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支撑与典型案例分析

2020-11-09窦群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思政总书记

[摘 要]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强大的理论基石作为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指南,是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理论。旅游专业学科领域广泛、时代性强,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具有许多素材来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到旅游专业的典型案例教学中加以分析,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感,又可以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大课堂。发挥好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优势,不仅对推进本专业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对探索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旅游管理;课程思政;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0310(2020)04-0039-05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construction must be supported by a strong theoretical cornerstone.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s the basic guide to the promo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construction and core theor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The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covers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and has strong timeliness, with many sources of materials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Integrating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nto the typical case teaching of tourism management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sense of the tim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but also provide a broader classroo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construc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construction of the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will not only play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but also in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in tourism-related majors.

Keywords: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ourism manag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Case teaching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基本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高等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教学思路,针对旅游专业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特点,通过选取典型案例,深入浅出、润物无声地把“课程思政”建设的各个环节有机贯穿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既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比较圆满地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文化自信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旅游專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启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决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先进的文化思想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的思想和品德成长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繁荣发展具有强大价值引导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的精辟论述,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是开展文化理论研究、文化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理论基石之一。

在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和人民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革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坚韧不拔而又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建设的历史性成果,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连续性、空间广延性在当代中国充满生机活力的现实展现与意义拓展。在课程建设中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求我们在当今世界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自觉地、牢牢地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向学生反复阐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自信的历史必然、传承本质和发展方向。

1.2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领域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指示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指南,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紧密结合教学一线的实际需要,学习“挖掘、融入、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方法论[4]。一个时期以来,旅游专业要在旅游资源课程建设中,重点就世界遗产地的文物保护、弘扬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专题加以介绍。

案例教学: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

我国是世界遗产资源大国,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雄厚基础,加强我国核心世界遗产地的文物保护和科学利用是促进我国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19年,我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国务院已公布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为4 296处。通过文旅融合,坚持严格保护,对这些资源可以通过发展旅游加以合理利用,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 [5]。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就文物保护和研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弘扬“莫高精神”,深入挖掘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文化自信[6]。为此,在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突出介绍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优势,系统介绍丝绸之路、长城、大运河等具有国家文化旅游品牌的核心资源[7],并进一步向学生阐释“一带一路”的悠久历史和国家在新时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科学的数据和历史与现实资料,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收到良好效果。

案例教学:绚烂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绚烂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党和国家一贯重视推进多民族团结、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5月,习近平在考察贵州时指出,贵州拥有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拥有底蕴丰厚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8]。

2011年8月,习近平赴四川省考察汶川灾后重建情况,在吉娜羌寨同村民们座谈时指出,当地经济发展思路很好,特别是旅游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势头很好[9]。按照以上要求,当地努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不但努力完成灾后重建任务,而且在2013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村90%以上的农户开起了“羌家乐”、茶楼和家庭旅馆,成为北川远近闻名的小康村[10]。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强调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 [11]。

在旅游专业教学中,通过重点梳理我国民族地区蕴含的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思考,特别是邀请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现身说法,说明通过加强保护和科学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可以带动民族文化传承、促进边疆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2 习近平关于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对于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启迪 2.1 科学认识和把握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

旅游业的发展实践表明,旅游业是一个投入周期长、效益逐步发挥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因素相关,同时,旅游业的效益产出也是对社会的综合性、多方面贡献。对于旅游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很早就展现出远见卓识。

案例教学: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综合产出效益

198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连续剧《红楼梦》,原计划用49万元在正定搭建“荣国府”临时外景地。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意识到,外景地建在正定,《红楼梦》如果热播,可带动正定旅游业发展。习近平提议,不搭临时建筑,把“荣国府”建成永久建筑。习近平等县领导提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旅游、长远的眼光看发展。1986年,“荣国府”建成,随着《红楼梦》热播,正定旅游业进入黄金时期,当年门票收入达到1 000多万元,旅游业逐渐成为正定的主导产业[12]。

除了告誡大家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和推进旅游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洞察到旅游产业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功能,这在旅游教学中是特别需要加强的方面。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出国旅游更为广大民众所向往。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3]。

关于旅游产业的性质及其功能定位,一直是旅游学科研究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启发学生,旅游产业的科学定位是因地制宜、以符合当地发展实际为标准,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产业综合性功能的论述,使学生能够树立旅游产业在当代发展的多角度、立体化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4]。

2.2 把国家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实践作为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加以布局

