素养。生物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得十分紧密,结合生活进行生物实践操作,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学科认知能力。

例如,讲授“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为学生设计实践操作任务:这节课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进行了学习,请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和归纳糖的种类和细胞中脂质的作用、分布情况,并以书面作业形式提交到班级群。学生接受任务后,通过思考、阅读相关内容,大多能够设计出思维导图。在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让学生现场展示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并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及过程,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浓厚。教师为学生设置的思维导图任务,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挑战。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设计带有一定创意性,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同时,教师还应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归结和展示,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帮助。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教师不仅要精心选择,还要有创新意识,让学生有一个新的学习体验和感知。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学习实践,这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设定。教师要有实践创新意识,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利用教学条件优势,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逐渐形成过硬的学习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社会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导图生物核心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第6章 一次函数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