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内科脾肠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0-26米海娟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科中医

米海娟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内科类病证中脾肠病证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为增强此类病症的疗效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脾肠病证患者中选择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80例开展研究,经临床检查、辨证分析等方法诊断为脾肠病证,向患者说明治疗此项疾病的相关方案,根据患者的意愿均分为两组,决定用西医治疗的40例为参照组,决定用中医治疗的40例为实验组,观察疗效。结果:用总有效率作为判断临床效果的依据,经统计,实验组为97.50%(39/4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00%(32/40),x2=4.236,p<0.05。用不良反应率分析两种方案的安全性,经统计,实验组为2.50%(1/4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2.50%(5/40),x2=5.917,p<0.05。结论:中医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脾肠病证的不适症状,并且应用安全,效果理想,可推广。

【关键词】中医;内科;脾肠病证

【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0240-01

脾肠病证属于消化类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症状包括上腹部感到明显不适,患者出现恶心或者呕吐等现象,而且食欲与平时相比有减退趋势,还会有腹胀感。从中医角度分析,脾肠病证在中医理论中认为是胃脘痛或者胃痞。中医与西医是医学中的两大分类,各具优势,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两种方式均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也有部分疾病,中西医治疗效果差异比较明显,为探究更为合理、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本文对脾肠病证应用中西、西医治疗的方式及效果进行了探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脾肠病证患者中选择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80例开展研究,均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实施治疗,纳入标准:①患者症状符合中医内科对脾肠病证的诊断标准;②上腹部不适情况呈反复性或者持续性发作,其他如恶心、腹胀、反酸等症状存在时间超过3个月;③经过本院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其他临床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等情况。排除标准:①存在器质性病变;②患者精神及语言等功能存在障碍;③患者治疗期间不仅采取一种方案:由中医转为西医治疗,或者由西医转为中医治疗等。向患者说明治疗此项疾病的相关方案,根据患者的意愿均分为两组,决定用西医治疗的40例为参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区间32~78,平均(52.7±7.3)岁,病程3~12个月,平均(6.5±1.2)月。决定用中医治疗的40例为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区间34~77,平均(52.8±7.5)岁,病程4~12个月,平均(6.7±1.1)月。医生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相关内容并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对比两组基本资料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显示p>0.05,差异较小,可继续。

1.2方法

参照组的西医治疗依据患者症状表现及病理分析开展,选用药物包括:雷尼替丁,每次用药150mg,每日两次;维生素B1,每次用药10mg,每日3次;吗丁啉,每次用药10mg,每日3次;给药方式均为口服[1]。实验组的中医治疗根据辨证分析开展,药物方面为中药汤剂:取木香10g、干姜10g、茯苓10g、灸甘草12g、麦芽15g、枳实15g、槟榔20g、厚朴20g、白术25g、党参3Og,加水煎服,每日服用1剂[2]。针灸:将中脘、足三里、内关三处穴位作为主穴实施针灸,将天枢、胃腧、膻中三处穴位作为辅助穴位实施针刺,每次治疗时间为半小时,每日针灸1次[3]。若患者脾肠功能甚为虚弱,可采取推拿按摩的方法改善体征,每日1次。两组的疗程均为1个月,若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如立即告知医生,并在其指导下合理调整。

1.3指标评定

临床疗效:症状均消失,60日内无复发为痊愈;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为有效;症状依然明显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症状有改善效果的患者例数在小组中的比例。不良反应:便秘、皮疹、头晕等。

1.4统计分析

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所涉及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审核,用SPSS20.0软件分析组间指标差异性,本研究中指标均用(%)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临床疗效:用总有效率作为判断临床效果的依据,经统计,实验组为97.50%(39/4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00%(32/40),x2=4.236,p<0.05。见表1。

2.2安全性分析:用不良反应率分析两种方案的安全性,经统计,实验组为2.50%(1/4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2.50%(5/40),x2=5.917,p<0.05。

3 讨论

中医对脾肠病证的分析为外邪入侵导致患者的脏腑功能失调,久之形成内伤影响消化功能。脾胃是人的血气之源,脾肠病证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其体质,长期下去易造成脾胃虚弱等。本研究所采取中药方中多为性温药材,党参可补脾肺气,白术可燥湿利水,槟榔可改善腹胀、消除积食,木香可理气疏肝,厚朴可燥湿消痰,茯苓可健脾和胃等。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气血运行,调整其气息不调的症状,与中药结合可调节患者内里,去除外邪。西医虽然对此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西药对肠胃的副作用较大,会加重脾肠负担,易出现不良反应。本研究中,用总有效率作为判断临床效果的依据,经统计,实验组为97.50%(39/4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00%(32/40),x2=4.236,p<0.05。用不良反应率分析两种方案的安全性,经统计,实验组为2.50%(1/40),明顯低于参照组的12.50%(5/40),x2=5.917,p<0.05。

总之,中医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脾肠病证的不适症状,并且应用安全,效果理想,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旅, 李侠. 浅析中医脾运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J]. 中医儿科杂志, 2017(02):21-23.

[2] 张晨阳, 刘天浩, 王维, et al. 论肠道微环境是从脾论治肝病的重要生物学基础[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7).

[3] 刘晴, 王垂杰. 肠道菌群失调致慢性腹泻的“脾虚”论治[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12):2032-2034.

猜你喜欢

内科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