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族萨朗传承与保护探究

2020-11-08张紫瑶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4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张紫瑶

【摘 要】萨朗是羌族舞蹈中自娱性最高、表演活动最频繁、最能抒发情感的舞蹈类型之一。羌族民众喜欢跳萨朗,田间地头、山坡院坝、生活广场都能看到他们跳萨朗的身影。但由于地理环境、人口、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汶川地震的破坏,包含“萨朗”在内的诸多羌族传统舞蹈艺术都出现了断代的危机,在新时期羌族萨朗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对萨朗的现状和艺术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原生态传承、专业化传承和中小学教育传承三个方面提出了传承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羌族萨朗;传承发展;羌族舞蹈

前言

“羌”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商代就已经作为部落名称而存在,这点在甲骨文中已经得到了证实。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中,羌族为躲避战乱和寻找更合适的牧场而不断进行迁徙,范围涉及到新疆、西藏、内蒙、云南、山东等16个省份,迁徙过程中与藏族、彝族、白族、拉枯族等其他民族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据考证,目前聚居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现代羌族源于商代古羌,在战国末期从青海甘肃一带迁徙至此,其歌舞艺术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传统生活的文化特征,反映了各个时期羌族民众的生活场景、思想观念和文化风俗,同时也包含了羌族民众的内心情感和生产生活经验,是羌族的民族记忆,同时也是研究羌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羌族传统舞蹈主要有萨朗、哟粗布、布兹拉(羊皮鼓舞)、巴绒、克西格拉(跳盔甲)和哈日六种,其中萨朗是参与面最广,也是平时就可以跳的舞蹈,具有极高的自娱性。

一、羌族萨朗的起源与演变

古羌族人以游牧为生,四处迁徙,他们崇拜上天,祭祀活动隆重,有专门的祭祀舞表演。1973年在青海孙家寨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彩陶罐文物上绘有三组舞蹈图案,1995年在青海同德县又出土了一个“宗日文化舞蹈纹盆”,这些地区被确定为藏羌文化的发源地,出土文物图纹里舞者的舞姿动态、女性体态以及连臂起舞、牵手成圈的形式都与当今的羌族萨朗和藏族锅庄高度一致。结合学术界的研究,可以认定萨朗起源于宗教祭祀的舞蹈,羌族先民们围火而舞,动作模仿动物姿态,表达对自然、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包括对神灵恩赐食物的感恩,还有对所获猎物的谢罪。随后萨朗慢慢成为了羌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跳舞场景不再局限于祭祀场合。根据《汶川县志》的记载,在早西汉时期,“羌民互相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这说明在西汉时期,羌族先民就在红白喜事上跳萨朗来表达悲喜心情。在隋唐时期,羌族和藏族由于地域的接壤,文化艺术交流非常频繁,舞蹈艺术也相互吸收借鉴,比如嘉绒羌族“萨朗舞”表演程序就加入了一些藏族舞蹈元素,此时羌族萨朗和藏族锅庄在舞蹈特征上也趋于相似。明清时代,羌族萨朗的内容不断丰富,民众参与热情高涨,清代《金川琐记》记载“俗喜跳锅装,嘉会日里,党中男女各衣新衣……腔调诘誳,无一可解。然观其手舞足蹈,长吟咏叹,又似有一定节族”。明清两代的官方资料中将羌族藏族的圆圈舞称之为“锅装”,即现代的“锅庄”,不管是羌族人还是众多的学者,也习惯性的将萨朗称之为“锅庄”。现如今,萨朗成为了阿坝州羌族民众一项日常健身舞蹈活动,在节庆日和重要活动中都会举办盛大的萨朗表演或比赛。

二、羌族萨朗的艺术特征

羌族以部落为单位聚居在一起,方言类型数不胜数,同一县城不同村落的羌民交流时甚至因为方言沟通困难而需要适当借助普通话,这也使得萨朗这种舞蹈在阿坝州各个羌族聚居区存在不同的名称。“萨朗”是岷江上游羌语北部方言,在官方和学术界中还有“莎朗”和“沙朗”这两种名称。“萨”为“唱起来”,“朗”为“跳起来”,从名称上就能看出萨朗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萨朗目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萨朗特指茂县和汶川的“萨朗舞”,在传说中是由“萨朗姐”传授给羌族先民的,人们为了纪念“萨朗姐”,就在瓦尔俄足节跳萨朗。广义上的萨朗不仅包括了茂县和北川的“萨朗舞”,还包括了理县的“哟粗布”、汶川的“席布蹴”。实际上不管是舞蹈形式还是舞蹈内容,萨朗舞、哟粗布和席布蹴三者都是大致相同的,是同一舞蹈形式的不同方言名稱,学术界也倾向于将三地的舞蹈统称为“萨朗”。早期的萨朗表演是女子专属,后来发展为男女皆可参加,人们围着篝火或火塘围成一个不闭合的圆圈,男女各半圈,然后载歌载舞。通常是领舞者唱一句,其余众人重复再唱,舞至高潮部分时,人们的情绪高涨,还会有呐喊声和踏地声。

