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融入新课标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20-10-27王丽波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课标语文教学

摘要:语文教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特别重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教科书的科学编撰、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并明确课程定位、中学语文教师要灵活运用“随文渗透”的教学方法等六个方面的对策和方法以及坚持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对传统文化要做到“去粗取精”和批判地继承、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等五个须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灿烂辉煌、源远流长,我们要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整個国民教育始终[1]。中学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期,必须抓紧抓实,力求实效。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2]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同样提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内容要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要善于紧密地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学科特征,课程内容要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生通过学习和使用祖国的语言和文字,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系宏富和源远流长,感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与核心思想理念,从而增强高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力,进而深入理解、广泛热爱和认同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3]。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的《完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同样明确地提出,中学语文、历史等各科教师要善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计划、系统地融入有关课程与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上和课程标准修订中科学布局,着力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测评方面也提出,“在中考、高考等选拔性升学考试中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所占有的比重”[4]。

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大背景下,对中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应成为新时代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指出:“语文学科教学也就是是母语教学,她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她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重要的民族精神传承的教育,在对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方面应做出成绩和榜样。”[5]对中学生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树理想、悟人生、启智慧、导言行、健身心、塑品德、促成人,培养笃志而体的坚定意志,使中学生真正打上“中国文化底色”。

一、传统文化融入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   教学内容不系统、不科学、不严谨

(1)   碎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课程标准和专门教材,教学内容仅仅是依靠中学语文教材上极其有限的古典诗词和文言文篇目来展开,内容较为零散,且呈现方式碎片化,没有形成系统严密的教学内容体系。

(2)   窄化或泛化。不少中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三百千”、《弟子规》和一些浅近的唐宋诗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导致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片面化、狭窄化甚至狭隘化;另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则广泛搜罗古代文学、经学、史学、哲学、医药、宗教等等内容随意组合进行教学,脱离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过度泛化和扩展引申教学内容。

2.   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和对经典解读不当

目前大多数中学还是传统的一本语文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单一而枯燥;有的中学语文教师从自己感性的经验出发,对经典的过度发挥甚至误读曲解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当下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学派众多、理论繁杂的情况下,不同程度地也存在着不辨精华糟粕、不顾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盲目推崇、罔顾事实和常识、主观化解构和重构传统文化等不良现象。有的课堂教学甚至存在庸俗化、形式化、娱乐化等误区,整体教学效果不佳。

3.   教学安排随意,课时无法保证

在当前过分重视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和学生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视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安排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教学时间难以保证。

4.   专业化师资匮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专业师资短缺,多由中学语文教师或历史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严格而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二、传统文化融入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策略

1.   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年龄和认知接受能力不同,所学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自然要有所区别。著名教育学家黄济先生认为:“初中阶段,可以选读‘四书篇章,兼学诗文;高中阶段,可以对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孟子、墨子、鬼谷子等‘诸经与‘诸子有计划地选择阅读,同时还要选择学习一些较深和较长的文赋与诗词。文赋与诗词的学习要有计划地、科学地贯穿于整个中小学阶段,在文赋与诗词的学习和写作中也可穿插学习一些‘声律启蒙的知识”,当然“主要还应按经、史、子、集的自然分类体系进行学习。中小学的国学教育主要还是体现在对古典文赋与诗词的学习,特别是体现在对文赋的学习上面,这在我们现在中小学语文课本里已经有了比较好的体现”[6]。我们认为,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是提高初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增强初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具体到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诵读古代经典诗词,初步了解古典诗词应讲究规范严整的格律,阅读浅近文言文作品,注重感悟与积累,提升欣赏品位。在有条件的初中还要开设书法(鉴赏)教学,让初中生临摹名家书法,引导其体会书法的视觉美感与深邃意境。高中阶段的重点是增强高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具体到语文教学中,要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比深邃的思想和人文内蕴,增强中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和自信心。尝试阅读较长篇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如《周易》《诗经》《中庸》《大学》和四大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按照时间顺序,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悠久历史过程,感悟经典具有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和蕴含的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2.   高度重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教科书的科学编撰

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精华与当代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精选契合时代精神的内容。编写教材要着眼于时代语境,用准确规范的现代汉语(通俗规范的白话文)来点评和注解,意在疏通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理念的隔膜,从“生本”(以生为本)角度出发,根据需要设计课程,提取精要并加以整合,科学建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框架,从而最大限度地契合中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水平。此外,教科书的编撰还要立足“大语文”观,不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窄化和限定在儒学经典的小范围内,而是要体现中华民族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多样文化的交流互鉴所形成的丰富深邃的人文思想,以真正拓宽中学生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洞见与开阔视野。从长远看,我们应本着在研究中构建、在构建中改进的态度,循序渐进地建设一个立体而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材体系。

3.   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并明确其定位

中学要结合统编语文教材和学校自身特色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在编写教材中要注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与语文课程紧密结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落实听(听经典古诗文,甚至民族乐曲)、说(古典诗词吟诵,感受古典文学的音韵节奏美)、读(把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传统经典篇目作为引子,开展“群文阅读”乃至“整本书”阅读,提升课外阅读量和传统文化积累)、写(书法实践,学会正确、工整和优美地书写)等语文综合能力,真正教出“语文味”,并配置相应的考核考试标准,从而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有一个“合法”的地位。

