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索

2020-10-27尹娟余雪冰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针对性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尹娟 余雪冰

摘要: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是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新使命。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要回归学校教育根本任务、回归马克思人学思想、回归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重塑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双重教育目标、优化新时代教育内容、构建灌输与启发相统一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教育环境,重构知识、素质和实践三位一体的评估标准,解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时代之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立德树人

习总书记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1]针对性”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如何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成长与教书育人规律,找到“时代新人”的社会要求与青年学生实际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矛盾,实施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教育任务,成为当前摆在学校面前的现实命题。

一、针对性的时代内涵

“针对性”,意为事物的指向性,突出强调要指向事物的关键和核心。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具体而言就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指向什么、针对什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宏观上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特性,有系统有目的地对青年学生灌输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一流人才;中观上要关注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因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微观上要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和主体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注重教育过程“传道授业解惑”完整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随之也发生了变化,转变为“时代新人”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社会要求与青年学生实际思想政治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身处全球化时代,工具理性的刺激、多元价值的冲突等多重影响,思想政治品德水平无可避免受到冲击,出现了理想信念的滑坡、价值多元与思想观念多变倾向。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就是要正视矛盾,聚焦问题,回归本源。

1.   回归“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解答“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具体表现为通过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全面进步服务。”[2]这种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其中主导教育内容是政治教育。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本质就在于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种指导地位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强化和巩固。

学校肩负着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人全面发展最重要的素质,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从宏观上讲就是完成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政治任务,唤醒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觉悟,形成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自觉,投身于新时代的改革和建设浪潮。

2.   回归马克思人学思想,解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代之问

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必须要回归马克思人学思想,遵循看到人、走进人、发展人的教育逻辑,否则教育就会失去针对性,受教育者就有可能缺乏接受教育的动力和自我教育自觉。

马克思人的存在理论从分析人与自然、人與社会两种矛盾入手,揭示人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位一体的现实存在。马克思人的存在论启示我们,“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是教育产生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要看到人,看到青年学生作为“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看到青年学生的个体价值,避免人为对立社会价值与个体自我价值,培养青年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创造精神。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从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和人的需要分析人的本质。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要,走进人的思想、心理和生活需要。新时代,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精神需求,如学习需要、道德修养的需要、政治进步的需要、尊重与荣誉的需要、自我成就的需要等。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青年学生的需要,优化教育供给,满足青年学生内在精神期待和实际生活需求,才能有效引导思想道德素质的正向发展。

马克思人的发展论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就是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要着眼于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青年学生的独特自由个性、道德人格品性、公共理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

3.   回归教育教学规律,解答“怎样培养人”的时代之问

近几年,学校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上做了很多尝试,在提升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吸引力,过多地使用感性层面的共情效应,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过多依赖形式融合的授课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了泛娱乐化样态,青年学生“听得进去”,但未必“看得清楚“”想得明白”。

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分析青年学生接受可能性,更好地引导他们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教育要找到学生的可能发展区,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性就是要在分析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找到社会要求与之差距和矛盾,回归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关注教育过程各个环节,精准施教。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实践活动,在各个教育环节上会出现具体矛盾。新时代“如何培养人”就要从教育内容、方法、环境、队伍、评估等方面具体研究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矛盾的表现,探究矛盾作用的规律,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路径探索

教育者要把握住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和教育过程中的具体矛盾,深刻领会针对性的价值内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成长与教书育人规律,精准施教。

1.   确立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当今时代,加剧的社会竞争、加快的生活节奏、嬗变的价值观念、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分化的社会阶层冲击着青年学生的生活世界,使青年人感到个人命运难以把握,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与个体现实需要产生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新时代国家对人才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设想和规定,表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两个层面。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辩证互动、互为前提、协调统一的,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需要学校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任务的时代新人。当前,在全球化进程中,青年学生中存在着国家认同、社会道德和信仰缺失等精神危机。从国家层面来讲,迫切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塑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社会全面进步的最终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伴随着青年学生主体性自觉的凸显,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人的需要与发展,在关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关注青年学生的主体需要,促进青年学生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   重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涵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世界观教育;中国的基本国情、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等政治观教育;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生命价值观等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遵守纪律等法治观教育;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道德观教育。教育内容具有相对固定性,具有鲜明的阶级色彩、民族烙印和时代特征。

当前青年学生身处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求知呈现广阔性的特点,如何解决青年学生求知广阔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固定性的具体矛盾,需要我们根据新时代对人才的社会要求和青年学生思想实际和精神需求,对教育内容重新分析、选择、再构和诠释,确定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外延和边界,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青年学生思想实际和教育内容的契合。

3.   实施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教育方法

习总书记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意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能强化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的。而启发式教育相对于直接灌输的教育方法能关注到青年学生思想实际和接受特点,缓解了灌输教学方法导致的逆反和抵触,更加重视青年学生的主体性和多元化,关注他们作为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有利于主体性意识的发挥,从而生成积极的自我教育自觉,内化教育者实施的教育内容。构建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教育方法,实现教育方法与青年学生接受能力和水平的高度匹配,将有效协调青年学生被动学习与教育者主导教育的矛盾,消解对直接灌输的抵触和逆反心理,发挥教育双方的主体性。

4.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3]从环境作用来看,可分为积极环境和消极环境。当前青年学生身处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动态化的社会环境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巨大,如社会现代化发展、科技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的价值多元冲突、工具理性思维等问题对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学校一定要重视社会环境中各种不同影响源的不同步、不协调的现象,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卓有成效地加强环境建设,自觉运用环境育人。具体来说,要优化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大环境与青年学生所处的校园小环境建设相结合;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建设相结合,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联动;建设积极环境与治理消极环境相结合,通过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5.   构建知识、素质和实践三位一体的评估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主要是看教育者多大程度上改造了受教育者的主观世界,一方面要判断是否满足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判断满足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需要的程度,也就是考量在促进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效果。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应从是否提高受教育者思想行为表现;是否促进了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发展;是否引导受教育者用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几方面来考虑。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本身就是动态变化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实现。与此同时,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存在差异性,很难用统一的评估标准确定其教育效果。由此,构建知识、素质、实践三位一体的评估标准,注重知识评估与价值评估、内在评估与外在评估、现实评估与潜在评估、精确评估与模糊评估相统一的评估体系,才能解决学生动态变化思想与固态稳定评估标准的矛盾,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尹娟(1977-),女,江苏南通人,三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余雪冰(1976-),男,江苏宜兴人,三江学院党委宣传部,副研究员,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该文为2017年度三江学院校级优秀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J17034)、2018年度“江苏省社科研究应用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一般资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推进机制研究——以三江学院‘十大育人体系实施方案为例”(18SZB-2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针对性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