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发展受洋务运动影响探究

2020-10-21张凝

青年生活 2020年26期
关键词: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社会发展

张凝

摘要: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发生的一场改良性运动,其目标是“自强”与“求富”,中体西用的思想贯穿着整个运动的始终。在洋务运动期间,我国的军事、教育、经济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大幕。虽然这场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失败的教训也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本文通过简述洋务运动的过程,并对比运动前后中国的社会状况,以探究其对近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

世界上任何一场革新运动的发生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洋务运动亦如是。当时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现实使得洋务运动以追求“自强”和“求富”为自身己任。鸦片战争中英国强行轰开了中国封锁了几百年的大门,一时间曾经的天朝上国沦为板上鱼肉,社会危机达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在这种形势下,统治阶层希望通过洋务运动来壮大自身,保国家不失。

一、洋务运动前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洋务运动前的中国社会虽然已经被迫和世界接轨,但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国与封建王朝时期的中国并无二致,突出表现在军事上没有长足发展,经济上固守传统,十分落后,思想教育上更为僵化。此外,国家还要交纳各种赔款、应付国内的农民战争等,人们的生活比之以前更加艰难。

(一)军事方面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十分明显,尤其是在武器装备层面。当时清军使用的火器仍为明朝时引进的“佛郎机”、“红衣大炮”等,而同时期的英军则装备了更为先进的两种军用枪械——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的前装滑膛击发枪,不仅如此,英军枪炮的质量也远高出清军。此外,双方海军的差距更为悬殊,如福建水师拥有舰船242艘,但能用的仅为118艘,且军舰的质量、火力、人员数量均比不上英军。而当时的英国仅皇家舰队就拥有军舰16艘,运输舰28艘,武装汽船4艘,装备有大炮540门,舰队总人数12万,实力远超中国[1]。双方对比悬殊的军事实力就决定了清军的失败是必然的。

(二)经济方面

洋务运动前的中国经济缺乏革新,仍保持着封建时期的模式,这突出体现在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上。农业经济上,清朝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制国家,在农业上奉行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农业的耕作技术长期得不到革新,生产经营的模式也日益落后,已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而在商品经济上,由于清王朝仍固守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商业无法获得充分的发展,新的经济体系也无从生存。其时,西方列强还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挤占了中国的国内市场。19世纪70年代之后,我国对外出口的货物受到了日本、越南等国家的挤占,市场占有率不断降低,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国内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重[2]

(三)教育方面

清朝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直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这一点在教育制度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在清朝,封建专制达到了顶峰,政治上的高压极大地遏制了思想文化上的活跃,使得清朝的教育弊病百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需要指出的便是教育内容的极度陈旧与腐朽。当时全国的知识分子穷毕生之力学习的都是封建教条与四书五经,而这些内容早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其次,但是扭曲的教育环境对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造成了严重的摧残。科考作为他们获取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的唯一来源,几乎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条命,但绝大部分学子却是奋斗一生也难以成就功名,最终老死科场。这对其精神世界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可见,当时清朝的教育模式已既不能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又达不到稳定社会的目的,于国家发展毫无裨益。

二、洋务运动的开展

(一)背景

洋务运动开展的背景相对复杂,需要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来研究。从国内来看,当时的清政府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打击[3],中国这个农业文明体系下的传统国家在面对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新兴国家时显得不堪一击,不但在军事上落后于人,在经济贸易上,传统小农经济下生产的手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也远不如工业文明下大机器生产的商品,加之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代表的各路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国内的统治危机空前严重。

从国外来看,西方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掀起了殖民战争的热潮,比如英国,在当时是闻名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在全球范围内到处抢占殖民地,清朝成了它在印度之后殖民扩张的新一轮目标[4]。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特权与利益,这反过来又助长了其侵略中国的欲望。与此同时,北方的沙俄,西方的法国、美国等也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中国的外部安全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

(二)具体措施

洋务运动自开办以来,经歷了两个时期的发展,第一个是前期的“自强”,这一时期主要兴办军工企业,第二个是后期的“求富”,大量兴办民用企业。总体上说,洋务运动对当时社会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改良式发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所面临的困境找到了一条出路。

1、军事方面

洋务运动时期对军事进行了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裁汰绿营,编练新军,二是修建兵工厂,生产枪炮等战争用品。在新军的建设上,可以分为陆军和海军两个方面。在对陆军的整顿上,其裁撤战斗力低下的军种,招募兵士组建新军,并聘请外国教练对新军加以训练。与此同时,洋务运动期间还成立了一支洋枪队,队里的士兵全部装备西方的先进武器,战斗力相当强大。在海军发展上,洋务派成立了三支海军,创办了专门培养海军士兵的福州船政学堂等,并从英国购买了新式铁甲舰武装海军队伍。同时,清政府为了解决庞大的军费开支问题,又允许洋务派成立兵工厂,专为国家新军提供武器。在一系列大力的整顿措施之下,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5]

