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媒介融合“最后一公里”

2020-11-06任秋菊

新闻传播 2020年17期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最后一公里建设路径

任秋菊

[摘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举措,能够重塑县级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从而推进媒体融合进程。本文通过对河南县级融媒中心建设现状进行考察,找出成绩与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以期给出相关建议。河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可从加强顶层设计、立足本土因地制宜与创新用人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快媒体融合进程,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最大功能与价值。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郑州模式;项城模式;建设路径

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媒体传播格局也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融合进程逐渐加快,网络融合、技术融合、内容融合程度等不断加深。“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同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会议强调,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有利于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基本完成中央、省市媒体融合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我国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的重要举措,实现媒体上下贯通、全面融合,真正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河南积极响应国家媒体融合号召,推进县级融媒中心建设。

一、河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分析

(一)河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践

继2014年国家提出中央级省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后,2018年3月,河南8报报业集团在对全省县区考察之后,搭建了融媒体平台,安阳县、郸城县和永城市率先使用。目前,河南大象融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承接了河南省104个县市进行融媒体中心建设,从整个融媒体中心的设计、施工、软硬件部署,到后期运维。

有关资料显示,大象融媒依靠自身原有优势,于2016年在省级广电系统完成了融合。之后,与焦作、安阳、平顶山开展合作,建设了三个地市级的融媒体平台。遵照中央“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大象融媒以全媒体平台为核心,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二次整合、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真正实现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在2018年2月份就开始规划建设覆盖全省18个地市的融媒体联盟平台,2018年6月-9月在河南省委宣传部评审过程中指定由河南广播电视台承建全省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支撑平台工作,成立了“河南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辦公室",台领导挂帅,调动全省18个地市记者站配合,协调市委宣传部、各县委宣传部。目前,河南县级融媒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指挥系统,进行县级融媒体中心业务总体规划。在本地大象融媒部署了省级平台的各县级节点,采用私有云全融合方式部署,以分布式存储组建制作网,利用原有制作工作站,配套安全设备。例如:防火墙、单向网闸、在线编码器、专线互通等。通过各业务系统的探针服务以专线直连方式实现与省平台的对接。目前省级平台通过和省大数据局、省信息产业投资集团合作,已开通了28个政务生活服务接口。之后,将继续与相关单位合作,进行技术对接,开发更多服务功能,满足用户需要。

(二)河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问题分析

1.新媒体平台重数轻质,缺乏运营能力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能够持续良性地运营起来。在相应国建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同时,一些县级新媒体诸如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等数量增长迅速。据调研,有些县的新闻网站更新缓慢。在调研当中,笔者还发现有时一个县会有十几个官方性质的新媒体平台,但其内容却乏善可陈,粉丝数量寥寥,还有一些是“僵尸粉”。

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意在盘活县级媒体资源,聚集用户,连接上下,打通媒介融合,进而形成宣传舆论强势,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方阵。一味地扩张不同的平台,追求不同平台数量,而忽略了生产优质内容,也就没有相应的运营能力。这与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初衷是不符的。

2.表达方式创新不够,内容生产手法陈旧

笔者对相关县级新媒体生产内容进行了调研发现,县级融媒体在表达方式创新不够,内容生产手法陈旧,没有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可以说是运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了传统的内容。新媒体平台需要创新表达方式,H5、数据可视化、动画等新媒体手段目前没有在县级融媒体平台上得到很好地运用。

笔者对比了一些县级新闻网站和APP传播的内容,发现这些内容大多是简单的重复,表达形式单一,表现手法东旧,原创环节缺失,主要靠从其他渠道获得相应的资讯。有些新媒体平台还不能很好运用新媒体技术,这也就导致了不同渠道发布的内容同质化严重。相比县级融媒体中心建立之前,其传播内容和表达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创新。因此,传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多元化的传播体系建立也还有一段距离。

3.体制机制不够灵活,专业人才缺乏

据调研,由于用人机制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了目前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虽然建成,其运营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专业人才缺乏。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县级广电系统人员充足,依靠财政拨款,负担过重,人员虽多,但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员却是少之又少。

一方面,原有的工作人员不懂新媒体技术,诸如视频拍摄与制作,新媒体编辑、新媒体图文生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这些原有工作人员相当一部分没有掌握这些方法,靠着财政拨款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县级融媒中心处于初步建设阶段,还没有到运营顺畅、盈利能力强的阶段,刚毕业的大学生又不愿意到基层媒体单位工作。这就造成了“老人做不了,新人进不去”的困境。

河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探索

(一)具备融合思维,加强顶层设计

推进媒体融合进程,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仅是一场传媒的变革,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具备融合思维,要求顶层设计者具有互联网思维,高屋建瓴,站在时代前沿,视野更加宏观,目光更为长远,把新闻传播融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传播格局大框架设计。

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具备融合思维意识,要能够将“现在”融于未来。整合现有媒体资源,盘活当前困局,结合传媒发展趋势,将最新发展成果融入到发展过程中。比如运用人工智能,实现视频剪辑,进行AI主播等,要敢于领先。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县级融媒中心建设流于形式,还在用传统的新闻方式进行新闻产品的生产,鉴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对于前沿科技不能很好地引进与运用。前文提到的项城县级融媒体中心,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具有前瞻眼光。

