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农村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研究

2020-11-16张琬晴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网络背景新媒体

张琬晴

【摘   要】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和新闻质量参差不齐,各种信息被传播和扩散,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这将会磨练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受到了学校的重点关注。因此,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对于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的管理和控制,进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详细阐述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体现,同时,基于新媒体的背景下提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背景;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11-0067-68

[Abstract] Based on the arrival of the new media era, the quality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news is uneven, and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are spread and spread. For rural college students, this will hone their ability to resist setbacks, and even affect their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which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by the school. Therefore, the school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network new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and then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in detail the influence and embodiment of the news reported by the news media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Key words] new media; background; network;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以及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和学习速度相对较快,加之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由原来的专业性人才逐渐转变为专业性强、思想道德素质高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网络等传媒载体,所传播的网络信息和新闻若被大学生全部接触或者接受,将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观念,长此以往,将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对于各大高校来说,由于网络信息比较集中和开放,价值的判断和选择,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价值理念的转变,还会增强学生的抗挫折心理能力。

1  网络信息的概念

根据网络信息的流动性,可以将网络信息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前者是存储于网络节点上的信息资源,后者指的是传播于网络节点间的信息。当前,网络信息发布渠道或平台较多,包括:搜索引擎等,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网络信息具有实效性强、增长迅速、准确性高、便于存储等特点,而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化资源,具有信息数量大、更新速度快、非线性排列和无序性增强、信息资源免费等特征。网络信息获取便捷,不仅能够丰富大众视野,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免费资源。

2  网络信息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  影响大学生三观

农村大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容易接触到各种新闻信息,包括:生活、工作、社会等各个方面,打破学生平稳的系统的思想和思维,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影响大学生的情感思维

互联网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主要是为了信息自由传播,但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高职生抗挫折心理能力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此同时,大量網络信息出现在微博的热搜,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信息虽然目的只是为了娱乐,但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判断意识,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活动造成影响,影响价值判断和信息审视,同时也锻炼了高职生抗挫折心理能力。

农村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情感表露以及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基于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下,大学生面对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的机器和设备,对于网络视频和各种网页信息,即使设计的生动、活动、色彩鲜明,仍然难以发挥出人类所具有的情感和思维。网络作为一种程式化的机器,负责多个方面信息的展示和传递,人们难以切实体验和面对更多的情感色彩。

2.3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生活和工作

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但是当代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信息,影响其接触真实社会,取而代之的是融入虚拟的网络社会。从生活内容看,大学生对于各种运动活动的兴趣也在下降,如:下棋、打球以及看电影等,并认为这些活动缺乏趣味性,网络已经成为能够为代替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一种全新的形式。由于大学生更加热衷于虚拟社会的交流方式,逐渐疏远生活当中的亲人和朋友。但研究表明,真实的社会交流和交往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与此同时,长期上网将会导致大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导致学生的集体意识比较单薄,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模式逐渐占据心中。

3  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对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3.1  严格按照以人为本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十分重要,大学生需要认清自己的短处和优势,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明确未来期望与自身能力的差距,进而激发学习意识和成材欲望。学校方面需要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体验到真实生活当中的存在感和自豪感,充分感受到现实生活当中所富有的意义。在现实生活当中体验自我的方式不仅仅通过网络,还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树立不同的自我角色,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观。

3.2  加强网络意识

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和弊端,过度使用网络将会消耗学生的正面情绪和积极能量。学校方面需要提高学生的网络意识,加强对于不同类型网络信息的观察力和鉴别力,对于有意义的信息进行鉴别和吸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工作,使用大数据推送正面积极向上的新闻资讯,进而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

3.3  结合网络和校园文化

各大高等院校,可以利用开展各种有关网络教育活动的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网络文化的建设活动当中,利用网络创办电子、网上等读物,吸引大量学生的关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形式。与此同时,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同时,还能够避免对于网络的沉迷和依赖。此外,网络活动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好奇感,通过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正确认知。

3.4  培养网络道德

学校方面,对于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其网络道德意识,不仅需要依赖于大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同时,还需要使其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磨炼。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所获取的知识内容,为社会人类做出服务,并且不断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通过开设网络道德课程的方式,不断强化网络的安全意识,提高道德的责任心。

3.5  加強校园网络建设

学校方面需要定期开展校园网络服务,并且保持学校对于网络知识的了解和监控,不仅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取得了主动权,同时,还能够加强对其的控制性。学校方面还可以通过举办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等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举办各种活动和竞赛,将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好奇心进行转移,合理应用网络计技术更好的学习,进而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新闻将会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新媒体的时代下,不仅能够反映出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方式,同时,还能够表现出尝试新生活的心理态度。各大高等院校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正能量,同时,还需要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蔡小博.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智库时 代,2019,48.

[2] 阿娜,特古斯.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建设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22.

[3] 梁杰华. 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路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

(编辑:赫亮)

猜你喜欢

网络背景新媒体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