2、经济方面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开始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的新式企业。在运动的前期,创办的多是军事工业,代表有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这些企业的产品不对外销售,而是直接分配给国内的各个部队使用[6]。另外,这一时期的新式企业采用的管理方式仍然是封建衙门式的,本质上只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官办企业,仍不能被称之为现代企业。洋务运动后期,国家资金的不足使民用企业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洋务派开始大规模创办民用企业,代表有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其生产的产品大量向市场投放。这一时期的新式民用企业在管理上多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形成了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企业。

3、教育方面

洋务运动时期建立了一大批新式学堂,为中国培养了很多新行业的专业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过程。这一时期开办的学堂主要有三种类别,一是外语性质的学堂[7,8],代表有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等,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二是军事学堂,代表有北洋水师学堂、福州船政学堂等,为清政府的新式海军提供专业的海军将士;三是技术学堂,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这类学堂培养出了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此外,洋务运动时期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发起了留学运动,选派学生留学欧美。

4、其他方面

洋務运动时期掀起的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促进了当时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国内与报刊和出版机构相关的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对西方书籍的翻译工作也迅速开展。当时翻译西方著作的中心是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译书馆,其翻译的内容经历了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过渡的过程。洋务运动期间的翻译工作打破了中西文化间的坚实壁垒,促进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9]

(三)最后的结局

洋务运动开始之初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自强”与“求富”,但是这一运动最后也没能实现它的目标。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达35年之久的洋务运动的破产。其失败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10],但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洋务派或者说统治阶级将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片面归结于物质技术层面的落后,而尚未清醒认识到清朝作为一个腐朽、衰败的有机体,其各方面都已无法自控地走向死亡,如若不从根源上进行彻底的改变,是无法实现国家崛起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尽管洋务运动有着诸多不足之处,但它毕竟突破了传统中国的社会架构,为蒙昧的中国引进了各种先进的技术、思想,对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发展的影响

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落下帷幕,但这场运动仍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推动了军事、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同时也为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革命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

(一)军事领域

在洋务运动之前,清政府所遭遇的军事上的惨败使得洋务派们将发展的重点投向了军工企业。著名洋务大臣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在运动期间大力兴办各式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使得中国在短短几年间就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能够生产出大炮、枪械、弹药、水雷、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同时,其创办了包括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等在内的一批军事学校。这些军工企业和军事学堂在清朝灭亡后仍对国家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1]。此外,洋务运动对近代军事最重要的影响便是促成了我国最早的新式海军的建立,为后来海军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的洋务派总共建立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军,并为他们配备了新式的铁甲舰等。其中北洋舰队更是清朝海军主力,拥有20多艘舰艇,战斗力强大,在世界海军史上也占有着重要地位。

(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

洋务运动打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大门,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洋务运动后期的“求富”阶段,在政府的主持下创办了一大批民用企业,这些企业大都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管理形式,虽然仍有封建因素的残余,但就其性质而言,基本上已经变成了以利润、市场、价值规律为导向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12]。同时,由于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企业大都取得了高额利润,因而又吸引了一大批地主、官僚、商人等投身于新式工业,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虽然这些企业大部分存在着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等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对资本主义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教育领域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们在教育领域实行了许多新措施,如大力兴办新式教育,建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13]。新学的创办与发展推动了封建科举制的消亡,最终使清政府在1905年时彻底废除了科举制。各种西方著作、刊物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则推动了中国文化在思想层面上的解放,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各式新式学堂的建立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新式人才,这些人最后任职在外交、军事、工业等各个重要领域上,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与国家发展强大的中坚力量。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这种影响还扩展到了多种领域。

结语

洋务运动期间,许多新的社会因素在国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虽然这场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它为当时落后腐朽的中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把西方先进的思想、技术等引进了国内,让它们有了在我国扎根发芽的机会。之后几十年间中国社会风云变动,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些都与洋务运动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洋务运动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件事。

参考文献:

[1]董志斌.关于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研究综述[J].西部学刊,2019(24):135-137.

[2]张强.李鸿章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黄爱军,任国平.试论“洋务运动”与近代自强[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1):63-67.

[4]温泉.洋务运动时期游记中的世界观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9):17-19.

[5]杨芷萱.晚清洋务运动中张之洞、左宗棠的“富国强兵”之策[J].文教资料,2018(18):87-88.

[6]吴跃农.洋务运动及金陵制造局与南京近代工业化[J].江苏地方志,2019(5):57-62.

[7]朱神海,王雪梅.洋务运动时期的外语教学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9(1):80-84.

[8]马菲菲,税沙沙.洋务运动时期官派留美学生发展及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10):134-137.

[9]刘芷玥.简论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J].汉字文化,2018(18):98-100.

[10]王亚明.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再审视——基于文化和制度的多维空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2(1):94-100.

[11]刘鸿亮,陈世杰.洋务运动时期江南制造总局对中国船炮技术提升的影响[J].国家航海,2019(1):96-118.

[12]闫洁.关于洋务运动成败的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0(8):185-187.

[13]江家发,丁婉婉.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萌芽--洋务运动时期的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23):92-96.

猜你喜欢

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社会发展
从家国情怀角度再看李鸿章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近代中国孔子形象的变异及其原因分析
浅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西方民族概念引入近代中国源流考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