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具备融合思维意识,要能够将新闻传播与其他领域相融合。“新闻+”模式,能够拓宽新闻产品的内涵与外延,新闻产品价值实现倍增效应。项城模式“新闻+政务(服务)”“新闻+文化”“新闻+产业”“新闻+项目”,不但实现了新闻本身的价值,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使媒体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形成良性发展态势。郑州模式的“内容+”模式,在提升媒体自身传播“四力”的同时,以副业反哺主业,更是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具备融合思维,要求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能够良性运营,在实现打通媒介融合最后一公里目的的同时,扩大主流媒体舆论影响力的同时,也能够具有企业发展的盈利能力。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初期发展阶段,必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长期发展规划,是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发展初期,着力打通平台,聚集用户,增强服务功能,培养用户的黏性与忠诚度。在用户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探索新闻产品的多形态化,创新表达方式,形成舆论强势,引导主流舆论导向,进而提高用户政治文明和文化修养。

(二)把握因地制宜,筑牢融合根基

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策略,而不是一刀切。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9年)》蓝皮书显示,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以建设的主导权限分配为依据划分,目前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实践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分别为“省域统筹”“市域联动”“县域自主”。

目前,河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根据各县市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策略。据了解,既有省域统筹模式,也有郑州模式的市域联动,还有项城模式的县域自主。不同模式在运作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目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结合本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打牢融合根基,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舆论阵地的同时,也将成为治理主体。

社会的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智慧城市运营、智慧政务不断发展,大数据的重要性愈发显现出来。因此,县级融媒中心建设应立足本地资源,切合时代发展,构建智能媒体新平台,实现智慧政务功能,促进智慧城市运营,利用自身优势,及时抓取大数据,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提供依据。通过不断发展,逐步实现县级融媒体的四大功能一主流舆论阵地功能、综合服务平台功能、社区信息枢纽功能、智慧城市功能。

技术的进步,促使媒介迭代变化,但内容始终是新闻呈现的基底,而技术也始终要为内容服务,加速促进媒体更加先进、更加适应用户需求。抓住本土用户需求变化,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技术为加速器,郑报集团指导郑州县级融媒体在“内容+”上下功夫,深耕本土市场。内容+议题,策划民生系列报道提升媒体公信力,民生问题始终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做好本地民生报道,回应市民关切,是主流媒体提升公信力,引导主流舆论的突破口。内容+运营,开发本土文化"IP”试水文创产业。比如,从201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开始,郑报集团旗下中原网对黄帝文化进行发掘与探索,开创式地承接了拜祖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工作,今年更是以“黄帝”为核心元素,推出了“轩辕黄帝有熊氏”系列文创产品,包含福牌、姓氏胸章、帆布袋、笔记本、钥匙链、笔等产品类型,大典现场受到好评,在互联网上也掀起宣传热潮,央视主播直播手持“轩辕黄帝有熊氏”的文创产品,推动“轩辕黄帝有熊氏”IP深入人心。

(三)创新用人机制,造就人才队伍

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运营起来。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人才问题。通过调研,笔者发现,新媒體人才的欠缺是一大问题。就当前的县级融媒体工作人员而言,他们几乎都是从原来的电视台、电台、新闻网站转岗而来,对于新媒体领域还不甚熟悉。一方面,对于新媒体产品生产环节及相关技术,这部分人员还不能很好把握,视频的拍摄、剪辑、新媒体编辑等技术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对于新媒体运营过程中要把握的要点还不能运用自如,新媒体策划、新媒体项目运营等,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用人问题导致了目前一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虽然建成,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创新用人机制,打破层级壁垒,培养或引进一批能够生产新媒体产品、运营新媒体项目的人才,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内容生产和项目运营注入活力。

目前,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k,这将为县级融媒体中心输入一部分人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的学习以新闻传播相关学科为基础,加上新媒体技术及运营的相关学科的学习,毕业生能够很好地做好新媒体相关工作。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原来工作人员的转化,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具体来说,单位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提升内容生产技能,提高新媒体运营能力,深化融合认识。河南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可借鉴河南报业集团的大河学院,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内部培训。

网络学习是一种重要途径,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员工而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意识,在网上制定一定的学习课程。根据自己的短板及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地学习和完善新媒体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还可以与相关高校联合,派出业务骨干进行培训等。

参考文献:

[1]方提,尹韵公.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J].现代传播,2019(4).

[2]http://www.dxhmt.cn.

[3]http://www.hnr.cn/news/live/lt/201410/t20141028_1683796.html.

[4]http://www.ttacc.net/a/news/2019/1025/58823.html

[5]http://data.chinaxwshinaxb.com/epaper2019/epaper/d7070/d5b/201909/100661.html.

[6]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9/epaper/d7070/d5b/201909/100661.html.

[7]陈国权,付莎莎.传播力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8(11).

[8]林光明.“融媒体”对县级媒体发展的作用[J].科技传播,2015(11).

[9]邹仪.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模式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9).

[10]谢新洲,朱垚颖,宋琢.县级媒体融合的现状、路径与问题研究——基于全国问卷调查和四县融媒体中心实地调研[J].新闻记者,2019(3).

猜你喜欢

县级融媒体中心最后一公里建设路径
贫困地区县级融媒中心解决方案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探析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未来方向研究
苔花初绽放 未来更可期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