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唱响爱

2020-11-11谢俏娟陈洁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27期
关键词:环节笔者诗歌

谢俏娟 陈洁丽

一、说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学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幼儿园是幼儿们很熟悉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游戏,对幼儿园有着深深的热爱之情。为了让他们把对幼儿园的这份感情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笔者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从而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笔者结合指南中大班语言领域的目标,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回顾幼儿园的点滴生活,理解诗歌内容。

2.技能目标:根据生活经验,用“幼儿园是我……”的句式仿编诗歌。

3.情感目标:珍惜友谊,体会长大的快乐,激发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5-6岁幼儿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笔者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回顾幼儿园的点滴生活,理解诗歌内容。难点定为:根据生活经验,用“幼儿园是我……”的句式仿编诗歌。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将教育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提高幼儿的兴趣,活跃活动的气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笔者引导幼儿一起作了如下准备:

(一)知识准备:活动前让幼儿在家和家人说说自己的幼儿园。

(二)物质准备

1.神秘盒视频。(视频收录了幼儿在幼儿园难忘的生活剪影)

2.有关《我的幼儿园》的课件。

3.把准备好的“信”放进信箱里。(信的内容是幼儿或写、或画、或写画结合的事情)

五、说教法、学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结合本次的活动内容,笔者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启发引导法、观察讨论法、表演法等教法。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等学习方式,引导幼儿多渠道、多感官参与,发挥幼儿更大的创造空间。

六、说活动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本次活动的目标,笔者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激趣导入——爱的神秘盒

活动开始,笔者先出示神秘盒,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用爱的密码开启神秘盒,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趣味活动——爱的回放

神秘盒呈现的是幼儿们从小班到大班的幼儿园生活剪影,有哭的、笑的、激动的、沮丧的、感人的……一系列的剪影,为他们创设一个温馨动人的情感环境。笔者再利用感人的音乐渲染氛围,幼儿的归属感油然而生,热爱幼儿园的情感水到渠成。

(三)童心童趣——爱的回想

幼儿观察课件内容,教师提问:

1.这是哪里?

2.这是谁?你认识吗?在幼儿园你还认识哪些人?这些人为我们做了什么?

这个环节,笔者的目的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让幼儿知道原来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还有许多为我们默默奉献的人,为感恩教育埋下伏笔。

(四)趣说趣事——爱在心间

这个环节,笔者会回归文本,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培育书香宝贝。

1.引导幼儿根据绘本内容,表述在幼儿园里会做的事情。

2.引导幼儿讲述在幼儿园里笑的、哭的经历。

3.出示幼儿小班、大班的对比照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之处,体会长大的快乐。

以上的环节,笔者主要是通过引导幼儿回顾幼儿园的点滴生活,既落实了情感教育,又落实了幼兒的语言训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同时为下面的“幼儿园是我……”的句式训练作了铺垫。

(五)童心同唱——《我的幼儿园》

笔者播放轻松、感人的音乐引导幼儿一起朗诵《我的幼儿园》,体会诗歌的美感,为幼儿仿编诗歌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

(六)童心分享——爱的赞歌

1.分享“一封信”

笔者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信”的内容,激发幼儿仿编诗歌的兴趣。“信”是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写、或画、或写画结合的方式描绘在幼儿园三年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如,玩游戏时的开心时刻、运动会上努力奔跑的样子、六一自助餐、国庆节画国旗等,“信”罗列了在幼儿园一系列有意义的画面,为接下来的仿编环节打下基础。

2.尝试仿编诗歌

《指南》中指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所以,笔者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自由仿编诗歌。对能力比较弱的幼儿,会利用“信”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幼儿园是我……”的句式仿编诗歌,让幼儿有更明确的仿编方向。

(七)情感升华——学会感恩

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幼儿心中会有许多的不舍,对同伴,老师有深深的眷恋之情。为了让幼儿抒发自身的情感,表达对老师,同伴的感恩之情,笔者设计了此环节:和幼儿一起表演手语舞:《听我说谢谢你》,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敢于表达对他人的感恩之情。

七、说延伸活动

活动结束后,笔者把活动延伸到美工区,鼓励幼儿用绘画或手工等形式完成美术作品《我的幼儿园》,并把活动延伸到语言区,引导幼儿以“我的幼儿园”为主题的作品制作成“书”,放入图书角,供幼儿阅读,并讲述书中的“我的幼儿园”。另外,笔者还会延伸到建构区,引导幼儿利用户外自主游戏时间,搭建幼儿心中的幼儿园。

八、说活动的亮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而“爱”是激励、呼唤和鼓舞的原动力。在活动中,笔者均以“爱”为主线展开每个环节,思路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让幼儿带着满满的爱,回忆、倾听、观看、阐述、创作,从而激发热爱幼儿园的情感,高效地完成了培育幼儿的情感目标。

猜你喜欢

环节笔者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老师,别走……
七月诗歌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