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民请命的社会学家

2020-11-04赵兴正姜兆欣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6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学

赵兴正 姜兆欣

孙立平教授是位具有广泛知名度的社会学者,其所提出的概念、观点不仅为学界相关研究高频引用,也时常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成为大众语言和各种公共空间的讨论对象。孙立平教授提出的“断裂社会”观点集中呈现在《断裂—20世 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1]、《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2]、《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3]的系列作品中。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包含了作者观察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并且体现着创构理论的雄心与深厚的社会关怀。本文,将对这一系列作品中蕴含的“断裂社会”的主要思想、理论脉络、论证逻辑、优点不足进行探讨。

一、概念主旨

首先,何为断裂社会?孙立平援引法国社会社会学图海纳的观点,图海纳认为法国的社会结构由原来的金字塔形正在向马拉松式的社会形态转变,在以金字塔为结构的社会里虽然有高低上下层级的不同,但各群体最起码还在同一个社会结构中,而在马拉松式的社会形态里,每前进一段时间就有一部分人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孙立平认为图海纳的表述同样适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并将其概括为断裂社会。这一概念有三个基本含义,一是有相当一部分群体被甩出社会结构,而且社会缺乏有效的机制对不同的阶层和群体进行整合。社会结构内外的人有着全然不同的生活境遇,彼此如同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人,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从布迪厄“社会实践”角度来看待,他们在各自世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惯习”,受各自的“场域”驱动行事。甚至,社会结构内外的人相互没有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这就好比是在富人區值守的门卫保安,虽然在空间距离上富人和保安很是接近,但保安是很难进入到富人的私人场域,他们之间的工作内容、社交网络、生活诉求、价值取向等等更不可同日而语;二是社会断裂表现在城乡之间,由于一些政策性规定,大量的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进而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农产品需求的增加要远小于对非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农业越来越不能成为一个产业”(孙立平,2002),无法以产业化的方式通过规模经营与现代工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进城的农民工无法享受正常市民的待遇,在就业机会、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限制;三是社会断裂还表现在社会分层等各方面,就社会分层而言,断裂社会中一个人往往集权力、财富、社会声望于一身,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分层维度结果都是大体一致的,呈现出明显的分层刚性。而另一部分人则处于经济的、权力的、知识的等各维度的贫困状态。在“断裂”这一概念基础上,孙立平还衍生出“失衡”和“博弈”两个概念,用于概况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

二、理论脉络

①理论建构的基础;在社会学的发展史上出现了马克思、韦伯、涂尔干三家,翻看经典社会学家理论著作,马克思注重于分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尤其是资本和劳动者的关系,并在基础上形成了对社会不同阶级的认识;韦伯关注的是在资本主义文明形成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神条件,并着重分析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亲和性;涂尔干思考的是在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整合机制,既建立在由专业分工基础上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有机联系”。从这些经典理论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样一些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探索中,构建起了古典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母题。而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所建立的是共产主义文明,具有和资本主义全然不同的运作逻辑。随着改革的发生,这一文明内部也在发生变化,这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社会变迁而是具有文明文明转型的意味。孙立平指出:我们有理由认为?共产主义文明及其转型?对社会学的发展来说?具有极为独特的意义;对这个文明的特点、运作逻辑及其转型过程的研究应当成为当代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的灵感来源和动力源泉。基于此,孙立平的“断裂社会”“权利失衡”等观点正是建构在文明转型基础上的对社会转型所作出的判断。这种转型故事更多的发生在从原来的行政主导到市场主导转变过程中。

②从资本主义的比较研究到社会转型的比较研究[4];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类革命,史学家将其称为“东欧剧变”。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政权的组织形式和主流的社会意识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为大规模的、全方位的、以国家立法为手段的社会转型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以塞勒尼、伊亚尔和唐斯利等人为代表的社会研究者,通过对苏东社会剧变的研究,试图向人们讲述这些从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国家的故事,并由此提出了共产主义向资主义过渡的理论解释。中国的社会转型和上述不同,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是国家的基本制度框架和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下并在中央政府的主动推动下进行的,因而具有和苏东国家社会转型截然不同的特点。以塞勒尼等人为代表形成的过渡理论无力对中国社会的转型做出解释。孙立平基于对社会转型的比较视角,和对新中国形成过程中的历史遗产和国家制度背景的认识,从政体的断裂与延续的角度提出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过程和逻辑。这一过程郭于华将其进一步概括为“政体连续性背景下的渐进式改革”和“权力连续性背景下的精英形成”。

