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进食时间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0-11-25张自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鸣音胃肠功能消化道

张自美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是否需要内镜下止血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应激性原因导致的急性胃炎,这种通常不需要内镜治疗,另一种是必须经内镜下止血才有效的,主要包括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伤、血管异常等[1-2]。虽然上述疾病的病因不同,但治疗方案均包括禁食禁水[3]。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主要是为了减轻胃肠道负荷,避免胃肠细胞受到进一步损害,防止因为饮食因素而引发再一次出血,如果控制过度,患者没有摄入足够的营养,容易影响患者的消化道功能,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甚至可能导致反复出现消化道出血[4]。有研究指出[5],饮食不当的主要原因有患者自我认知不深,护士宣教没有到位以及护士自身的专业性不强。为了避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二次出血,学者经研究认为[6],早期进食可有效缩短饮食的耐受时间,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探讨不同进食时间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管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经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可耐受本次实验。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性脑病、大量腹水的患者;精神异常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5~62岁,平均(52.68±1.58)岁;病程1~3年,平均(2.32±0.12)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4~63岁,平均(51.64±2.34)岁;病程1~4年,平均(2.21±0.3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饮食,即出血停止后24~36 h开始进食。观察组术后出血停止后8~12 h开始进食,食物从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依次逐步过渡的原则,如全流质食物为食物呈流质状,包括各类清汤、米粥等;半流质食物为食物呈半流质状,如稀饭、烂面条、蒸鸡蛋等;软食为利于患者消化的食物,包括切碎煮烂的蔬菜和肉类。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制定计划过程中,饮食要尽量符合患者的个人喜好和口味,以提高其依从性,同时注意营养搭配;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进食监督,床位护士为其发放量杯,记录患者每日进食时间、种类以及进食量,保证患者依据进食计划执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术后早期进食对疾病恢复的作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再出血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比较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比较[M(QR),min]

2.2 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系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出血,包括胃肠道手术后、空肠上段发生病变而引起的出血[7]。上消化道出血若出血量多,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机体功能较差且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因此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较高[8]。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应激性胃黏膜损伤、食管肿瘤、胃部肿瘤、肝硬化等[9]。研究指出[10],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度劳累、情绪波动过大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诱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避免其发生再次出血,不合理的饮食则会延缓患者恢复,增加其痛苦,延长住院时间[11]。因此,合理的饮食对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由于大部分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老年人,老年患者缺乏术后饮食相关知识[12],同时,家属对术后饮食护理也不了解,因此,这类患者会担心术后进食引发再次出血,术后饮食保持抗拒状态,容易导致患者能量摄入不够,营养不足。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以及家属的宣教,首先向患者讲明出血停止后饮食的必要性及早期进食的优势,纠正其错误想法,同时根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不同制定饮食方案,床位护士加强宣教。术后食物应逐渐过渡,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多咀嚼食物避免胃酸分泌过多而对消化道出血创面造成进一步刺激;绝对禁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对患者施行了个性化饮食计划,监督和记录患者术后进餐,同时也加强了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容易造成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和(或)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排气和排便延迟或消失[13],腹部手术或者胃肠道手术所导致的胃肠道功能障碍,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时间越长,肠道运动越弱,肠道内积气越多,导致肠管扩张,甚至会导致肠梗阻。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目前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根据其病因及病情轻重进行饮食管理。病情较轻、不易再次出血的患者应尽早饮食,因早期饮食能够降低术后其由于禁食引发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术后营养状况,达到快速恢复的目的[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进食有助于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避免再次出血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鸣音胃肠功能消化道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