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PICU 病例特点变化与分析

2020-11-10占一姗蔡丹朱友荣

江西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疾病谱收治危重症

占一姗,蔡丹,朱友荣

(江西省儿童医院PICU,南昌330006)

2019 年12 月底,湖北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我国科学家将此病毒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1],随后,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SARSCoV-2,截至4 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形成了大规模流行[2],对全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3]。 2020 年1 月24 日江西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3 月12 日降为二级响应,3 月20 日江西省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 本研究旨在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收治的病例特点, 分析1 月24日至3 月20 日PICU 收治病例的疾病谱、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及费用等因素,为预防儿童危重症疾病提供可行性的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江西省儿童医院信息科2019 年1 月24 日至3 月30 日以及2020 年1 月24 日至3 月20 日的病案数据库,收集此期间新入及转入PICU 的病例资料,疾病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 编码)和诸福堂主编《实用儿科学》分类标准,以第一诊断进行分类统计,数据可靠。

1.2 观察指标 记录收集病例中患儿的性别、年龄、籍贯等基本情况,记录病历中第一诊断、病原学结果、意外伤害原因、既往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转归情况、病程时长等病例特点。 分析及比较相关指标的构成比与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 2017 及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构成比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值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危重症患儿构成比 2019 年1 月24 日-3 月20 日PICU 共收治患儿人数248 例, 全院共收治14270 例,总比占17.37%。 2020 年1 月24 日至3月20 日PICU 共收治患儿人数116 例, 全院共收治5241 例,总比占22.1%。结果显示,在疫情期间,同比去年,江西省儿童医院全院收治总人数明显下降,同比下降63.28%,然而PICU 的患儿构成比却有上升,提示疫情期间收治病人中危重症患儿比例升高。

2.2 疾病谱的变化 我们将疾病谱分为: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急危重病、传染病、肿瘤、意外伤害以及其他 (本数据中其他诊断1 例为先天性隔疝),另外,心血管系统的危重症患儿均收治于我院心脏病中心,故不在我科疾病谱中。PICU2019 年收治248 病例中各系统疾病构成比见图1,2020 年116 例病例疾病构成比见图2。

结果显示,2020 年与2019 年疾病谱排名第一位为呼吸系统, 全为重症肺炎病例,2019 年为156例,占比为62.90%,2020 年为43 例,占比37.06%,疫情防疫期间重症肺炎比例及数值明显减少。

排名第二位的疾病为意外伤害,2019 年共33例,占比13.30%,2020 年为37 例,占比为31.89%,我们也对意外伤害的外部原因进行分析, 此次收集的病例里意外伤害的原因共6 类, 分别为跌落/坠落,交通伤、锐器伤、中毒、捂热、溺水。 具体病例数见表1。 结果显示,意外伤害原因排位前2 位与我们之前研究对儿童意外伤害危重症617 例回顾分析结果一致[4],第1 位为跌落/坠落,2020 年病例(22 例)比2019 年(16 例)明显增加;第2 位为车祸伤,2020 年病例中车祸伤为3 例,3 例为1 例三轮车伤和2 例摩托车伤,2019 年为5 例,均为货车及汽车伤;其次,溺水及捂热2 年间期内总例数共10 例,其中2020 年溺水为4 例,均为农村溺入家中旁边池塘所致,2019 年仅为1 例。 在中毒病例中,2020 年1 例,为食入发芽马铃薯中毒,2019 年为食入过量药物2 例。

图1 2019 年1 月24 日至3 月20 日PICU 病例疾病谱系统分析

图2 2020 年1 月24 日至3 月20 日PICU 病例疾病谱系统分析

表1 2019 年与2020 年1 月24 日至3 月20 日PICU 收治意外伤害原因分析(例)

排名第3 位疾病为急危重病,PICU 收治急危重证诊断里主要包括脓毒血症及心肺复苏术后病例, 其中2020 年疫情期间收治脓毒血症13 例,2019 年同时期收治脓毒血症19 例,2019 年还收治1 例不明原因心肺复苏术后抢救的病人, 最后抢救无效死亡,原因不明。

