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大年把一生献给祖国

2020-10-23聂容止

中国新时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黄大年

聂容止

钱学森当年要回国的时候,一位美国海军将领非常遗憾地对外表示:“一个钱学森在我军中发挥的作用能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的兵力。”

而就在黄大年2009年年底回国的时候,同样有国外媒体如此评论:“黄大年的突然归国,令西方某国的航母编队演习任务往后推延了10年。”

回中国后,黄大年被选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此后的7年里,黄大年率领400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攻坚克难,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填补了多项我国在“巡天探地潜海”领域的技术空白,部分技术已能站在世界前列,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黄大年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的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进步显著,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也首次攻克瓶颈,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同时,黄大年还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学生们如今已陆续成才:有人毕业后留校任教、继续科研事业;有人加入国家海洋局,随科考队远征南极;有人出国深造、攻取他山之石,并如老师期待的那样,准备归国报效……

黄大年用他短暂的一生,书写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人生篇章。英雄的名字未必众所周知,但他的贡献必将载入史册。

最初的家国情怀

1958年,黄大年出生在广西省南宁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广西地质学校教师。受父母的影响,黄大年从小就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严格的科学训练,让黄大年掌握了很好的学习能力。之后,黄大年在初中、高中就读的寄宿学校里,遇到了很多很优秀的老师,有很多知识分子。这让黄大年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一面:认真、不苟言笑、坚韧不拔。

黄大年曾回忆说:“他们也让我懂得了,知识分子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他们在求索知识的道路上坚毅、刻苦、顽强和清贫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

高中毕业后,17岁的黄大年到地质队参加工作。由于身体条件好,反应机敏,学习成绩优秀,他被挑选为物探操作员,首次接触航空地球物理。

那时候中国非常需要矿产资源,但找矿技术却非常落后,因为仪器水平低,基本依赖操作者的责任心和技术。黄大年每天都要费心思,根据天气状况调整磁秤仪的K值,保证测定格值的精准度,而且还需要扛着磁秤仪翻山涉水,记录好数据后再分析地层、算参数,非常辛苦。但年轻的黄大年有一股子拼劲,一年后,他因为和同事们发现一座中型铁矿,获得了“工业学大庆先进生产者”称号。

这样的工作充满了风险,为采集到关键数据还需要有人驾驶飞机操作,黄大年的一些同事还牺牲了生命,他自己额头上的疤痕就是那时留下的。这些牺牲和疤痕,成为黄大年后来回国后全力研制无人机的动力。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但当时信息并不发达,黄大年知道消息时,距高考仅剩3个月。心中燃烧着的“大学梦”支撑着18岁的黄大年,白天翻山越岭忙勘探工作和任务,晚上点灯熬油背课本知识,在体能和心理的极限上不懈地坚持着。

最终,黄大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国家重点大学——长春地质学院,就读于应用地球物理系,开始了人生中最重要、最珍贵的一段时光。而最后一科考试时,一位白发苍苍的监考老师给黄大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完试之后,这位老师握着黄大年的手说,你一定是整个考场最好的考生。

成绩公布以后,黄大年特意去拜访了这位老师。这位老师见到黄大年之后,热泪盈眶,眼神中充满了对发现人才的真诚,黄大年也再次感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培养和厚爱人才的品格。

大学毕业时,黄大年在毕业赠言的本子上留下了一句:“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而这句宣言,黄大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生。

把先进技术带回来

黄大年考取硕士后就留校任教。短短几年,他也从助教成长为讲师,后来又在33岁的时候破格成为副教授。本来,黄大年的人生会按照既定的轨迹,秉承知识分子培养和厚爱人才的品格,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但是在1992年,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那一年,“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启动。黄大年成为全国30个公派出国的人才之一。

事實上,“出去看看”的念头黄大年早在读大三时就曾产生过。当时,一位叫滕吉文的地球物理专家来演讲,讲的内容是他刚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滕老师描述了西方同行的技术有多么先进。听了讲座,黄大年深感自己是井底之蛙,产生了出去看看的念头。但此时,出国的人少之又少。

