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20-10-21黄燕

求知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需要以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为教学核心,通过改变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模式下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文章作者根据自身经验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语文教师提供合理化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学科承担着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推动学生高质量化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工具是语文教师实施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以新课改要求为目标、以学生为核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教学策略,使教学任务优质化完成。以下内容是对优质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进行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初始教学目标

1.运用竞争手段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在制订教学策略时,可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运用竞争教学策略。运用此策略的缘由是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性能够有效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运用此策略时,需要注意教学时间的把控。实施竞争手段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要在竞争手段实施过后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避免占用课堂较长的时间而无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1]。所以,运用此策略的关键点在于时间的把控。

例如,在学习《人有两件宝》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竞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制订竞争内容,如制作风车手工画,让学生准备好三种颜色的卡纸和胶棒,一种颜色卡纸作背景色,另外两种颜色卡纸做风车的杆与轮,规定制作时间,大小自定,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然后选出胜利者。比赛结束后,教师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教学内容:“刚才我们动手制作了风车手工画,在制作的过程中你们都运用了身上的哪两件宝?”小学生不是很理解,教师及时引入课文:“给你們1分钟时间阅读《人有两件宝》这首儿歌,告诉我答案!”通过运用竞争教学策略,小学生的兴趣被有效激发出来,教师再根据竞争过程引入课文内容,实现了优质的衔接过程,使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高效率完成。

2.在创新教学模式中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针对创新发表过言论:“想象力要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想象力能够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步的重要源泉!”由此可知,创新是实现知识进步的重要工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创新为教学策略运用的核心,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优质化的教学策略氛围下掌握语文知识。另外,创新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原因是小学生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能够瞬间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所以该策略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最佳手段。

3.运用发展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核心内容是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学中的所有环节都是用来辅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过程。其中,评价环节具有的推动作用较大,原因是优质的评价内容,能够让学生掌握自身的优势,并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断扩大优势,再根据教师婉转的缺陷评价,不断弥补自身缺陷,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从而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往的教学评价只是针对测试结果,未充分发挥出评价的作用。教师要掌握评价的含义及作用,运用发展性评价模式评价学生。评价的内容不只是针对测试结果,要包含课堂学习状态、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测试结果等内容,通过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评价,挖掘出学生自身具有的优势,赞扬学生的优势,委婉地提醒学生改正缺点,从而激发出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更加积极地学习语文。

二、语文知识导入策略

1.掌握教材、分析教材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语文创建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经验基础之上。”语文教师要以新课标要求为教学依据,在教学时要先掌握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经验,再通过全面掌握教材、分析教材,从而有效地制订出教学计划与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掌握教材内容、内容编制的特点、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具有的作用、上下文是否具有关联性等,只有掌握了上述内容,才能完全掌握教材,教师要根据掌握的结果设计课堂导入方式,实现优质教学过程。

2.设计多样化导入方式

语文教师在制订课堂导入策略时,需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首先,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设计导入策略时,要具备针对性。语文知识的学习是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教师可以采用引入生活实际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从而突出语文生活化的特点。其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文知识的学习是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时要依靠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在创设课堂导入策略时,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寻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2]。最后,趣味性导入。趣味性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语文具有的乐趣,使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程度不断提高。

3.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由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控课堂节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教师要准确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特点,根据学生注意力安排教学内容,如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语文教学内容灵活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另外,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学生为课堂主体,所以,教师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活动,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与讨论,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与知识掌握能力。教师只是负责控制教学节奏,运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灵活与实用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内容简单化,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采取多样化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勤思发问的教学模式

唐朝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事情都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成功。学生学习知识也是如此,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提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要掌握这一因素,在教学中运用多启发、多发问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钻研问题,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发问的学习习惯,在此种优质的学习习惯下,不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2.合作式学习

经过较多教师的实践验证,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良好。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多加利用合作式教学模式,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在运用此模式时,需要注意学生分组模式,每个小组中需要具备学习良好、一般、较差的学生。学习良好学生为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学习语文知识。教师还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评价小组的学习结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模式,每组学生需要完成的内容是:一是从文中找出与大自然语言相关的内容;二是掌握课后生字并组词。小组长负责分配成员寻找段落,并考核成员生字与组词情况。活动结束时,教师考查每组学生找出的数量、考核小组生字掌握情况,评分最高的小组为胜利小组。通过合作式模式及比赛模式,学生积极性被激发,小组间共同协作有效掌握了本节内容,再通过小组内互相考核,学生可以快速掌握生字,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3.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过程

每个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所有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高。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实施因材施教教学策略,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实施学生分层、学习内容分层,使学生能够在自身的认知能力范围内掌握语文知识[3]。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层:学习能力良好、学习能力一般、学习能力较弱,再根据每一层学生的学习特点安排语文学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掌握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一课时,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分层。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掌握本节课的生字与组词。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生字与组词的基础上,分析出课文阐述的主要内容。针对学习能力良好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在上述要求基础上,分析课文“教育了我们什么?”学习较弱的学生是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一般的学生是提高理解能力,学习良好的学生是思考开放性问题,提高语文思维能力。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提高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语文教学质量获得提高的重要因素是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较高,为了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不断掌握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教学策略,并将之运用于实际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策略下不断提高、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目前,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含五个方面:专业素养、理论知识、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文学品质,教师在发展自己时,要时刻以上述五方面为发展核心,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下的教育先驱,推动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

结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學理念及实施的教学策略密切相关,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通过创新教学策略、实施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因材施教为教育核心,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九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运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8(2):21-22.

[2]吕慧慧.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考试周刊,2017(75):19-20.

[3]苏天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17(5):12-13.

作者简介:黄燕(1981—),女,重庆人,二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