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危机与强化森林环境使命问题

2020-11-16李秀华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使命生态环境森林

李秀华

【摘   要】 环境安全不容忽视。然而,现代人对森林环境任务的重要性并不十分了解,重视更是无从谈起。森林生产周期很长,实物生产还必须考虑社会环境的需求。本文从介绍我国三大主要生态环境危机问题——荒漠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土壤退化问题——入手,并简要介绍了森林与这些生态环境危机之间的关系,提出强化森林环境使命的生态目标。

【关键词】 生态环境;森林;使命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11-00105-106

[Abstract] Environmental safety cannot be ignored. However, modern people do 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ask of forest environment, let alone pay attention to it. Forest production cycles are long and physical production mus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ree maj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rises in Our country -- desertification, soil erosion and soil degradation,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s and the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rises, and proposes the ecological goal of strengthening the mission of forest environ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est; mission

从我国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着重于了解国民经济中林业的地位等相关状况。必须将森林视为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项目。国家应重视和解决国有林区的现有问题,必须根据具体国情实施支持森林保护的政策,发展扶持造林植树事业。还必须开展关于森林与生态环境的全国意识形态运动教育,尽可能提高所有人对森林与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认识。

1  中国环境危机的现状和森林的作用

1.1  荒漠化问题

中国的荒漠化面积很大。荒漠化是人们当前关注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目前荒漠化土地面积35.8万平方公里,其中完全荒漠化的面积达到了18.3万平方公里之多,潜在荒漠面积8万平方公里。从东北部的黑龙江到西北部的新疆,荒漠化沿线全长5610公里,覆盖多达13个省(自治区)中的223个县级区域[1]。由于土地荒漠化,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每年造成约4.2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损失。

关于土壤荒漠化问题,人们常常误以为荒漠化是干旱造成的。实际上,干旱并不是导致荒漠化的唯一原因。例如,在潮湿的热带地区经常发现“紫色沙漠”和“红色沙漠”,然而却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发现“绿洲”。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UNCode)认为,荒漠化不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而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植被的丧失以及人类对地面表面稳定层的破坏造成的。除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空气侵蚀和温度的急剧变化外,森林对荒漠化的控制主要表现为森林的强大自给施肥能力。

1.2  水土流失问题

当前,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中国不可忽视的主要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我国的地势坡度大——东西方落差大——且土壤层薄,由于雨季集中,加之人为开发造成的植物覆盖率低下,特别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海治河流域总面积的48%、华河集水区总面积的35%、黄河流域水土流域总面积的78%都出现了水土流失——估计每年损失约53亿t流沙,相当于从全国耕地上除去1cm厚肥料的土壤层,磷(P),钾(K),氮(N)的损失相当于约4500万吨化肥,经济损失超过十亿元。

水土流失的灾难性后果严重威胁着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森林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因为森林减缓了土壤侵蚀的进程,并增加了土壤对导致流失的外界因素(例如重力,水,空气,温差等)的抵抗力。森林在减少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树冠保护:森林对土壤的寄生性侵蚀具有双重保护作用。首先,树冠有效降低了地面实际降水量。其次,林冠层的雨水在着陆之前会有所蒸发消耗;垃圾层保护:森林垃圾层不仅吸能收257毫米的雨水,而且还能保护土壤免受雨滴的侵害;森林土壤保护:森林层腐烂形成腐殖质和有机物后,参与完整的土壤结构的形成,有效地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

1.3  土壤退化问题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在中国2.3亿公顷的牧场中,有三分之一之多的牧场正在减少;而且更加不容乐观的是,中国耕地年平均减少量约为875,000~941,000公顷。由于高硫煤的燃烧,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气被二氧化硫(SO2)严重污染,而且在许多地方,酸雨开始有所增加;与此同时,在中國的耕地中,大约有1.1亿公顷的盐碱地;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率很低,仅为50%~60%。除开采岩屑外,工业废渣为1亿吨[2]。

