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2020-10-26王茜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耳穴贴压穴位敷贴原发性高血压

【摘要】目的:探讨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研究共选择96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资料,均为本院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規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等中医方案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控制效果较好,且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控制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眩晕3号方;穴位敷贴;耳穴贴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0241-01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增多及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导致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逐渐提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由于高血压控制不佳易引起心脑血管事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有效治疗 [2]。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较多,如中药汤剂、穴位敷贴及耳穴贴压等,而采用多种方案联合治疗可进一步优化疗效[3]。为此,本次研究对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共选择96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资料,均为本院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各48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阴虚阳亢证标准[4]。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在48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95±3.62)岁,病程2年至13年,平均病程(6.95±1.95)年;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在48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89±3.54)岁,病程2年至13年,平均病程(6.88±1.92)年;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心力衰竭患者及相关药物过敏患者等。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选择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于早上6点至8点口服,每天1次,每次30mg,连续治疗6周。

1.2.2 观察组 选择眩晕3号方治疗,药方组成:熟地黄15g,山萸肉12g,枸杞子15g,灸龟板15g,茯神30g,合欢皮30g,夜交藤30g,墨旱莲30g,淑女贞子18g,灸远志6g,由煎药机制成密闭包装药汁,每天1剂,连续用药12周;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采用盐炒吴茱萸敷贴涌泉穴治疗,每天1次,每次6h;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先利用酒精棉球消毒,取王不留行籽进行穴位贴压,主穴为肝、脑干、颈椎、肾上腺、皮质下,配穴为脾、肾、神门取穴,揉按1-2min,贴压3-6穴,每天按压2-3次,每日按压3-5次,隔天换1次。

1.3 观察指标

测定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将SPSS17.0作为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别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表2可知,治疗前,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高,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控制效果较好,且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将原发性高血压纳入“头痛”、“眩晕”等范畴,认为饮食内伤、年来体弱及先天禀赋不足为病因,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肝阴亏虚,肾水字样不足,治疗需注重补益肝肾、滋阴潜阳,而采用眩晕3号方则可起到该功效,药方中熟地黄、灸龟板等药物可有效补肾益髓、潜阳平肝。除药物治疗外,穴位敷贴也属于有效治疗方案,依据《灵枢·本输》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因此取涌泉穴敷贴治疗起到潜阳平肝功效,而且吴茱萸具有疏肝理气、散寒止痛作用[7]。此外采用王不留行籽刺激耳穴中肝、肾可进一步缓解症状,调节脏腑,提高降压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77.0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高,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控制效果较好,且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方案对控制血压降低,改善症状,稳定病情有明显作用,消除患者不适,治疗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控制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颖, 朱婴, 陈旦平,等. 耳穴贴压、针刺联合眩晕1号方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 2017, 39(5):743-746.

[2] 李颖, 黄桢, 张婷,等. 眩晕3号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35例[J]. 陕西中医, 2017, 38(9):1155-1156.

[3] 吴川丽, 林娴, 薛兰霞. 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 2017, 28(2):287-288.

[4] 胡聪. 加味平肝降压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J]. 实用医学杂志, 2018, 34(18):3136-3139.

作者简介:

王茜(1975-),女,山东,医师,本科,内科研究方向:中医。

猜你喜欢

耳穴贴压穴位敷贴原发性高血压
穴位敷贴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电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不同中医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较
良肢位设定联合穴位贴敷对治疗脑中风患者肢体痉挛的疗效观察
瑜伽结合耳穴贴压法对女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实验研究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