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与活”导向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评价有效性分析

2020-10-21黄继红

求知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导向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每一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如何,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实践总结的,所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评价更是重点。如何在“实与活”导向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如何让学生在多样化、科学化的学习评价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都是文章探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实与活”导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评价优化策略

要全面细致地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化路径,就必须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情况、教学理论方法入手,找准优化方向。同时要配合科学细致的调查研究,在综合各项评价数据和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找到最符合现行小学生学习特点的评价标准和内容。本文据此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的案例参照最新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在现代教育中的发展情况

1.评价标准不一,缺乏完整而系统的指导标准

现代教育中,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同,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出现了严重的标准不一的情况。比如,在一次语文教学学习评价中,有的教师注重学习过程评价,把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剖析得非常到位,但是忽略了学习结果评价,导致学生无法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反之,有的教师注重学习结果评价,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但忽略了学习过程评价而无法让学生总结语文学习经验,导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受条件限制,缺乏科学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受外在(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和内在教育条件(教学制度)的限制,有些学校虽然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活动,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存有非常严重的“形式主义”之嫌。某些教师的教学理念仍有偏差,只知领导而不知引导,让学生丧失了很多的自主探究机会,同时,许多教育研究工作者并没有开展深度的调研工作,导致评价标准和方式千篇一律,不仅逐渐丧失其合理性,还导致许多教师不知如何自主开展语文评价活动。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教学理论方法

1.布卢姆的教育理论

布卢姆的教育理论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内容论证了“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当堂检测”的可行性,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中,教师需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并掌握学生的学习预期,任务驱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评测学生的任务完成质量,当堂检测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然后进行综合评价。

2.杜威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儿童经验论与“做中学”都注重儿童活动,旨在让教师通过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常识进行论证分析、检验假设、获得结论等。在语文学习中,即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调动其生活经验,培养其动手能力。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即通过“内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被教材内容吸引,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立足教材内容,通过趣味化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自然就能让他们被知识吸引,提高学习成效。

三、“实与活”导向下提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评价有效性的策略

1.立足调查研究,使评价工作变“实”

(1)研究评价语文教学活动主题是否具有实效性。教学活动主题只有简单可行,才能符合小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所以,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一定要评测语文教学活动的可行性。比如,在教学《观潮》时,教师要通过组织合作朗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先通过粗读了解《观潮》讲了什么,然后通过细读了解《观潮》的主旨思想和段落大意,这些是非常必要的评价内容,因为粗读和略读是理解文章主旨思想和段落大意的必要步骤,让他们学习这些阅读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其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至于文章朗读、写作、遣词造句这些评价项目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加入阅读评价当中未免会让整个评价项目变得没有重点,可行性也会变差,因此可先不用列入评价内容中,可作为单独的评价项目。

(2)研究评价语文教学活动课程内容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活动课程内容只有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才能算是有价值的。比如,对小学生来说,培养其语言表达、语言理解、阅读写作能力等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语言辩论赛、故事阅读会、阅读并写读后感等都可以算是有价值的语文教学活动内容。同时,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还包括良好的学习品质,比如,善于合作、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等等,所以,体现合作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可以算是有价值的语文教学活动。

(3)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的作用。课堂评价包括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两部分。评价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习惯等都将作为重要的评测的指标。科学的评价过程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发现并挖掘自身潜能,并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建立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课程学习结果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形成新的活动经验。因此,结果性评价重在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效,并对比他人的学习成果以启迪学生的学习探究思路,使其在日后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养成主动探究、善于探究、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

2.解读教学理论方法,使评价工作变“活”

(1)布卢姆教育理论的应用实践。第一,目标导向即初步评价,总的目的是看一看学生是不是符合活动要求,每一类学生都能满足什么样的教学预期。比如,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时,A学生阅读能力强,B学生想象能力强,那A学生就可以进行文章阅读,总结思想情感,而B学生就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画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场景。第二,任务驱动即过程性评价,总的目的是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行为。比如,教师布置了文本阅读任务,那阅读效果、字词识记效果就是主要的评价内容,而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有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应当如何改正等,这些内容就是评价指标,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評价。第三,当堂检测即结果性评价,总的目的是综合评测学生的实践学习成果,并给予其一定的学习启发。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评价结果虽然是唯一的,但评价指标绝不能唯一,不能仅仅以成绩判定其实践成果,而是要结合过程性评价结果,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总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杜威教育思想的应用实践。第一,教师应秉持“人本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先决条件。简单来说,学生只有自己愿意学习,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高效学习,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也是学生必须跨过的学习障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其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第二,以生活为核心营造教学情境: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筛选实践素材的能力,他们最常接触的就是生活,对生活化学习素材很熟悉。比如,在教学《中国美食》时,教师可以营造“美食盛宴”场景,让学生领略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并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造出不同美食的样子,以生活为核心营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做中学”,这么做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让教师帮助学生筛选实践素材,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应用实践。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很多,比如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想象力、創造力等。教师需要知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化路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核心,整合有趣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并据此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客观评价。

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例,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教师需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坐井观天》中所反映的生活道理,比如,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这么大?青蛙为何不跳出井口去看看天空?我们能从青蛙身上学习到何种生活道理?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结果和思维方式对其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继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在全面深化新课改要求的基础上,让教师充分利用布卢姆的教育理论、杜威教育思想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启发作用,同时还要以学生为本优化评价标准和内容,一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最终目的,只有做到这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评价工作才更能为活动的可持续及优化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文中的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季小文.多元评价: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J].语文天地,2015(30).

[2]王红.趣味教学,注重改革——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6(39).

[3]水生荣.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评价[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

[4]景步娟.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评价艺术[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14).

[5]张继红.让评价成为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评价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5).

作者简介:黄继红(1966—),女,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导向
“学教评”一体化:把握评价导向,把脉阅读教学
基于活动导向的中职英语语法教学实践探索
问题导向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改进与反思例说
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小学数学“三定一评”单元备课策略
基于认知内化为导向的目标执行护理在肺炎患者中的实施价值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堂
手工艺思维导向下的社区微更新模式探究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智能自动导向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