以上所述的土地污染都与土壤退化以及森林因素密切相关。与1.1所述土壤荒漠化相同,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盐碱化以及湿地侵蚀。通常,在原始森林中,土壤肥力会增加,不会导致土壤盐碱化。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有几种避免盐碱化的方法,包括两种主要方法:盐碱化严重的土地可以在森林中逐步恢复,使农场重返森林并形成森林土壤;混合种植林,特别是种植多盐分品种的农业用地,这可以减缓耕地的盐分含量。

2  赋予森林新的环境使命

上面提到的中国三大生态环境危机都与森林有关。归根结底,生态是森林问题,森林问题也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问题。

2.1  赋予森林环境的生态使命

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森林。古代和近代的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人类都为人为的环境破坏——尤其是森林资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今世界上所有自然灾害都与森林资源稀缺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不论是从森林的巨大环境和生态效益的角度还是森林的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森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不能低估它们。当人类丧失了最低限度的生存环境气候时,这就是人类的终结。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通用环境安全体系的最低森林覆盖率不得低于32%,在这个数字之下对其环境和生态安全将构成威胁。但是,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与最低安全系数32%之间的差距非常显著。可以说,这种差距是中国每年频发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不断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重视森林资源,赋予森林系统生态使命。

2.2  重视森林环境的经济基础

现在,我们总是谈论教育和农业的重要性,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味增加对教育和农业的投资,这么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我们甚至没有生存的最低限度的环境,我们还怎么谈论发展教育或发展农业?人类生存的环境,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严峻的现实是,全国各地的许多林业企业都陷入了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商业危机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困境,国家在林业方面多年来一直投资不足,许多林业人住在农村地区,大多数林业公司难以支付员工全部工资,有些林业工人甚至没有基本工资。导致许多森林专业人员纷纷在沿海城市定居,大大浪费人力资源,使得森林人才进一步流失。

2.3  加大国家政府的扶持力度,重视林业的环境使命

中国森林目前的状况十分严峻,刻不容缓。如果不尽快解决,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大部分森林分布在国有林区(即140多个森林办事处和3950多个国有林场)。解决森林面临的危机问题是保护我们现有森林的最紧迫任务。如果当前的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保护,环境风险将更大。在保护和管理现有森林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减少在非林区或少林地区的森林砍伐。但是,为了保护和管理现有森林或缩小林砍伐,需要国家的资金投入和国家支持的森林政策。为什么相关政府决策人员在能源,交通和其他建筑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却又不支持具有相同愿景的森林投资?要点在于没有将森林危机感与个人联系进行。大多数环境灾难是局部的,缓慢的和隐蔽的,因此大多数环境安全目标都有盲点和误解的产生。但是,引入中国现代化的结果是中华文明的破坏和对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而这种现代化的价值确实是一个令人值得怀疑的价值。

事实上,关于对森林的管理和保护以及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是一种全球共识。例如,补贴的实施是外国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主要方式。例如,德国、英国、瑞典、日本和芬兰都实施了相应的林业支持性政策——如森林税收优惠,包括计算国有森林资产的合格收入,实施森林公益计划的补偿(例如日本)以及将森林转换为官方预算单位(例如台湾)等。我国作为世界大国,更应该积极加大国家政府的扶持力度,重视林业的环境使命。

3  结语

中国是一个遭受许多灾难和苦难的国家,也是一个个人平均资源薄弱的国家。在过去的四十年工业化进程中,自然安全生态系统在尤其是在森林这一环中遭到了严重破坏,并且已经达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为此,中国必须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和生态安全意识,创造体制条件,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安全的条件,否则我国的现代化将无从提起。

参考文献:

[1] 孙月冬,张?源.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环保世界,2016(4):25-28.

[2] 黄郅蠡.有林场森林鄂西国可持续评价经营和研究调整——以嫩江马铃薯林場为例[J].企业与林业,2018,(8):33-38.

(编辑:赫亮)

猜你喜欢

使命生态环境森林
哈Q森林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哈Q森林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