羌族萨朗是展现羌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阿坝州地势险峻,羌族民族出行时需要放低重心便于爬坡下坡,还需要不时的用腿向内环动来探路,这就形成了羌族舞蹈中常见的“拐腿”动作。因此在舞蹈体态上,羌族舞蹈都是非常注重腰胯部以下肢体的律动,同时适当用一些上身肢体律动来协调身体的稳定性,或让整个体态更加和谐优美。萨朗完整的体现出了羌族舞蹈的艺术特征,表演者的腿部动作较多,灵活多变,以膝部作为支撑点,然后借助小腿力量来进行姿势和步伐变换,自由度较高。“小腿灵活得像獐子”也成为了称赞羌民萨朗水平高超的俚语。

羌族萨朗中的膝盖律动较多,主要是进行不断延伸的柔韧性屈伸运动,也有一些小幅度、快速地颤动,在膝关节屈伸和颤动中,舞蹈的步伐也随之展开,位于腰胯部的重心也开始移动,进而带动上身肢体以及手臂的运动。这样的律动让羌族萨朗形成独特的舞蹈体态:腰间稳健,四肢关节灵活,姿态柔软,即凸显了女性“S”形态的柔美,同时也带着一些豪迈大气。羌族萨朗和藏族锅庄都属于圆圈舞,同样都具备“颤、开、顺、左、绕”这五大元素,但羌族萨朗的舞蹈形式更加繁杂,胯部的幅度更大,甚至还有一些360度的回旋式大摆。藏族锅庄的动作变化主要依靠手臂变换来完成的,而羌族萨朗则主要依靠腿部和胯部的配合,难度更高一些。

三、对羌族萨朗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思考

2008年的汶川地震对羌族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灾难,这使得很多羌族传统舞蹈出现了断代危机。2009年,羌族萨朗进入到四川第二批非遗名录,同时还制作了两张萨朗音像制品,北川羌族自治县还成立了县萨朗协会。2018年5月11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到来之际,《羌族萨朗》新书发布会在阿坝师范学院举办,这是阿坝师范学院在四川民委的支持下,历史7年,收集了包括萨朗歌曲在内的数千首民间歌谣乐曲编撰而成,其中不少歌曲都属于濒临消失的边缘。这些引起了笔者对羌族萨朗传承发展的思考。近几年来,阿坝州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对萨朗表演有很高的市场需求,这也让萨朗的传承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比如舞蹈素材简单的堆砌,表演形式单一等,这也限制了萨朗的传承和发展。羌族萨朗需要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的寻求新的传承发展之路。

(一)非遗传承人的原生态传承

阿坝羌族聚居区在新世纪以来,人们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加深,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传统民俗和艺术正在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其中也包括了萨朗及各种原生态的羌族歌曲。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两点,第一是部分羌族民众忽略了原生态民族舞蹈的艺术价值,为了迎合旅游市场需求对其进行随意改造,将原生态根基破坏掉,也完全改变了舞蹈的艺术特征。第二是众多民间原生态舞蹈的老艺人和传承人年龄渐长,使得能够完整传承原生态舞蹈的老艺人数量越来越少,而诸多年轻的羌族青年在生活方式和观念上与外界相差无几,不愿意去学习当地的传统文化和舞蹈艺术。

