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礼仪教育为校园文化增光添彩

2020-10-23李永红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协同育人

李永红

摘要:文明礼仪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因此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提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助推器,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盘活学校课程资源,立足教材,立足课程,立足家校资源,积极构建礼仪文化。充分寻找、挖掘、文明礼仪教育与教材、课程资源的有效融入点,巧妙融入教学,融入课内外,力促文明礼仪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轉变填鸭式、说教式的礼仪教育,让学科知识与文明礼仪一齐共舞在课程中,让文明礼仪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深深扎根,从而成为课程育人自觉,成为师生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从而达到以仪育德,课程育德,提高育人树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礼仪文化;协同育人;课程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0-0021-02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师生学习、生活的根基。因此,创设良好的礼仪文化成能够丰富校园文化,从不同角度实现礼仪对师生道德层面、行为表现和言谈举止的规范,外树形象、内修涵养,实现学校中师与生、生与生、学校和家庭、社区和谐关系的建立,给学校德育工作提供软化剂和推进器,为营造和谐校园增光添彩。

1.创设礼仪物态文化,使校园彰显风采

校园礼仪环境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既是学生生命文化的重要形式,更是一种看得见的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培养儿童礼仪习惯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陶冶师生情操的无言之师。因而在环境创设中,既要整体规划,精心布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创设礼仪文化长廊,既要注重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礼仪文化,更应关注文化的灵魂和根脉,突出一个‘润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充分体现环境中为课程服务,让校园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每一个走廊,每一个转角都有礼仪文化,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石一亭,一纸一砚都附着礼仪育人和规则的功能,如走廊上的提示语,提醒着上下楼梯要轻声细语漫步;礼仪墙上展示孩子知礼、守礼及在社区做礼仪宣传员的亮丽风采;正衣镜子提醒每一位师生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学校园地、班级文化阵地、食堂、篮球场等,甚至连厕所也不放过,充分利用起来,皆可成了礼仪教育的有效媒介。班级展板上有师生共同收集、整理出适用于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有精彩纷呈的“礼貌用语我知道”的手抄报;学校的水房、卫生间张贴了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节约用水标语、有序排队等作品;班级的卫生角张贴了学生画的节约用纸宣传画,时刻提醒大家要节约用纸,既展示了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又进行了环保与文明礼仪的教育。这样通过环境来规范礼仪行为,让校园每一角落都是礼仪常识的学习场所,使师生、家长在无意识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与美的感受,得到精神上的提升。

2.践行礼仪行为文化,为校园锦上添花

礼仪文化不仅要渗透在环境中,更多地要渗透在师生的活动中。师生可通过丰富实践活动来践行礼仪行为文化,加强道德实践,达到以情养仪,以仪养德,为校园锦上添花。

2.1 文本对话,互诉衷情。每个学科都具有的学科属性特点,学科内容丰富多彩,所有内容都是以学生年龄特点出发的,每一单元、每一课的主题都赋予了明确育人教育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学科中文本内容,提炼与礼仪教育相关的资源,引导他们相互真情“对话”,互诉心中情,通过对文本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多层次地对话,巧妙转变学科内容为礼仪教育内容,将礼仪教育与学科课堂有机整合,从而引起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惯的重新审视和动态重构。例如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课《掌声》描写了身患残疾、忧郁自卑的英子上台讲故事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后,因而变得开朗自信的故事。有位教师执教时抓住掌声前、掌声时、掌声后英子和同学们的变化这两条情感,从课前的师生谈话共情、课中的“鞠躬礼”践行、课后用英子的口吻讲自己的故事的拓展延伸导行等方面进行文明礼仪渗透。该教师及时捕捉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资源,让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学生对话,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品词析句,生与生,师与生互动,走进人物内心,将文本演绎成形象鲜明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直觉等去把握文中的脉动和心跳,从而读懂英子的内心,领悟掌声的内涵,最后又用互诉衷情,特别是对于文中“英子上台时,同学们给予掌声”这个细节的挖掘,强化了同学们文明有礼,不歧视身有残疾的英子,而且给予英子鼓励的掌声的文明情感,进而升华文本主旨——体会鼓励和关爱蕴含的强大力量,从而营造一种自由、和谐、欣赏的课堂氛围、礼仪课堂文化。

