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微信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2020-11-25陈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维持性效能血液

陈华

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1],血液透析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4.6万例血液透析患者[2]。血液透析增加患者身心压力,影响生活质量[3]。有研究发现,高质量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希望和后续生活质量[4]。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受众广泛的优点被充分利用,医疗工作者积极利用微信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等工作,效果显著[5]。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观点表明,个体行为的改变是动态、连续、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具体来说有5大意图阶段,即“无意图—意图—准备—行动—维持”,个体处在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与动机[6]。医疗工作者立足于个体不同行为过程特征、具体需求来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引导,从而改善个体不正确的行为模式。本研究探讨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4月作为干预前,2019年5—8月作为干预后。纳入标准:18周岁以上;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每星期3次左右的规律血液透析;意识清晰,无沟通问题;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病情过于严重,不熟悉微信。80例患者中男48例,女性32例;年龄24~75,平均(40.23±12.18)岁。婚姻状况:57例已婚,23例未婚或丧偶。学历:初中及以下29例,高中或中专26例,大专及以上25例。月收入:1999元及以下29例,2000~2999元12例,3000~3999元15例,4000~4999元8例,5000元及以上16例。工作情况:在职人员39例,无业或者退休41例。费用支付方式:公费或者医疗保险医疗75例,自费治疗5例。

1.2 方法

1.2.1 构建微信健康教育工作组 构建血液透析中心微信工作组,组内成员应包括研究人员、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入组标准:具备3年以上在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负责血液透析健康教育工作的经历,擅长人际沟通,有爱心、有耐心且热爱护理研究。研究人员应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方案。方案内容:研究对象的选择问题、课题内容与实施、具体干预、评估手段等。培训不少于1周,且在培训完之后,工作组要在合适的时间内组织组员交流培训内容、培训心得等,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1.2.2 制订微信健康教育方案 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组建透析之家微信群,立足于转变理论(TTM)之上,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自我管理内容,查阅以往的文献资料、TTM各阶段实际情况来明确干预频率为每星期4~7次,具体见表1。

表1 基于TTM理论的微信健康教育方案

1.2.3 利用微信开展健康教育

1.2.3.1 推送准备阶段 组织微信工作组组员共同学习TTM知识,学习以往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每阶段执行实际来填充完善理论知识体系,根据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情况来明确阶段性干预目标,确定所有阶段微信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研究人员要在干预前2个星期制定此后每个星期的健康教育内容,并组织微信平台小组成员一起研究改善。应注意尊重本区域人民的语言传统、照顾患者的心理预期。

1.2.3.2 推送过程阶段 干预的准备阶段,组员向患者普及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意见,一起商讨之后,于每晚19:30-20:30推送,确保组员和患者有时间、有耐心去思考问题。工作组在每次完成推送后应安排2名组员保持在线状态,实时提醒患者阅读,为患者答疑解惑。

1.2.3.3 推送结束后 工作组事先设计问题在推送完消息后抛给患者,然后仔细确认患者的阅读情况、独立回答问题情况以及疑惑情况等,并将患者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其次,研究人员要在推送完成24 h后去记录阅读数据,确保微信教育能有效、持续的开展。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3个月的各项生化指标情况。(2)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7]评价,包括情绪管理、伙伴关系、问题解决、自我护理4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取Likert 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自我管理能力越强,量表的Cronbach’s α值0.862[8]。(3)自我效能。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9],共6个条目,即角色功能实现、疲劳控制、疼痛控制、情绪控制、疾病共性管理、与医师沟通,各条目均为10分制,10分代表完全有信心,1分代表完全没信心。分数越高,自我效能越好。量表的Cronbach’s α值0.96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基础生化指标比较(表2)

表2 干预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2.2 干预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比较(表3)

表3 干预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2.3 干预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感比较(表4)

表4 干预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感比较(分,

3 讨 论

3.1 基于TTM理论之上的微信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基础生化指标优于干预前,与何俊[10]研究相同。此次研究的目的是要让患者通过微信健康学习之后掌握血液透析和自我管理知识,为自己的行为与心理寻求支持[12],进一步改善生化指标和生活品质。此次研究过程中,还有少数如血磷测量值等指标尚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今后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要加强阐释生化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重视,从而有效提升生理品质。

3.2 以TTM理论为支撑的微信健康教育有效提升了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微信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明显提升(P<0.05),在情绪管理与自我护理方面表现突出,与严丽霞等[13]研究结论一致。由此可见,引导患者学习患病期间的饮食知识,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并结合自己身体实际情况调整[14],可实现高质量的自我护理目标。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应正确认识到强化饮食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基于此指导患者水分摄入、饮食管理方面的技巧,帮助患者实现管理健康的目标。以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控制与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低分区,但本研究结果却一改这种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微信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情绪控制能力有较大的正面意义。微信群的应用使人与人之间无需面对面,亦能互诉情绪、实现沟通;其次,微信群组干预能有效避开患者疲劳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及其照看者对疾病知识、用药与饮食知识的需求问题,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与支持[15],激发患者求生欲,提高治疗信心。正确的情绪控制与管理知识,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方式去面对疾病、战胜疾病,从而提升自我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护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大力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从而拓宽健康教育渠道,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质量,最终提升生活质量。

3.3 以TTM理论为支撑的微信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总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比干预前要高,且在疾病共性管理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水平较为突出。这与何俊[10]研究结果始终一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微信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患者透析期间管理缺陷,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提高治疗信心,并且能获取更多疾病方面的知识,以构建完善的健康知识体系,并应用于自身的管理中去,最终实现改善行为的目标;第二,微信功能齐全、简单易操作且综合成本较低,在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护患双方都对其予以高度的认可。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可有效增加干预与随访实践,实现对生理指标的阶段性测量,不断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信念,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实现研究效果的最优化。

综上所述,基于TTM基础之上的微信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患者掌握血液透析与自我管理方面的知识,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维持性效能血液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有氧运动与营养管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