而此次,他得到了公派留学的机会前往英国,跟随航空磁仪物探的权威专家深造。临行前,他对送行的同事说:“等着我,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经过4年的学习,黄大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成为该系获评优秀学生中唯一的海外学生。经过国内批准同意,他在英国继续从事探测深水油气和水下隐伏目标的研究,并在航空地球物理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和研发部主任。

他的助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曾经撰文介绍说,黄大年回国前“主要从事海洋和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方法、技术和装备研发工作,在快速移动条件下探测地下和水下隐伏目标。这是一种能够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高科技整装技术装备,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尤其是潜艇攻防和穿透侦查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它是发达国家极力争夺的前沿技术制高点,是强国实力展示的重要标志”。

黄大年曾如此生动地解释自己的工作:“医学上我们用CT(断层扫描)给人们检查身体,我的工作就是给地球做CT。”

于平提到,黄大年经过近10年努力,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航空重力梯度仪系统。“在近10年探明的美国深海大型油田、盆地边缘大型油气田以及北美固体矿产等成功实例中,该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颠覆性技术推动行业突破的典范。该系统可以精确探测位于国界和交战区地下隧道以及隐藏在民用建筑物地下的军事设施,是中东地区和‘反恐战争标配的‘战场单向透明关键技术设备。”于平介绍说,黄大年也因此成为行业内的国际著名专家。

但当时,海外的技术已经成熟,而中国却才刚刚起步。黄大年曾如此描述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人家是“导弹部队”,而我们还是“小米加步枪”,其中的一些“步枪”还是通过进口获得,“高精尖的装备人家禁运”。

此时的黄大年虽“身在曹营”却“心在汉”,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渴望带着先进技术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

2004年3月20日晚,时任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高级研究员的黄大年正在大西洋与美国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却接到辗转而来的父亲离世前的最后一通电话:“儿子,估计我们可能见不着了,我能理解你的处境。你要记住,你是有祖国的人!”两年后,母亲离世前给他留下的依然是这句话。父母的教诲给出了黄大年一生中几乎所有抉择的答案——祖国高于一切!

2009年12月24日,他辞去在英国的重要职务,挥别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说服妻子卖掉了经营多年的两个诊所,留下还在读书的女儿……回到母校,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开始为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如此决绝的态度源于时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的刘财给黄大年发的一封邮件。原本,刘财只是试探性地发了邮件,但没想到的是,这一封邮件让黄大年心潮澎湃。黄大年很快就回复说:“多数人选择落叶时归根,但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应该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好,而我现在正是最有价值的时候,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去,实现报国梦想。”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和妻子走下飞机,时隔18年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6天后,黄大年与吉林大学正式签订全职合同,仅有一个头衔: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他后来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在各国人才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我也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

“拼命黄郎”的拼命7年

黄大年回国后的科研工作,被普遍认为对于中国国防意义重大,但一心搞科研的黄大年却“什么行政职务都不要,什么条件也不提,就想为国家做些事”。很多人评价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一句“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对此印象深刻:“当时我们一个地球深部探测项目,想在‘十二五时期取得突破,缺一个领军人物。正在着急,有人推荐了刚回国不久的黄大年。我去长春找了他,第二次见才敢开口求他。因为这个上亿元的项目黄大年分不到一分钱……”“没问题,这是为国家做大事。”黄大年如此痛快的回答让对方一下子愣住了。

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家王献昌曾回忆说:“大年是院士评审专家,以他的能力和贡献早就可以申报院士了,我勸他抓紧,可他却说要先把事情做好,这个暂时不考虑。”

在续签合同时,黄大年也只提了一个要求:再延长两年,在吉林大学一直工作到退休。续聘后,黄大年曾表示:“这意味着我的后半生将全部奉献给我‘大学梦开始的地方。”

与黄大年淡泊名利截然相反的是他对工作忘我投入的干劲。回国后的黄大年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在深部观测等领域的短板。他一刻也不敢停歇,像上满了弦的发条,几乎夜以继日地忙碌着。经过他与同事们共同努力,使中国物探技术用5年时间走了发达国家30年的路,研制出自己的高水平仪器,打破了国外垄断。“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不可能总是通过购买别人的仪器来推进各项灵活多样的科学研究。”黄大年曾这样说。

从黄大年放弃英国安逸生活、勇担国内科研重担的那一刻起,“他的喜怒哀乐就不是建立在‘小我之上,而是根植于国家的科研项目,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中”。于平这样评价。

黄大年回国后的7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在不出差的日子里,凌晨一两点下班是家常便饭。他曾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原副院长董树文坦言:“我有时很急躁,我无法忍受有人对研究进度随意拖拉。我担心这样搞下去,中国会赶不上!”

