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佳的创新之路

2020-10-23柳青黄

中国新时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飞康佳彩电

柳青黄

2020年,康佳正好步入不惑之年。

40岁的康佳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可谓出尽了风头,其联手新华社打造了一场“5G+8K”的开幕式直播盛宴,旗下售价高达888万元的高端电视Smart Wall完成国家级会议活动直播的首秀。

不仅如此,在2018年入主新飞电器之后,2020年6月4日,康佳集团再次宣布,将斥资16.48亿元在河南省新乡市建设新飞的新基地,包括新飞制冷家电产业园、康佳智能家电生产基地、新飞冷柜厂开发建设三大项目。

康佳集团称,本次合作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司白电业务智能制造需求,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做大做强新飞品牌的白电业务。

此举背后的深意显而易见:曾经以黑电闻名的康佳正在深度布局智能家居业务,并加速了全品类智能化协同发展的步伐。

康佳的确选择了一条聪明的路,也给未来留下了更多未知的可能。

彩电大王康佳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正式投产经营于1980年5月21日。

彩电是康佳的起家业务,自1984年建成并投产第一条电视机整机生产线以来,彩电一路伴随着康佳的成长。1983年1月30日,“KONKA”商标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成功,这也标志着康佳开始走向品牌化管理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国产彩电品牌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有了较快的进步,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普及率仍然比较低。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彩电正在成为最为紧俏的家用电器。

此时,一大批国产品牌崛起,如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同样是1987年,康佳取得内销彩电生产许可证,结束了只能出口的历史,开始国内市场销售。

之后的康佳,可谓是一路高歌。1991年康佳集团改组为中外公众股份制公司;1992年,康佳A、B股股票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93年之后,康佳开始了全国版图的扩张,先后在国内的东北、西北、华南、华东、西南分别建立了牡丹江康佳、陕西康佳、东莞康佳、安徽康佳、重庆康佳五大彩电生产基地,拥有彩电生产线20多条,彩电年生产能力超过了1000万台,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其总资产也从1992年的5.49亿元增加到2000年上半年的89.13亿元。

其市场份额占有率也在不断增加,1998年康佳第一次将比自己还“年长”22岁的长虹拉下马,强势挤进中国电子百强榜第四名;1999年成为彩电大王,以及深圳首个产值过百亿的企业;2003年-2007年,康佳连续5年坐在彩电销量冠军的宝座上。

此时的康佳,是当之无愧的业界龙头,可谓是一时风头无两。

困境中的沉思

但随着液晶屏幕的崛起,彩电行业也发生了变化,各大黑电厂商都开始加大研发上的投入,彩电业开始重新洗牌,康佳一时反应不及,家电业务发展放缓。

而康佳内部也发生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变化,由于战略的保守,内部关系亟待理顺,康佳过去几年的发展的确走过了很长一段沉寂的时光,令外界頗为惋惜。

这些问题让康佳元气大伤,其后果直接体现在业绩上:2015年康佳遭遇历史最大亏损,年报显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高达12.57亿元,同比下滑2488.32%。深康佳也在2015年年报中坦承,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特别是内销彩电业务管理层变动较为频繁,对公司凝聚力、员工士气、产品规划战略以及经营效率带来了较大冲击。

据康佳年报披露,2015年康佳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发生了42起。2015年6月起,先后有6位集团管理层、1位董事局主席和1位监事宣布辞职。

此时的康佳不得不痛定思痛,寻求转机。

随后,虽然康佳做了重新建立高管团队、调整产品结构等一系列动作,用一年多的时间成功走出了亏损,但曾经风光无限的彩电业务却已再难回巅峰。根据群智咨询的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出货量为2620万台,同比增长5.7%。其中,康佳以230万台的出货量占据9%的市场份额,排在创维、海信、TCL、长虹以及海尔之后,已跌出第一梯队。

