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黄河生态经济带农旅融合发展

2020-10-21刘增霞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3期
关键词:观光农业经济带旅游

刘增霞

利津县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规划建设黄河高效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土地权属复杂,整体开发难以推进。沿黄一线涉及北宋镇、凤凰城街道、利津街道、盐窝镇、陈庄镇。以利津街道东关滩区为例,在长11100m,面积0.96万亩的河滩内,分属18个行政村,人均占有量仅0.8—1.2亩,且因村民收入来源和生活水平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致使村民对土地依赖程度不同,从而导致整体流转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农村土地承包普遍存在承包时限不一致、面积小等特点,容易产生流转纠纷。

(二)典型带动不明显,企业参与度不够。黄河沿线现有皓月农场、聚鑫林果、綦家嘴葡萄、临河蜜瓜果等项目,多是以村或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主体规模小、基础设施滞后,产业链条短,发展后劲不足。目前,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种植户亩均收益仅500元左右。专业合作组织虽发展较快,但多停留在统一购买农资、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层面,整合度不够,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企业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意愿不强,缺乏大的龙头企业支撑。

(三)旅游功能不配套,文化挖掘不充分。目前,沿黄涉旅项目仅停留在果蔬采摘、农家乐餐饮等初级层面上,休闲游乐内容不够丰富,不能满足游客“游、学、娱、体”等多层次需求。对东津渡遗址、凤凰城、铁门关、移民文化、农耕文化缺乏必要的挖掘整理,导致旅游项目区“缺看头、缺玩头”,留不住游客。

(四)政策机制不完善,扶持力度不够。部门、行业间沟通交流不足,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政策无法统筹整合使用,形不成发展合力。尚未建立鼓励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激励和考核奖惩机制,社会发展氛围不够浓厚,镇村发展积极性不高,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不是一家一户的事,离不开政府组织推进和社会的广泛参与。

二、对策建议

(一)抓好“一个前提”。实施土地流转是推动黄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的前提,必须在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政府、企业、村集体和村民利益,按照“先试先行、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以利津街道东关滩区为试点,先期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工作。一是以村集体为单位,加紧实施农用地勘界和确权登记工作,明确土地权属。二是立足村民生产生活实际,以村为单位按照“自愿流转、继续耕种”进行全面摸底调研,估算自留地、机动地、承包地“三类土地”面积。三是整合国土、旅游、扶贫等各类资金,结合黄河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规划和“三类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制定黄河滩区土地整理规划,完善沟、渠、路、电、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四是加快完善政策体系,以县为单位搭建土地集中流转平台,通过完善产权信息收集、发布、价格评估、合同鉴定等功能,系统优化土地流转交易服务,防范各类交易风险。

(二)打好“两张牌”。面对滨城区、垦利区、东营区推进沿黄农业旅游开发的形势,无论是投入力度,还是市场基础,利津黄河生态经济带都处于劣势。当前,惟有坚持创新创意,做出特色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一是打好文化牌。充分发挥文化精神属性和产业属性,围绕打造“龙水凤城、文化利津”文化品牌,集中全力打造文庙、关帝庙、龙王庙、东津书院等标志性景观,稳步推进凤凰城、铁门关等黄河口名片的恢复重建工作,加紧发展文化旅游商品、主题文化民宿、特色旅游活动等产品,提升文化旅游产出。二是打好教育牌。区别周边县区大景观、大空间、大旅游特色,深入整合文体、教育、科技、农业等资源,瞄准县城及周边县区幼儿教育市场,打造一批以农事体验、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为主的“小特美”旅游区,刺激旅游消费,提升产业效益,提振发展信心。

(三)强化“四项措施”。打破区域和产业发展界限,坚持以“一切+旅游”发展理念,推动农业、水利、畜牧、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强化政府主导。继续加大对凤凰城滨河休闲旅游区投资力度,依托毕庄、东村、崔家庄等村发展精品民宿,沿途打造樱花大道、河滩露营等项目。同时,超前搞好与凤凰古城开发的有效对接,实现“有看头、有玩头、有说头”。二是强化社会参与。整合各类资金,支持北宋佟家、五庄西瓜、皓月秋葵、十南莲花、临河蜜甜瓜等特色种植园区建设,参照台湾乡村旅游模式发展科普教育、工艺品加工、精品民宿等旅游项目,提升产业效益。三是强化企业参与。按照“政府配套基础设施、企业投资建设运营”,“合作共建、联建联营”的思路,招引大的旅游投资商建设大项目。鼓励引导县内龙头企业转型投资旅游,新建一批观光农业园区或原料种植基地,探索总结高效生态农业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经验和运作模式。近期建议依托利华益集团现有人员及资本优势,自建四季果蔬采摘直供基地,打造集有机蔬菜种植、特色瓜果采摘及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事科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远期引导利津二幼、旅行社投资实施兒童科普、游乐及实践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旅游+”示范区。四是强化市场宣传。运用市场化手段,重点做好“三月三”“贺年会”“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做大做强乡村旅游节庆品牌,迅速聚集人气、提升形象和效益。

(四)筑牢“四项保障”。利津黄河生态经济带开发涉及多部门、多产业联动,必须坚持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形成强有力的政策、要素保障体系。一是组织领导方面:充分发挥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督促沿黄各乡镇(街道)设立专门机构,统筹负责规划编制、项目建设、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等工作,并为今后乡村旅游建设重要环节把关定向。二是资金支持方面:在继续加大沿黄产业发展资金规模和投入力度的同时,搞好资金统筹使用,引导上级政策性资金向沿黄产业建设倾斜,通过项目投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对沿黄滩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宣传推介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三是政策支持方面:按照“全民共建、全业共融”的发展目标,围绕招商引资、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支持一大早乳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向上游产业链条延伸,培育打造一批规模化、规范化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四是项目支持方面:坚持以效益为先导,以市场为根本,聘请高水平规划设计公司加紧编报一批招商引资项目,逐一制定优惠政策,走出去对招商引资,提升发展内动力。

猜你喜欢

观光农业经济带旅游
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进措施
金融支持县域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
旅游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经济数据排行榜
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靠城市群带动
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