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生活 张扬写作

2020-11-25何小娟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汉服树叶文章

何小娟

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而作文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因为写作往往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然而,当下学生的作文现状不尽如人意。我认为,只有开放作文教学,才能开辟学生作文个性化的新天地。

一、走出課堂,亲近自然

知识来源于实践,作文来源于生活。个性化的作文就是写我见、我闻、我感,表现我的喜怒哀乐、爱恨欲恶。每个学生生活经验不同,个性有差别,创造潜能也存在差异。要使习作体现学生的个性,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因势利导,激发习作兴趣,开发创造潜能。比如,春暖花开之际,我带领学生来到校园中,他们不由自主地捧起花儿,嗅着花香,认真地观察,积极地思考,获得丰富的体验,继而产生深刻的感受,这样写作时就有内容可写,就能自觉地表达情感,行文自然流畅。自然界无奇不有,我们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挖掘其奥秘;只有参与其中,才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走向自然、贴近生活,开展校外写作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本地的风景名胜,实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也可以要求学生外出旅游时,坚持写游记,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名胜古迹;还可以鼓励学生定期给远方的亲友写信,增加练笔的机会。

二、走向社会,体验生活

作文时,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写出的作文往往没有深度,主要原因是缺乏生活的积累和感悟。让学生走进、观察、感悟社会和生活,不仅有了大量的作文素材,而且文章中还能平添无尽的趣味。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社会,让现实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写作田园,让作文教学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向社会。

记得去年初一年级开展了一次研学活动。在研学过程中,学生们集中精力,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悟,用笔去写。有学生写自己在小雁塔的所见所感:“我们来到了小雁塔,这是一座保护较好的唐代古塔。在这里,我们穿着宽大的汉服,听老师讲解。原来,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服饰,从汉朝一直延续到明朝,周边的许多国家也曾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现在日本的和服与朝鲜的民族服装都是受到汉服影响改变而来的服饰。我不禁感叹道:‘汉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啊!一股自豪感不禁涌上心头。外国友人也被我们感染了,举手向我们示意,我的内心满满的感动、满满的幸福。”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学生有内容可写,言语真挚,情感充沛。

三、立足生活,丰富写作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孩子,视野狭窄,信息贫乏。他们所写的文章大部分空洞无物,言辞无力。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为了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我安排他们周末看一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看过这些节目之后,学生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有生活就有写作素材,有写作素材就有作文。读了孩子们的文章,我不由地感叹:“有了生活的积累,我们的学生也能提炼出深度的写作题材,也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四、开放评改,提升写作

我认为,作文的评改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当中,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在评改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不轻易否定,热情赞扬好的文章。

我发现,学生在改作文时认真、自豪、兴奋。首先,他们能第一时间看到同学的作文,并帮助他们修改文中存在的问题,就有一种成就感。其次,他们能用慧眼发现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再次,通过和同学作文的现场比对,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改正,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能发现作文存在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同时将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就是一种提高。对于同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是一种成功。最后,教师将学生批改过的作文进行总结,对于作文成功的地方大加肯定,不仅表扬写作文好的学生,更表扬评改作文中发现优点的学生,并让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学生们逐渐认识到:优秀的作文不再遥不可及,优秀的作品就在身边,而且下一个就有可能是自己,增强了写作的信心。而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全力指正,让学生们引以为戒。

我常对学生们说:写作的过程就如同画一棵树,文章的来龙去脉就是树干,其他写作手法就如同树叶一样,树干画好了,使用修辞手法是一片树叶,景物描写又是一片树叶,还有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又是一片片树叶……这样的一棵树才能枝繁叶茂,表现手法多样的文章才能有血有肉、才能张扬个性、才能吸引读者。

作者单位  陕西省白水县田家炳中学

猜你喜欢

汉服树叶文章
Viral Revival
留学生创办汉服社让外国人爱上汉服
树叶的不同称呼
上台说汉服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一片树叶
时光志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