不仅如此,康佳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康佳集团的研发投入仅为0.88亿元,同比减少15.56%,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已连续4年不超过1.3%,远低于海信、TCL等同行。

而此时,与康佳抢夺市场的已不仅仅是传统彩电企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已将电视行业的竞争从业内企业衍生到行业间的角逐。互联网品牌电视如乐视、小米的入局,科技企业定义的新的智能大屏,快速迭代的智能手机,方兴未艾的智能音箱和不能穷尽的智能硬件,都已成为电视行业的竞争对手。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电视销售综合2181万台,同比下滑7.3%。

这并非是康佳一个企业的困境,而是整个黑电市场共同需要面对的现状,新的用户需求、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竞争格局,都在一瞬间出现,康佳必须思考如何破局。

康佳的“新飞”

康佳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康佳集团彩电业务收入52.89亿元,同比减少1.45%。另外,康佳的白电业务收入8.91亿元,同比涨幅为7.49%。

虽然,康佳的当期业绩依然很难看,但彩电与白电业务此消彼长,一目了然。

为了摆脱困境,2018年5月,在康佳集团38周年庆典上,康佳集团总裁周彬宣布启动康佳转型之路,提出“一个核心定位、两条发展主线、三项发展策略、四大业务群组”战略转型升级内容,立足科技之本,汇聚各方力量,灵活运用信息化、金融化等手段加速推进转型升级。

这里的一个核心定位就是“成为一家科技创新驱动的平台型公司”;两条发展主线是指坚持“科技+产业+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构建“硬件+软件”“终端+用户”“科技+投控”的发展模式;三项发展策略是指围绕业务形态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围绕新兴产业进行转型,围绕智慧家庭对现有业务模式升级;四大业务群组指科技园区业务群、产业产品业务群、平台服务业务群以及投资金融业务群。

总而言之,康佳想要转型,转型成为“一家科技创新驱动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企业”,并有在“2022年争取完成营收目标1000亿元”的决心和信心。

康佳树立了“新的起飞”的目标,并付诸行动。2018年6月29日,康佳集团以4.55亿元成功竞购新飞电器旗下3家公司100%的股权;同年,康佳成立了半导体科技事业部及环保科技事业部。

成立于1984年的新飞电器也曾承载着一代辉煌与一段国民记忆——“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新飞主营业务为冰箱等白色家电,巅峰时曾经是国内冷柜的第二大品牌和国产冰箱四大品牌之一。

如今,依托5G网络超宽、泛在的特点,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数以万亿计的新增连接将出现。有专家此前曾断言,如果谁占领了这些连接的入口,谁就掌握了下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动权。

在家庭场景下,除了智能电视这一家庭娱乐中心之外,冰箱也是一个很好的用户入口。随着智慧家庭概念的兴起,在图像识别、气味识别以及物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在众多家电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智能冰箱,将给未来家庭物联网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此次并购,也正展现了康佳集团向未来家庭智能物联网领域进军的雄心。

康佳以奇迹般的速度完成了对新飞电器的收购与整合工作,并在收购两个月后使新飞顺利复产。而新飞电器也由此迎来重大转机。在康佳的大力支持下,新飞电器实现当年复产、当年盈利;2019年一季度,新飞电器完成销售规模爬坡,实现“开门红”;产品技术方面,新飞电器相继推出物联网生态冰箱、AI智能科技系列等多款新品,当年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7.5%左右。

收购新飞,形成“康佳+新飞”双品牌合力的格局后,康佳白电实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康佳2019年的年报显示,康佳白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29亿元,营收占比6.95%,同比增长79.97%。

2019年,康佳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27%。而持续加强科技研发投入,促使白电及新飞业务方面取得多项科技奖项。2020年5月28日,2020中国冰箱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新飞摘得“2020中国冰箱行业除菌保鲜高端品牌”大奖,新飞BCD-445WG8A荣获“2020中国冰箱行业智能除菌保鲜杰出产品”,新飞BCD-450WK9DT荣获“2020中国冰箱行业杰出渠道表现产品奖”,新飞品牌被授予“2020中国冰箱行业特别公益贡献奖”,可谓是收获颇丰。