此外,羌族虽然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但由于人口数量较少,对外影响力较低,萨朗目前都还没有进入到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属于省级非遗项目。笔者在调研中就深切地感受到萨朗已经出现了传承危机,这种危机在未来20年内会随着众多老艺人的年龄增长而加剧,目前萨朗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为茂县的老艺人王华平,通晓各个类型的萨朗,掌握了上百首萨朗音乐,但其年龄接近70岁。因此,很有必要利用当前为数不多的老艺人和非遗传承人来开展原生态的传承,将萨朗的原生态风格延续下去。可以建立萨朗传承中心,提高老艺人和传承人的待遇,鼓励他们培养更多的爱好者和表演者,同时也对一些在30-50岁的萨朗常年表演者进行重点培养,将他们培养成新的传承人。从阿坝州文体旅游局在2020年8月公布的第四批州级非遗传承人认证结果来看,各类非遗项目传承人有年轻化的趋势,最年轻的传承人仅有22岁,30-50岁的非遗传承人的比例超过了65%。羌族萨朗的州级非遗传承人为汶川县的赵小芳,年龄为38岁,多次参与盛大场合萨朗表演的排练和指导工作,对萨朗的原生态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艺术团体的专业化传承

舞蹈艺术是动态的,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进行发展。对于民间舞蹈艺术而言,专业化传承也是一条非常可取的发展道路。现如今,阿坝州很多羌族旅游景点都将萨朗加入到了当地的民族风情演绎项目中,让更多的游客能够感受到萨朗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团体开始关注萨朗,对其进行改编创作来进行专业化的传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萨朗舞台作品,比如《羊角花开》、《羌铃》、《大北川》、《羌风》等。此外,专业化与原生态其实并不矛盾,现如今舞台上的“萨朗”表演,都会有一个绕肩铃的动作样式,这在原生态的萨朗中是不存在的,是蒋亚雄老师在80年代结合羌族铠甲舞里的男性肩膀动律改编而来,同时融入了原生态萨朗舞蹈中女子的甩胯、顶跨、转胯、小腿划圆等典型律动,大幅度提升了萨朗舞台表演的视觉效果。早先阿坝州的羌族民众并不接受绕肩铃,但后续的“桃李杯”等诸多赛事都加入了这一动作样式,慢慢的羌族民众也认可了这一形式,并融入到日常的萨朗表演中。

此外,萨朗属于历史悠久的羌族歌舞,其动作和律动比较独特,可以提取这些元素加入到高校民族民间舞课程中,丰富体态和动律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体态和动律的特色与差异。在掌握基本体态和动律后,可以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改编创新,使其更具备舞台观赏性,最大化的突显萨朗的风格特征。

(三)当地中小学的教育传承

萨朗作为与羌族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舞蹈艺术,最好的传承方式还是在民间。如果在当地民间能够普及萨朗,形成良好的舞蹈氛围,那么萨朗的传承中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也自然会慢慢消散。因此,很有必要从中小学生入手,培养他们对萨朗的学习兴趣,甚至形成终身兴趣。早在2004年,阿坝州就已经开始编创了一套以萨朗动律为主要元素的课间体操《羌族韵律操》,部分当地的民族中小学校还建立了萨朗表演队。但后来因为中小学内教学内容的增加,还有考试的压力,萨朗很少出现在当地的中小学中。在注重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当前,国家鼓励每个学生都要参加1到2种艺术活动,每所中小学都要具备1到2种特色艺术项目。这也为萨朗在阿坝州中小学的普及提供了机遇。可以将萨朗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在当地中小学进行推广和普及,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激发对他们民族艺术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出一批萨朗爱好者,他们中部分将会是未来的萨朗专业传承人。可以邀请当地的萨朗老艺人来为中小学生进行萨朗授课,让原生态的萨朗走进中小学校园中。

結语

萨朗反映了羌族民众的生活、历史、文化和信仰,是羌族民族共同的民族记忆,兼具优雅和豪放的特征。现如今萨朗和众多的民间舞蹈一样都面临如何传承的问题,萨朗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其原生态风格。在对萨朗进行传承时,需要保留其中的原生态古朴风貌,同时适当加入现代元素,更好地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好平衡,使之兼具原生态性和现代性,将羌族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新时代气息同时呈现出来。在未来萨朗的传承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传承方式,让这一珍贵的羌族非遗文化更好的发展下去。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要结合藏族和羌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对萨朗进行更加全面和细致的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传承和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兴龙.羌族萨朗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

[2]景晓文.羌族民间舞蹈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J].大舞台,2012(09).

[3]张玉.北川传统羌族萨朗舞调查研究[J].民族学刊,2017(05).

[4]杨畅.羌族萨朗舞“S”形态的成因及隐含的女性崇拜[J].四川戏剧,2020(07).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养生角度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探讨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元白诗派诗歌中的“风雅”传承
传播学视阈下淮海戏传承发展路径探析
少儿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