另外,传染性疾病中,2020 年疫情期间未收治传染性疾病,2019 年1 月24 日至3 月20 日期间共收治2 例危重型手足口病, 还收治1 例水痘合并重症肺炎病例。

其余病例分析的数据显示,2020 年疫情期间PICU 收治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数值与2019 年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神经系统主要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癫痫患儿各12 例,2020 年的13 例病例中还包括1 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血液系统疾病共包括白血病5例、 嗜血细胞综合征1 例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内分泌系统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共6 例及高氨血症1 例。

2.3 病原学分析 通过对收集病例的血培养、痰培养、痰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等病原学检查的分析,将收集到的阳性病例的病原菌分为细菌、病毒、不典型病原菌三大类,监测阳性结果共187 例,其中2019 年资料162 例,2020 年25 例,见表2。结果显示腺病毒肺炎在2020 年疫情期间未收治, 而在2019 年1 月24 日-3 月20 日共收治腺病毒重症肺炎共22 例; 流感病毒亦有此表现,2020 年共收治流感病毒肺炎3 例, 而2019 年高达19 例。 然而,2020 年病例中EB 病毒感染重症患儿比2019年多,共6 例。 此外,2019 年还收治了水痘病毒肺炎1 例和轮状病毒肠炎1 例, 此2 例未在表格中予以显示。

2.4 基本病人信息分析 2019 年1 月24 日-3 月20 日PICU 共收治男性儿童153 例, 女性95 例,男/女比值为1.61。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共收治男性81 例,女性35 例,男/女比值为2.3。疫情期间男性儿童危重症患病率更高; 年龄分布的具体数值见表3, 可见2020 年疫情期间婴儿期患儿比例为37.06%,相比同期2019 年(51.61%)明显减少(P≤0.05)。

籍贯方面, 将本地南昌市与外地市区进行区分,2020 年疫情期间本地患儿30 例, 外地86 例,2019 年同期病例中本地68 例,外地180 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2019 年与2020 年1 月24 日至3 月20 日PICU 收治病例病原学结果(例)

表3 2019 年与2020 年1 月24 日至3 月20 日PICU 收治病例不同年龄阶段分布情况[n(%)]

我们还对收集病例患儿的基础疾病做出统计,2020 年收集病例资料中有基础疾病患儿共43例,无基础疾病者73 例,2019 年有基础疾病者95例,无基础疾病者153 例,构成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2 组资料显示排名前三的基础病顺位均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外科术后。

另外, 我们对收集病例患儿是否为二次入院做了统计,2020 年病例中21 例为再次入院患儿,占总数的18%,2019 年有32 例,构成比为12.9%。2.5 住院情况分析 我们分别对两组资料病例数据的死亡率、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进行了分析。见图3。2020 年疫情防控期间PICU死亡12 例,好转治愈88 例,另外自动出院9 例,转院7 例,死亡病例中呼吸系统占3 例;2019 年同时期PICU 死亡38 例,好转治愈179 例,自动出院21 例,转院10 例,死亡病例中排名一位呼吸系统15 例。 疫情防控期间PICU 死亡率有所下降(P≤0.05)。

2020 年1 月24 日 至3 月20 日PICU 病 例 平均总住院天数为14.80d, 平均住院费用为37087.69 元,2019 年同期病例平均住院天数为14.36d,平均住院费用为(40814.01)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图3 2019 年及2020 年1 月24 日至3月20 日PICU 收治病例病情转归分析图

3 讨论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 我国对新冠病毒的基因测序、来源及诊断标准已经明确[5],它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6],我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 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研究指出[7]采用预防性监管等社会隔离,增加卫生防疫,并采用严格的检疫措施已被证明是有益的。 江西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 通过对确诊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强制带口罩,提倡勤洗手、多通风等举措,疫情得到较好控制。 我省多地医院单位对疫情期间病例特点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南昌胡时强等[8]人研究了新冠肺炎期间烧伤病人的特点,赣州市朱宏泉等[9]人对新冠肺炎期间重症医学的广度和深度亦提出了相关思考。

