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0-11-13陈凤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心理健康核心素养

陈凤美

摘要:心理健康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家校共同体,搭建校社共育平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家校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074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是否具有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自信心等心理素养,已成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1.心理健康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核心素养

心理健康表现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和谐、反应适当、具有与年龄相符的心理特点等方面,可以帮助个体实现各个生活领域的重要需求,有助于个体终身发展与自我实现以获得成功生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健康生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心理是个体成长、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重要素养,对个体的其他素养起母体孕育作用,能够促进个体其他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是个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素养。

2.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

心理健康是“立德树人”的根本,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思想行为是否合乎主流道德要求和价值观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

3.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教育评价的单一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据调查,我国约1/5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任性、耐挫力差、攻击、不自信、焦虑、抑郁等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究

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文明进步,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体坚持不懈地努力。

1.统筹课程管理,全面育人

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科学知识的习得和学业发展,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实行心理健康课程专人负责管理制度和科学考评量化机制,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虚有化和心理健康教师福利化的现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和主题课程教育。

(1)以学科教育为主导,系统施教

加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发展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不断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教师可结合具体内容以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活动式教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让学生认识心理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心理保健常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控方法,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烦恼,养成向善向上的品格。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建学生学习真实情境,鼓励并激发学生参与,借助学生真实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循循善诱推进课堂教学进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

(2)开展主题教育课程,专题解困

中学生的心理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随之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课程和专题讲座,解困释疑。如在起始年级开展入学适应性心理健康主题课程教育讲座;在毕业年级开展应对考试与升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课程教育讲座;在历经新冠肺炎疫情后,开展“抗新冠疫情”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课程教育讲座等。针对学生群体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心理需要开展专项教育,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3)发挥咨询室功能,差异化辅导

针对班级里有不良心理倾向的特殊学生,应借助心理咨询室和专业教师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个体教学方案和“渐进式”教学策略,恰当、耐心地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开展个体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尊重、保护學生为前提。在实际操作中,按照归因理论对问题学生进行兴趣、技能的开放性训练,最好是采取互助、渐进的同伴转变方式。

2.借助校媒体,构建家校共同体

家庭教育是人文教育,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和校媒体促进教育延伸和课程拓展。定期开展家长教育方法讲座,学校网站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突出“心理健康知识”“专家指导”等内容,借助校园网络媒体和家长学校,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

3.发挥社区效能,搭建校社共育平台

利用社区优质资源,学校与社区创办社区“家教中心”“汇智驿所”等方式建构家校互联互通、家长互学互助、社区助学帮扶的多元化经验课程,促进社区家教经验交流,引导家长了解科学的家教方法,改善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提高家庭科学育子能力。

4.创新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单一、被动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心理压抑,丧失生机和灵性,产生厌学和叛逆心理。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体艺术活动能够燃放学生青春热情和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健康生活的载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课程。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所有教师和家长都应不断学习,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开展以健康心理为基础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学研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开发和完善校本课程资源和地方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和学校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六中655000)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心理健康核心素养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