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2020-10-23毛勇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优化途径存在问题初中数学

毛勇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而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为学好物理、化学等学科奠定了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积极挖掘身边的素材,创设生活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喜欢上数学课,从而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存在问题;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0-0194-01

1.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目标偏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部分数学教师把学生的成绩看作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有些教师把传授课本知识确立为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时一味地注重对数学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均为应试而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致使课堂教学偏离了方向。

1.2 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观念无法紧跟时代步伐,不会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致使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1.3 学生的参与度低。

当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教学观念落后,不能正确评估学生的情况,而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师不放心学生,认为课堂中自己讲授的都是重点,只要自己讲解分析到位了,学生就一定能够接受、吸纳。所以,整堂课上,教师在讲台上唾沫飞扬,一讲到底,讲得津津有味,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成了课堂的权威、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成了看客,不会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只是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看教师在讲台上的表演,参与度低,不能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2.初中数学教学优化途径

2.1 挖掘身边的素材,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许多数学发现源于生活,好多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中也广泛应用,并且有些数学应用题十分抽象,只是靠字面分析,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如果教师能根据题意灵活创设学生熟悉的、利于数学学习的情境,效果就截然不同。毕竟,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此非常熟悉。身处熟悉的场景,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究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数学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在教材外充分挖掘与教材、学情联系紧密的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数学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提升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

课改在不断地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支粉笔走天下的陈旧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出局,“粉笔+教鞭+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顺应课改的潮流。这种简单的教学手段严重制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时代、新要求,数学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教学质量提高以及学生发展的新路子。

首先,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大胆使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随着班班通落户在各个学校,多媒体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师授课的辅助手段。多媒体集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借助它独有的优势来打造形象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化静为动,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最佳突破口,便于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课堂效益得以最优化。但是,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多媒体技术毕竟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能作为主要手段,不能因为“赶时髦”而过度使用,使效果适得其反。

其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有效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教师要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一言堂”的做法,坚决抛弃“满堂灌”的陈旧观念,发挥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每片叶子都不一样。”在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以及布置作业时,要有层次。对于优等生,要让他们“踮着脚尖”甚至“跳一跳”才能完成作业,这样就不会让他们觉得问题和作业乏味;对于学困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多一份正面表扬,少一份批评,使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使各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再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学生会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喜欢学习这门学科。反之,学生对教师有看法,排斥这位教师,当然就不会好好学习这门学科。上课时,如果教师对学生看不顺眼,学生看到这个教师就“感冒”,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成绩能提高吗?即便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再高,但是教师瞧不起学生,学生看不惯教师,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教学能出彩吗?所以,教师应该以宽容博大的胸怀接纳每一位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最后,评价学生要公正、全面。初中数学教师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正所谓“一碗水要端平”。评价学生时,既要看重过程,还要看重结果,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3]。不少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抱着“我要的是葫芦”这样的态度,只看重学生的成绩,一好遮百丑,学生成绩好,其他缺点忽略不计,这样便助长了优等生骄傲自负的心理。对于学困生,不看重他们学习的过程,只是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差,一棍子打死。对学生的努力却忽略不计,严重损伤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学习数学的信心丧失殆尽。

3.结语

数学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学好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前提。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认清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积极挖掘身边的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喜欢上数学课,从而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黃好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J].华夏教师,2019(17):38-39.

猜你喜欢

优化途径存在问题初中数学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及其优化途径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邮政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阐释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