江西省儿童医院为省内新冠肺炎非定点医院,作为省内唯一一家三甲儿童专科医院,疫情期间常规收治患儿, 我们总结疫情防控期间全院收治病人同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间接说明疫情期间儿科患者疾病谱发生变化。 随后,我们分析疫情防控期间PICU 收治危重症患儿的病例特点,发现危重症儿科疾病谱的分类排名虽没发生变化, 均以呼吸系统,急危重征及意外伤害为前三名,这与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10]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性疾病比例明显下降, 说明疫情期间通过防控新型冠状病毒, 也阻止了儿童肺炎及传染病的发病。 然而,危重症意外伤害的发生例数及比值有所上升,通过对我国多地区的研究表明[11]意外伤害是儿童和青年的主要死因, 分析疫情期间意外伤害的原因发现跌落伤及溺水比例明显升高,考虑与儿童长期居家隔离,天性释放,活动过度有关。 由此我们建议在冬春季节肺炎高发期及春夏手足口病高发期实行病患居家隔离, 无病儿童勤洗手,人口密集地带口罩等举措,阻止肺炎及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 减少呼吸系统和传染病危重症患儿的比率。 另外,仍需加强对儿童的监管,尤其是男性儿童,避免高处坠落、溺水、药物中毒等意外的发生,降低危重症患儿的死亡率。

本文对危重症患儿疫情期间微生物的监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数值及比例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我国多地研究[12-15]均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为重症肺炎首要病原,高学杰等[13]研究表明在危重症肺炎患儿中<1 岁婴儿最高发,而我们研究表明疫情期间婴儿期患者比例明显下降,为合胞病毒肺炎比例下降直接相关。 这一隔离举措同样可以解释流感病毒病例在2020 年的下降,朱云等[16]在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临床分析中指出冬春季为儿童流感暴发的高峰期,车大细等[17]在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表明流感病毒为排名第二的病原。 另外, 腺病毒感染肺炎在疫情期间甚至是0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分析表明[18]腺病毒感染为PICU 收治社区获得性肺炎重要病因,病死率高,这也间接说明了疫情期间PICU 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EB 病毒感染在疫情期间比例有升高,虽目前没有研究表明EB 病毒感染重症肺炎在逐年攀升,但上海儿童医院回顾性分析[19]严重EB 病毒感染并发肺损伤的临床特点,结果表明EB 病毒感染合并肺损伤,呼吸衰竭、肺纤维化发生率高,预后差。 由此,我们受到启发,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分析重症EB 病毒感染重症肺炎的比率及预后。

本文还对疫情期间患儿性别、 年龄、 籍贯、基础疾病、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在对2019 年PICU收治病例的性别及年龄分析显示婴儿占比超半数,并且以男童为主,这与杨志勇等[20]对PICU 病例分析的研究一致。 2020 年疫情期间婴儿比例明显下降,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并减少对婴儿的影响,家属加强了对婴儿的看护,严格居家隔离,能完全解释这一现象,疫情期间PICU 收治男童比例上升可能与意外伤害病例增多直接相关。 我们对籍贯的分析表现外地户籍占比73%左右, 在疫情期间构成比并无明显下降, 这也间接证明我院收治危重症患儿的数据, 能准确表明全省的病例特点。 另外,结果显示患儿是否有基础疾病与疫情对PICU 的收治病例构成比无明显影响,并且基础疾病的排位与林洁[21]、王叶清等[22]研究结果一致。病情转归方面,疫情期间死亡率有所下降,2020 年死亡重症肺炎1 例,2019 年15 例, 死亡率的下降与呼吸系统疾病降低明显相关,这与张玉玲[23]、许辉[24]等人对PICU 死亡病例的分析结果一致。

本文发现疫情期间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总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差别, 这也间接危重症患儿疾病谱的变化并不影响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林宏[25]研究结果表明病情是否危重才是决定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关键要素。

通过对疫情期间PICU 收治病例的分析我们建议,在非疫情期间,群众应积极养成良好习惯,避免过多聚集活动, 在传染病及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仍可采取患者自我隔离阻断传染源,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从而降低危重患儿比例,保护儿童健康。

猜你喜欢

疾病谱收治危重症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2016—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
关于公安机关对特殊涉毒人员收治管理问题的研究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