近年来,我国各地利用自身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在促进红色旅游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给予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这为开展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案例教学:红色旅游发展与革命传统教育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阜平,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了红色旅游发展必须把握好两个概念:红色根据地、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个概念;发展红色旅游,是另一个概念,两方面要统筹。按照“两个统筹”的发展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就西柏坡、沂蒙、延安、井冈山等红色旅游圣地的发展都有大量精辟的论述[15]。

首都北京和京津冀区域是开展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天然大课堂,在这方面,总书记也是身体力行。2019年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告诫大家,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16]。

为此,学习总书记的思想和情怀,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到北京的香山和河北的西柏坡等红色旅游圣地参观学习,同时也领略北京现代化建设的新风貌,把红色旅游的课堂拓展到课外,焕发学生更加接地气、触心灵的思考。

2.3 在生态建设中促进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列为国家战略加以布局和实施。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为此,在旅游专业“课程思政”中重点讲述生态文明的理念具有特别意义。

案例教学:“两山理论”与生态旅游发展

处理好旅游生态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这是旅游学科研究和实践中的核心命题之一,为此,在教学中通过贯彻学习“两山理论”找到迎刃而解的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论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要求既留住绿水青山又抱回金山银山。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要求当地高度关注生态保护,要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保护好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1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专题讲话,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18]。

在教学中,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完美诠释了“两山理论”的实践。绿水青山是发展旅游的先决条件,是旅游资源,更是营造良好旅游环境的重要基础,绿水青山是旅游业的“聚宝盆”。

案例教学:“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精辟论述与冬奥机遇、冰雪旅游发展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脚步的临近,在“两山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精辟论述。2016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19]。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贯彻总书记指示,引导学生高度关注北京冬奥机遇对于旅游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冰雪旅游和休闲产业要抓住机遇,统筹规划,努力促进我国冰雪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为推广和促进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也借此机会,丰富冰雪旅游产品,扩大旅游消费需求,扩大中国冰雪旅游的品牌影响力。

3 小结与思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思想体系,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与政治建设、生态建设密切相关,为此,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正确的政治导向、科学的思想路径作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指导文化和旅游业自身发展的科学指南,也是开展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指路明灯。面对信息时代年轻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和信息获取便捷的现状,“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既始终坚持以强大的理论武装头脑,又要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加深理解、融会贯通。作为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原原本本读原著,通过权威媒体学习总书记亲临指导旅游发展工作的足迹,又要善于通过案例设计,抓住重点,结合实际,进行多方位、多案例、多层次讲解。

通过在旅游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看,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不仅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大帮助,引发了学生广泛的讨论和思考,同时,旅游专业的 “课程思政”案例,在很多方面也是其他专业的学生认识国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渠道。以后可以通过必要的通识选修课体系,在更大范围内开设相关课程,以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引发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国际国内有关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森.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实践、创新与发展[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2):68-74.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全国新书目,2016(7):39.

[3]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儿童发展研究,2018(3):1-4.

[4] 韩宪洲.课程思政方法论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8(2):1-6.

[5] 竇群. 发挥好世界遗产的公益服务功能[N]. 中国旅游报,2019-07-08(3).

[6] 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0(1):2-3.

[7] 窦群. 把大运河打造成国家文化旅游名片[N]. 中国旅游报,2019-05-13(3).

[8] 习近平在贵州调研[EB/OL].(2011-05-11)[2020-07-30].http://www.gov.cn/jrzg/2011-05/11/content_1862375.htm.

[9] 习近平在四川调研[EB/OL].(2011-08-23)[2020-07-30].http://www.gov.cn/jrzg/2011-08/23/content_1930461.htm.

[10] 窦群. 旅游业全方位助力汶川灾后重建[N]. 中国旅游报,2018-05-14(3).

[11] 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EB/OL].(2019-07-16)[2020-07-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7/16/c_1124761316.htm.

[12] 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N].河北日报,2013-08-27(1).

[13] 习近平. 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N]. 人民日报,2013-03-23(2).

[14] 窦群.区域旅游产业定位的理论困惑及其影响[J].旅游学刊,2001(1):9-11.

[15] 习近平: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EB/OL].(2012-12-30)[2020-07-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2/30/c_114206411.htm.

[16] 习近平的2019·九月:忆往昔、看今朝、望未来[EB/OL].(2019-10-12)[2020-07-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9-10/12/c_1125096621.htm.

[17] 牢记初心使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EB/OL].(2019-07-17)[2020-07-30].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9-07/17/c_138233241.htm.

[18]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11):1-4.

[19] 习近平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EB/OL].(2016-03-07)[2020-07-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07/c_128780106.htm.

(责任编辑  白丽媛)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思政总书记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