须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看作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一个补充,而是要将其放在与语文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

4.   灵活运用“随文渗透”的教学方法

黄济先生认为:“教师在教授国学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要全面掌握国学的宏观总体概貌,力求把内容上有关联的问题前后联系”,“例如教师在教授‘四书时,顺带将《论语》里的‘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再与《大学》里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中庸》里的治天下国家有‘九经,《孟子》的‘行王道‘施仁政和‘民为邦本等有关内容串联起来讲授,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儒家治国安邦思想的全面系统理解”[6]。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也有类似观点,她认为语文教师“应随文进行人文传统、民族历史有关知识润物无声式的渗透。用我们这个民族在伟大文明建设进程中所展现出的高尚精神风貌来陶冶中学生的情操,以使其明确其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5]。当然,“随文渗透”这一教学方法的合理高效使用,是建立在中学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领会和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的,这有赖于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自我提升和严格系统的教学方法培训。

5.   善于借鉴传统语文教育方法

传统语文教育方法是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根据汉语言文学的特点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符合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有学者敏锐地指出:“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在课文里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或增加文言课文篇目这两种有形的传统文化,还要注意传统的听说读写方法这种无形的传统文化”[7]。涵泳吟诵等阅读教学方法和属对训练等写作教学方法都是根据汉语特点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传统语文教育方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用活用好传统语文教育方法,让它们伴随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断发扬光大。

6.   提升中学语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诣

黄济先生认为:“如何使学生将国学学好,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要使学生学懂,首先教师自己要懂;教师能讲授的多透多深,与教师自己对国学概貌,特别是对国学教材的掌握、理解和灵活运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6]。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建立一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机制,真正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并使其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

此外,语文教师还应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从建立科学合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关注其内容的选择,达到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与学科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传统文化融入新课标语文教学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坚持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

国学大师章太炎指出:“夫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所不与他国同者,历史也,语言文字也。二者国之特性,不可失坠者也。”[8]回顾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不难发现,文字音韵训诂等传统“小学”历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虽然后来成为独立的语言文字学科,但是始终是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具体的语言文字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在日常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将部分文言文课文以繁体字方式呈现,帮助学生理解繁体字所承载的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和由繁到简的发展演变过程。特别是在文言实词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透过文化去解释汉字,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对汉字的分析,带领学生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对传统文化要做到“去粗取精”和批判地继承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但包括器物文化,而且包括精神产品(例如思想价值观)。黄济先生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产物,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既然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有的内容甚至还打上了很明显的阶级烙印,因而我们在教授国学时必须做到有分析、有选择。”[6]儒道释、经史子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当然,我们也永远不能忘了,传统中也有不少腐朽糟粕,一味地‘照单全收,不知道‘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后果必将贻害无穷”[9]。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避免盲目跟风或全盘否定。

3.   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

任何教育都必须与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传统文化教育也不例外。黄济先生认为:“几千年形成的国学经典著作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而且大多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有的经典著作当中文字内容可以说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出自韩愈《进学解》)。这些‘佶屈聱牙的文字,又哪里仅仅是‘周诰殷盘,在国学经典当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如果阅读者不具备一定的汉语文字学知识特别是古文字学基础,是很难通读这些国学经典的。因此,在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必须也只能是从中选取一些浅显易懂且适合教学的文章,并且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用现代汉语做适当点评和合理解读,以后可以逐步随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深。”[7]。因此,教材编写者要特别注意避免编入超越中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文章。

4.   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要回归原意和原著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中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一篇课文所蕴藏的传统文化要素,然后引导学生合理分析、适度解读、深入理解和有效践行。黄济先生认为“,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是教师教授国学的最大禁忌。国学教授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对古代文字释义和解读的困难,而有些问题常常是见仁见智,实例眾多,不一而足。因此,教授国学就必须做到回归原意,善于多角度、多方面寻求例证,特别是善于站在作者成文的整体思路和时代特点中去寻求问题的合理解决[6]。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实践者的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和理论研究者共同努力和探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规范、系统地进行传承。在语文教学中千万不可打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自诩“经典重构”,根据自己的片面理解任意剪裁和曲解经典,我们要坚决摒弃这种“各取所需”的实用主义做法。

5.   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我们既要发挥中学语文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又要积极利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延伸扩展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要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还要在课外拓展其外延和深度,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到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融入其日常生活场景,转化为中学生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十分重大,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力量三结合,既要充分发挥中学语文课内外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共同形成教育合力。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多方协作来为中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机会,为他们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氛围,真正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联动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

[5]  于漪.聚焦在文化认同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9).

[6]  黄济.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5(02).

[7]  张心科.也谈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材[J].语文建设,2015(08).

[8]  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4.

[9]  严华银.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融合[J].中学语文教学,2017(06).

[作者:王丽波(1979-),男,山西昔阳人,晋中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

该文为2018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学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018B217)的科研成果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新课标语文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