2.2 生活对话,陶冶生情。道德内在于生活,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向生活学习,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出发,重视孩子的生活体验、亲身感受,引导孩子在与生活中对话,发展道德。例如,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文明小公民”一课,由于班级独生子女多,孩子行为习惯不一,教师从生情出发,提前布置生活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各种生活场景中拍摄收集讲文明、守规则的精彩画面和不讲文明、不守规则的行为画面并带来课堂小组内交流分享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个文明的公民,让社会生活融入课堂。同时又结合联系学校一些同学不文明的行为适时引导,让学生在彼此的缺点中得到互鉴、优点中得到互学,激起情感共鸣,让孩子们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到规则和讲文明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才能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己的愿望和主动的行为。

2.3 同伴对话,以评促情。品德教育是价值观教育,更是导行教育。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因而要养成良好的礼仪素质,文明的行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们的行为会有反复,需要老师和家长耐心的教育和指导。对于一些有着不文明行为的学生,教师注意对孩子进行自我评价的指导,引导孩子以宽容、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同伴的优缺点。可通过让孩子自我反省、同伴建议、家长反馈等即时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并借助同伴间的影响,运用自评、他评、师评、生评、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进行评价、对话,变单向的个体学习为互动的共同生长。让评价贯穿整个礼仪教育过程,以评价促进礼仪良好习惯的养成。

3.丰富礼仪课程文化,让校园生机盎然

为了使礼仪文化更加有效而全面地实施,我们以课程为纽,以文化人,丰富德育载体,整合各种资源,系统化构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协同育人“立交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发力。坚持在师生中长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在实践中丰富礼仪课程文化,并在校园落地生根。

一是与研学旅行课程结合。利用研学资源组织学习、熏陶、践行礼仪文化教育。研学前普及礼仪常识如与场馆工作人员礼貌交谈,如何怎样举手示意,怎样交流,如何邀请以及向别人请求帮助,包括观察提问等,研学探究体验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礼仪如何践行,研学后对孩子动手实践及行为习惯的评价等,引导学生把礼仪教育贯穿整个研学过程中,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持续地践行礼仪,真正实现“一路行程,一路学程,一路礼仪”。

二是与地方人文资源整合。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东亚文化之都,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学校可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整合资源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相应开展“小记者行动”、“寻访红色之旅”、探寻“一带一路”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创新礼义文化的学习方式构建起开放的适宜学生体验探究的场景,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和参与综合活动体验中,培养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彬彬有礼。例如针对石狮家属菲律宾籍多,东南亚交往密切,有些学校积极开展中菲夏令营活动,让孩子如何运用肢体无声语言来表达礼貌待人,在与菲学生交流,学会涉外礼仪,也弘扬我们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同时拓展礼仪训练平台。

三是与家庭课程资源融合。纲要指出:实施德育,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礼仪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或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与家长密切配合,一致要求与督促。家庭是孩子的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礼仪必须从家长做起。课堂上关于礼仪训练主要是结合学科内容进行行为习惯培养,侧重学生在校学习行为习惯的表现。为了进一步真正突出“德”,即在育人问题上抓住做人、处事、养德的根本,注重内在核心素养,还应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进行实践,如在家里迎客、待客、送客的礼貌行为,包括表情、语言、坐姿、倾听等,相应提出一些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作为课后拓展练习,并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亲子体验训练并检测,进一步引导他们在道德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与社区资源融合。社区有着丰富的资源,教师可充分利用周边的博物馆、文化遗址、展览馆、纪念馆、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故居旧址和现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把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作为丰富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实践的载体,通过鼓励小学生走进福利院、养老院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关爱残障儿童、关爱困难家庭等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在参观考察和耳闻目睹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民族情感,也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总之,只要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思想智慧,以其涵育德性,以德修心、涵养心灵,就能将礼仪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用礼仪文化激发学生对共同道德追求与崇高理想信念的强大归属感,滋养学生成长,让礼仪之花在校园内越开越绚丽。

参考文献:

[1] 《论语》.

[2] 《中华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3] 黄志宣.《建构有意义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国德育》,2019.3.

[4] 钟志农.《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设计》《江苏教育》,2019.10.

[5] 陈浩《培育学校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教书育人》,2009.4.

作者简介:李永紅(1970.12-),女,汉族,福建泉州,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协同育人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扎实推进课程育人研究
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