黄大年因此而得了“拼命黄郎”“科研疯子”的外号。他对这两个外号欣然接受,并以此鼓励团队。在他看来,自己并不孤单,努力拼命的同行并不鲜见。他说:“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很多专家都是如此,默默无闻就走了。”即便在自己身边,黄大年也感觉并不缺少志同道合者:“能让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一帮人在拼命,不是我一个人,一帮人全是这种心态,一帮疯子,我们在一块儿可热闹了,这是一个群体。”

用生命给出的答案

黄大年常与同事谈起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他曾在朋友圈里提出“黄大年之问”——“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黄大年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1986年,邓稼先已身患癌症。在弥留之际,他仍嘱咐要在尖端武器研发方面努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所以黄大年也问了自己。而他的答案是:我可以义无反顾,我可以付出一切,只因为肩上的担子担的是国家科技的进步,只因为我是中国人,只因为国家的崛起。

于平说:“从2012年开始,黄大年就开始出现昏倒和痉挛的状况了。后来再过了一两年,他包里常备了一个小瓶子:速效救心丸。”

黄大年的身体每况愈下,但还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舍不得放下科研工作。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好,但疾病渐渐吞噬着他的精力,让他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一点点露出马脚。大家奇怪,足球、羽毛球、游泳都堪称专业水准的黄老师,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痉挛。反复劝他去体检,他总是三个字“没时间”。

2016年6月28日,“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通过评审验收,专家组最终的结论是:项目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谁又能想到,他的生命却已进入倒计时。

当年11月29日,黄大年在出差的飞机上再次因剧痛而昏厥,一下飞机就被紧急送往医院。此时已是凌晨2点,昏迷中的黄大年双手却紧紧抱着随身携带的电脑,怎么掰也掰不开,醒后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黄大年的学生周文月至今仍清楚记得,在老师手术前夕,她收到了老师发给她的微信。黄大年告诉她,已给剑桥大学工作人员发了邮件,推荐她去读书。不久后,周文月到ICU病房探望老师,戴着呼吸机的黄大年还不忘叮嘱她:“一定要出国学习,学成后报效祖国”。

黄大年除了科研,最心心念念的便是他的学生。对于黄大年的学生们来说,遇到黄大年是他们的人生幸运。2010年黄大年接受了吉林大学首个本科“李四光试验班”班主任的职务。他用自己的科研经费出资给全班24名学生人手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2014级博士生张代磊直到黄大年去世才知道,自己当年的学费不是从学科经费里节省出来的,而是黄老师自己的钱。

黄大年的教师生涯,是对优秀人民教师含义的精彩诠释。黄大年曾说:“我的生活很简单,钱够用就好,钱都用在学生身上,资助他们能出息,最重要。”几年间,他资助26名学生出国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

2017年新年,黄大年在病床上仍在关心“十三五”时期航空探测关键技术装备研制的项目进展,当得知经费有限,他马上嘱咐于平“没事,就把项目里我们自己课题的经费先砍一点……”

几天后,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享年58岁。他的后事没有安排,对妻女没有遗言,保险箱密码没人知道,银行卡密码也没人知道。家属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满满的三大抽屉治疗肝病的药,和仅有的几十万元存款。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生命为祖国澎湃,学生们的耳边仿佛仍回荡着老师熟悉的声音:“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做出得去、回得来的科学家。”

猜你喜欢

黄大年
科学家公益宣传
——黄大年
黄大年:国之重器 学者楷模
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电影《黄大年》海报
生命的最后30天
海归科学家黄大年的最后30天
黄大年——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