白电业务业绩的大幅提升给康佳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在某种程度上催化了新飞制冷家电产业园投资计划的落成。新飞制冷家电产业园的建立是康佳白电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在2017年前,康佳通过自有品牌完成了空调、冰箱、洗衣机市场的渗透,2018年则通过收购新飞电器,利用新飞的品牌、技术专利,进一步提升康佳白电的地位,此后便进入了战略崛起阶段。其中的一大标志性事件,将是新飞制冷家电产业园的落地投产。

2020年6月4日,康佳集团发布公告称,康佳集团与新飞制冷公司、河南新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新飞制冷家电产业园、康佳智能家电生产基地暨新飞冷柜厂开发建设项目合作协议书》,合作项目为新飞制冷家电产业园、康佳智能家电生产基地、新飞冷柜厂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16.48亿元。

其中新飞制冷家电产业园计划总投资约10.2亿元,主要引进智能化冷柜和冰箱生产线,建设新飞冷柜和冰箱生产工厂。康佳智能家电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约3.2亿元,新飞冷柜厂开发建设项目计划投资约3.08亿元建设新飞大厦。

在康佳集团、新飞制冷公司以及新乡市政府签订合作的现场上,康佳集团总裁周彬表示,新飞借助科技创新,在重组后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而得益于新飞产能和品牌市场号召力的释放,康佳集团2019年实现白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8%。新飞的加入对于康佳白电市场快速发展推动作用巨大,借助科技创新,新飞有望在2020年实现销售额30亿元。”

这也意味着康佳对新飞的未来寄予了厚望。在周彬看来,启动“康佳白电+新飞电器”双品牌运作、多品类协同的运营模式,对于迅速擴大康佳在白电领域的产业规模,提升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借助智能冰箱这一未来用户入口开展智慧家庭产业生态布局。其中,新飞“振翅”既是康佳壮大白电业务的关键一步,也是这家传统彩电巨头振兴发展大棋局的重要落子。

拓宽产业边界

近两年,康佳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其一方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多业务领域取得自主研发新成果,如8K视频处理芯片、全景AI技术、易柚系统等;另一方面,康佳瞄准了“5G+8K”产业,积极发力布局,与咪咕携手共建5G超高清联合实验室、与深圳移动建立5G商用基地,与华侨城联合落地智慧酒店及智慧城区项目,持续拓展产业边界。

不仅如此,康佳布局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成果也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康佳51%控股的合肥康芯威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研发出半导体首款存储主控芯片KS6581A,目前已实现量产;另外,存储芯片封测基地已完成前期规划,预计于2020年年底试产,该举措将进一步促进康佳半导体及相关业务的长远发展。

事实上,除了在存储领域搭建设计、封测和渠道的存储产业链,康佳也在积极布局光电领域,打通全产业链及上下游的相关环节。2019年9月,康佳宣布成立重庆康佳半导体光电研究院,奠基重庆半导体光电产业园,致力于光电技术的研发和落地,并且与联建光电成立合资公司,由此推进Mini LED及Micro LED新技术在公共视讯的商用化进程。

经过漫长的低谷期之后,康佳的回归来势汹汹,其亮眼的成绩得益于大胆的改革及果断的转型,从单一家电制造企业到“科技创新驱动的综合型平台公司”,完成了华丽转身。

岁月如梭,匆匆走过40载的康佳已到不惑之年,也正在“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上努力前进着,但想要真正渡过难关、重回巅峰,仍有很多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新飞康佳彩电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微型彩电
中国彩电技术创新联盟启动
深康佳A:石墨烯概念泡汤股价走弱
2013年4月全国及分区彩电畅销机型平均价格
2013年2月全国及分区彩电畅销机型平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