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视阙下《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分析与实践

2020-11-09李晓苏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教学分析

【摘 要】本文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为例,论述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方法,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教学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用辩证、发展的历史观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培育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

【关键词】唯物史观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分析  国家干预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B-0136-03

2017 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唯物史观”的主要目标包括:“学生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本文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为例,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既肯定它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也不忽视它带来的种种弊端。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上承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在工业、农业、金融业等方面的干预措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下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了解变化,认识当中出现的成就和问题。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弊端又在不断显露,这也说明了这一系列的调整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始终存在。基于以上教学立意,笔者将本课整合成两条线索:一是调整中促发展;二是发展中显弊端。以期让学生用辩证、发展的历史观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从而培育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的阅读史料的能力,知道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了解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实质以及影响,这些知识的储备与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容易受到教师常规教学的影响和套用答题模式,导致其思维固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珍视学生的一些思维上的闪光点。

三、教学目标

通过史料阅读、表格数据分析、图像资料展示,学生了解战后“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了解福利国家的内容和实质,了解第三产业的兴起和美国的新经济现象,并归纳分析战后各国进行的一系列调整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展学生合作探究活动,提供大量史料、表格,学生自主阅读,了解“滞胀”现象的具体表现、出现原因,以及福利国家的弊端、美国新经济现象之下的隐患等问题,并从中归纳出:战后一系列调整的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弊端不断显露。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出示亚当·斯密和梅纳德·凯恩斯的图像。两位英国的经济学家,一位生活在 18 世纪的英国,他的代表经济理论是“自由放任”,该理论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另一位是生活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凯恩斯,他的代表经济理论是“国家干预”。从两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的图像导入新课,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感受历史。

意图: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传统的资本主义体制难以为继,“自由放任”政策宣告失败,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为美国的标杆作用以及战后重建的需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都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从而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变化,在一系列调整与变化中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各种弊端。

(二)调整中促发展。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四个方面:经济政策之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政策之变——“福利国家”的建立;产业结构之变——“第三产业”的兴起;经济增长模式之变——“新经济”现象的出现。

材料 1: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借鉴了新政的经验,不断扩大政府开支,刺激经济发展。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指出从 1950 年的 700 亿美元增长到 1960 年的 1510 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国防军工、投资科学教育、改善基础设施和建设廉价住房。

材料 2:(英國)1946 年,将苏格兰银行收归国有,以后有将所有煤矿和民用航空企业收归国有。1947 年,先后将对外海第电报和无线事业、铁路、公路货运等收归国有。……到 1951 年,国有化的工矿企业数已占全国工矿企业书的 20%。

日本的经济计划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长期计划,包括“产业结构长期展望”“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第二种是中期计划,一般为 5~7 年,个别为 10 年。第三种是年度计划,一般是从当年 4 月到第二年 3 月。

问题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点?

意图:教材中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介绍非常简短,仅仅指出各国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教师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国家如何宏观调控的,在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前提下,摘选了美国、英国、日本战后的部分经济措施,让学生对“国家干预”经济有较为深入的感受,也能让学生对战后“黄金时期”的出现原因有所了解。

材料 3:英国艾德礼政府通过了四项法令[《国家保险法》《国家健康福利(工伤)法》《国家援助法》《国家医疗法》],建立一整套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1950 年,艾德礼宣称“福利国家”建立。“英国人民‘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社会生活都被置于了国家的‘保护伞下。而这把‘保护伞是以全面的立法形式、稳定的制度框架确立的,因而其根基是牢固的。”

问题 2:根据材料 3,指出“福利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推行?归纳“福利国家”的特点。依据课本内容,分析“福利国家”实质和“福利国家”的积极作用。

意图:有人认为:“黄金发展期”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而“矛盾凸现”往往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悬殊扩大所致。为了减少因为贫困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国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建立“福利国家”的手段主要依靠国家立法和建立稳定的制度框架,在“福利国家”下低收入人群受惠较多,儿童利益得到相应保障,对缩小贫富差距、稳定社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通过第一部分的整体学习,学生自主归纳战后资本主义的四大新变化,并得出结论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让学生感悟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可以通过政策调整达到相互适应与协调,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三)发展中显弊端。第二部分的新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学生的分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小组一:材料 1:这场经济危机……是 30 年代初以后 40 余年间世界经济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8.1%……资产在 100 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倒闭12万家……美国失业率达 9.1%……英国消费品上涨率达 15.7%。

材料 2:无论是刺激经济,还是改善民生、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政府都需要花费巨额资金……但是政府却一再减税,由此财政赤字不断增加……钱不够用的时候,政府只好一面举债,一面大肆增发纸币。从 60 年代末开始,美国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

问题:根据材料 1,指出 70 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以什么为主要特征的经济问题?根据材料 2,分析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结合课本,指出政府如何解决问题。

小组二:材料 3:(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 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材料 4:法国人提尔里,他是第一批用上手机的人 ,他开豪华跑车,住高档小区。他是健身俱乐部的永久会员。他夏天去海边度假,圣诞节到阿尔卑斯山滑雪。他 24 年来没有工作过一天。

问题:根据材料 3、4,归纳西方的“福利国家”有哪些弊端。结合课文指出,政府面对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

小组三:材料 5:1994 年底,道琼斯指数为 3690 点,到 1996 年 12 月上升为 6300 点。当时,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发出了股市“非理性亢奋”的著名警告。可是,华尔街股市继续攀升。……1999 年 12 月 28 日升至 11476 点。……占人口1%的人控制着美国财富的比重在 1949 年时为 21%,而 1997 年则上升到 40%。 公司经理人员的收入于一般工人的工资相差 212 倍。

问题:材料 5、6 反映了 20 世纪 90 年代“新经济”背景下存在哪些隐患?

通过第二部分的学生自主探究,共歸纳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大弊端:一是 20 世纪 70 年代,“滞胀”现象出现,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干预。二是“福利国家”使财政不堪重负,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下降,各国政府适当缩小福利国家规模。三是“新经济”的辉煌下隐藏着弊端,21 世纪以来经济危机频发。

通过两条线索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弊端不断出现。通过整节课的学习,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历史观看待历史,培养了学生唯物史观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具体的历史现象,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数据与材料,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分析数据与材料,运用教材中的有关知识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唯物史观。同时,在课堂上努力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培养其运用唯物史观学习的能力和素养。但是本课涉及一些经济学概念如“凯恩斯主义”“混合经济”“次贷危机”等较为抽象,受课堂时间和学生理解能力限制,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只能浅层讲授,无法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津瑞,林广.地图上的美国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

[3]王斯德.世界通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郑 丽.试论英国艾德礼政府的福利国家政策[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3

[5]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孙 健.美国“新经济”评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1)

【作者简介】李晓苏(1980— ),女,江苏南京人,硕士,江苏省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

(责编 李 言)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教学分析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