三、论证逻辑

①比较视角;具体体现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比较、以及国内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比较。在断裂社会一书中,开篇引用的就是中法之间的等级结构变化,以及中美,中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农业农村农民的变化,在有些地方,比较的更为细致,指出国外的农民进城务工并不是因为在农村不能维持生活,而是劳动力过剩,中国的情况是农民进城务工是为了获得比生活在农村更多的报酬。在时间段的比较上,孙立平进行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后的划分,以及“入世”前后“入世”后的对比,指出从80年代的资源配置的扩散趋势到90年代资源重新聚集的趋势,认为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来社会已经是一个非常不同的社会,这两个时间段的比较,也是孙立平行文的基本框架。诸如此类的分析,文章中比比皆是,不再一一列举。

②过程——事件分析法;从“个体”与“结构”出发考察社会现象是社会学的基本视角,但这两种视角也往往处于二元对立状态。布迪厄试图通过“实践”这一概念进行调和,但最后又落脚到“惯习”“场域”静态的论证中去[5]。孙立平在著作中倡导使用过程——事件分析法,主张在中国的社会转型中去捕捉那些细致而又微妙的社会事实形成经验性材料,通过过程、机制、技术和逻辑的分析,以增加对社会转型的理解。这种研究策略依赖于深度细致的个案研究,强调对过程的关注优于对结构的关注。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则要求不能仅停留在制度、政策、行为者、组织等结构性要素上。这一方法的运用,在其《失衡》一书,及同系列著作《博弈》一书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比如在对房地产的分析中,地方政府、开发商、业主,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运用各种资源和采取各种斗争策略,但每个利益主体在运用资源的能力上有强有弱,各不相同,这也就形成了一种利益博弈时代的基本概况,通过对博弈过程的描述在对个体关注的同时兼顾了结构的因素。其实这也可能于作者的写作过程有关,如作者在序言中交代的那样,文章初稿大多以时评的形式发表在相关的报纸上,故更多的以正在发生的事件为写作对象。

③自下而上的视角;在此系列著作中,作者对城市下岗工人、农民工、新失业群体等底层人民给予了极大关注,对他们在住房、医疗、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生活境遇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这不仅是出于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悲悯情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社会转型的逻辑往往就从这些最为普通的人民中产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是这一社会转型的具体表现,增加对最基层的人群关注无疑会增加对这一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的理解。需要指出的,孙立平之所以强调“自下而上”,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通过将“日常生活”看作是“上”“下”两种力量互动的舞台,来综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互相对立的视角[6]。借以说明谁是这场社会变革的获利者、动力源和为此付出代价的人。

四、讨论

优点:植根中国现实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社会关怀;当今距离这一概念的提出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今天的中国社会学界,从思辨为主的探讨,也开始转向科学主义至上的状态。这种状态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定量研究在社会学研究场域内,占据绝对意义上的统治地位。相当多的社会学论著,满足于理想模型之中的演绎与逻辑自洽,却跟中国的社会现实,跟中国社会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无甚关联或者少有关联,未免有为学术而学术,为审美而审美之嫌。人们时常会说“身逢百年未有大变局”,我们也确实处身于大变局之中,对于社会学家而言这是绝佳的观察和体验场景,但更重要的是提出有建设性的发展意见,如此才可以称为有价值的研究和值得积累的知识。孙立平教授这种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为社会真问题作学术,为基层百姓而发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不足:论断过于随意、过于依赖个人生活体验的主观判断,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因子缺乏信心,以及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行政权力的角色转变,缺乏应有的关注。比如,政府行为的经济化和企业化,这种说法在上世纪90年,甚至在本世纪最初几年,可谓是真知灼见,但现今随着收费部门的收支两条线、政企进一步分开的诸多改革,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好转。再如城乡二元体制,尽管现今仍然存在,但从户籍制度的放开、新农合医疗保险的推广、农业税的取消,以及农民开始领到养老金等各种政策的实施来看,政府这十多年来,还是在尽可能地扭转这种不平等状态,特别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量的人、物资源注入到农村,农村地区呈现出新的活力。在今年,中央还提出共同富裕的指导意见,指出这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問题”,“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更加重要重要的位置”[7],这正是制度使然的结果。孙立平教授指出的在国家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更倾向于解读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执政者所能做出的优先发展国家能力的最大公约选择。

参考文献:

[1]孙立平:断裂—20世 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郭于华:转型社会学的新议程 ——孙立平“社会断裂三部曲”的社会学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06)

[5]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05)

[6]郭于华:转型社会学的新议程 ——孙立平“社会断裂三部曲”的社会学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06)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2021.06.10

作者简介:

赵兴正,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

姜兆欣,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要求方向为政治人类学。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社会学
聚力铸造基层治理的“数字底座”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意外遇见社会学
被误解的社会学
社会转型期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分析
社会转型期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分析
《双城记》
意外遇见社会学
名实的分离
“美国社会学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