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结合下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0-11-04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产学研校企院校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当前,产学研一体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尝试,是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在培养院校人才、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员及技术、提升区域科研创新能力三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酒店业为主的住宿业一直以来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旅游产业链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产业之一。目前,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中仍存在供需结构不平衡、培养质量不佳、就业率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因此,高职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调整更新。

1 国内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企合作模式单一,没发挥出主体性优势。对于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模式,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唱主角。而不少企业处于被动或者观望的状态,常常以学生认知实习、顶岗实习、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等形式与学校浅层次合作。这样的校企合作具有传统性瓶颈性难题,校企双方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几乎没有。

(2)企业理念认识上有偏差,参与动力不足。企业以追求廉价劳动力为目的,没有站在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待学校实习生,没有意识到参与高职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会带来人才质量提高、成果转化加快、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等效益,导致在合作中积极性不高,忽视合作过程中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因此,对学校的资金投入肯定少,甚至非常计较而不愿意付出投入。而学校实践实训教学需要大量的实践设施及设备,这方面除了学校自身的投入,更需要企业指导与长期资金投入支持。

(3)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在当前市场上,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材内容以及版本更新速度跟不上国内外行业信息的快速变化,就会导致部分内容过于陈旧。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过分依赖于教材内容,很少主动增加融人最新行业动态信息,这样学生校内获取的知识面就相对狭窄与滞后,影响到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4)学校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不足。受到传统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理念影响,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开展中,容易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学的比例,使学生空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而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到学生未来就业,不利于高等院校人才培育效果。

(5)校企对实习生考评指标过于简单,忽视量化指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许多院校制定的实习生考核标准往往比较简单,比如完成了规定的实习时间、月记(周记)、实习总结、岗位分析报告等。而这些考评指标无法涵盖实习过程中应形成的职业道德、服务技能、职业形象、服务意识等职业素养,对实习成效也无法科学准确地进行考评。

2 产学研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主要要素

1998年教育部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涉及面较广,在构建要素上存在争议。本文参考了与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归纳出了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主要要素包括培养目标与层次、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结构、教学管理及评价(包含实习平台)等。

3 产学研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3.1 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不断创新

产学研办学要求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来三方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来积极探索相对完备长效的运行机制。如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以校企合作机制为突破口,在校内创办推广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办学模式,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参与程度,发挥他们在生产、教学、研发中的主导作用;也有不少高职院校也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以职教集团为依托,提倡“教学链”与“产业链”相互融合,从而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推动校企共育人才。

3.2 培养目标要清晰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具体进行酒店管理教学时,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现阶段社会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都与社会要求有差距。目前酒店业最缺乏的不只是某一部门的专才,更多的是需要集综合理论知识、外语交际能力、计算机办公能力等于一身的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果要对现状进行科学改善,相关院校必须基于企业需求开展具体作业,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来密切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变化和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并每年不断对其进行科学调整。注意,相比较而言,中高职在具体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很大程度的差异性。因此,清晰的培养目标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3.3 课程设置贴近行业

密切结合目前酒店行业的变化趋势--住宿产品已经从传统的以酒店宾馆为主的标准住宿延展至丰富多样的非标住宿产品,从而形成了大住宿的概念。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酒店专业课程体系就需要重构(如图1)。围绕这三个维度--线下产品与服务设计打造维度、线上品牌传播与市场营销维度、线下酒店运营与服务体验维度来进行课程的整体设置。在这三个维度的掌握上,注意高职院校一定要区别于中职和本科,侧重程度有所不同。这样定位清晰后,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很多中职升高职的学生在高职阶段重复学习知识点的现象。

图1: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路

3.4 教学内容符合行业创新

合理优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向学生传递新的科研成果。基于我国现阶段酒店行业发展状况,推出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对行业前沿知识具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教学内容和行业的连续性和适宜性,强化教学实践环节,使社会发展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另一方面,注意让企业参与教学,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标准的制定,都需要企业的指导。定期邀请企业和科研机构专家到校讲座,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利用各种网络学习平台来实现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知识资源共享,从而促进知识的创新效率。

3.5 教学方法适应“后千禧世代”

“后千禧世代”可以说是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最深的一代,拥有着与众不同的标签和自我意识。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同时,作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要促进实践与理论教学的融合,依托于岗位工作模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岗位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知晓岗位工作情况,了解岗位对人才的需要,以此调整自己,满足岗位工作需要。另一方面,要能够参与到酒店行业的社会服务和横向课题的研究上,把科研能力最后转换成社会生产力。

3.6 校内外实训基地长期有效的开展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构建,需要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进行构建,借助校企合作效度,增强人才培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进而实现校企合作双方共赢模式。对比实践教学这个方面,国外相关院校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大量的机会。因此,我国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好实训基地,可以制定一日识岗及一周轮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了解酒店的组织结构以及对各部门的角色定位,通过识岗、轮岗熟悉酒店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一定程度上提前适应了岗位工作环境,也有助于减少学生正式实习时的适岗期。

3.7 实习平台的功能要优化

实习是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当前,高职院校对实习生的管理是遥控式管理,而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是辅助式管理。因此,校企双方对于实习生的考评应有不同侧重。学校应该侧重于实习态度、实习纪律、完成实习资料情况等方面的内容;而酒店应该侧重于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形成等方面的内容。据调查,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实习平台,但是平台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功能优化(如图2),如完整的实习学习目标要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在实习管理过程中,需要校、企、生三方来配合;在实习问题的反馈环节,除了解决学生专业知识外,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来解决他们自身的问题;实习教学系统中,需要通过梳理最新趋势的知识点来不断更新。

图2:高职院校实习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产学研校企院校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