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挫折情境下心理弹性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

2020-10-21钟振

青年生活 2020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

钟振

摘要: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熟期,面对挫折和压力常常不知所措,校园生活的群居性和竞争性使得挫折情境不断凸显。由挫折引发攻击行为是大学生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情境、极度消极的挫折认识及情绪是挫折行为发生的源因素。

关键词:心理弹性;挫折情境;攻击理论

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大学生作为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遭遇挫折更为频繁。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关爱,突然脱离父母的呵护,去到外地求学,或者离开家庭,开始了宿舍的集体生活,挫折更是难以避免,遭受挫折后的挫折感也更为强烈。

但是同样遭遇挫折,大学生的挫折反应却不尽相同。有的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后,会感到惊慌失措,无所适从,从而引发出急躁易怒等负性情绪,甚至进而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产生攻击性行为。如2004年2月,云南大学大四学生马加爵将四名同班同学杀害,其主要原因就是和同学之间的相处问题,也就是在人际交往方面遭遇了挫折;2006年2月28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四的男生跳楼自杀,其原因是英语四级未过,也就是在学习方面遭遇了挫折。这种大学生因为挫折而产生攻击性,给自己、他人造成伤害的例子还有很多,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与上述例子相反,有的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后却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的面对挫折,将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转换为奋发图强,积极上进的动力,知耻而后勇,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都可以时常见到。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差异与个体本身的特質有关,认为高心理弹性的个体能更好地应对挫折,并从挫折中获得成长,而低心理弹性的个体则容易在挫折情境下形成非适应性行为,攻击就是一种最常见的非适应性挫折反应。

一、心理弹性的界定

心理弹性,国内也有学者翻译为“心理初性”或“复原力”。Block在1950年首次提出自我心理弹性的概念,但对于心理弹性在科学研究意义上的概念界定,至今尚未统一。心理弹性的概念是在压力应对或危机应对的研究中逐步发展而成的。研究者发现,一些个体的能力或特质能够在压力情境与生理疾病或心理困扰之间起缓冲作用,这些特质曾经被称作不易感、抗压力、保护因子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者们釆用心理弹性一词来表达个体面临压力或挫折情境时复原的能力、结果或过程。目前国外对心理弹性的定义大致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特质论”、“结果论”和“过程论”。

“特质论”的观点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是稳定的个人心理特征,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许多学者支持心理弹性“特质论”定义,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经受困境并在困境中能够适当调适的能力。

“结果论”的观点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经历高危险情境后的积极结果,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强调心理弹性是克服逆境获得良好适应的行为结果,并且这些结果比预期的要好。

“过程论”的观点强调心理弹性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也很多,如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应激情境下仍能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心理弹性是生活应激性事件或逆境与保护性因子共同作用的动态过程。赞同这一观点的学者,对心理弹性的共识是,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生活应激性事件或挫折时,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通过应对获得良好适应的调适过程。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是稳定的个人心理特征,是个体应对各种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

二、挫折与挫折情境

挫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当我们做事情不顺利,遇到了阻挠时就会觉得受到了挫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碰钉子”。但挫折究竟是什么,如何给其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以便于各个学科来进行实验研究成为了现在的一个难题。由于各个学科出发点的不同,在对挫折的解释和描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便在心理学上,对于挫折的定义都尚未达成统一的观点。综合各类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中对于挫折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是无奈的客观情况阻碍或者干扰了个体从事的某种活动:如有急事赶路却遭遇堵车,希望在寝室安静的休息却有人吵闹等;

二是从事某种活动时受到干扰时或者遇到障碍时的个体情绪的反应:如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感到十分失望,费尽心思完成的作品被别人破坏时的愤怒等;

三是以上两种观点的折中综合,既是一种客观受阻的境况,又是一种情绪的反应。

王玉龙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挫折是个体自我一种深层的心理威胁,它是由行动受阻、目标失败的状况所导致,表现为挫折认知、挫折情绪和挫折行为等挫折反应。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观察,还是学者们的研究都可以发现挫折的产生几乎肯定会导致个体相应的反应,但由于不同的环境、社会现实和个人素质,不同个体在同一挫折的形势面前的反应是不同的:一种是消极的反应,包括焦虑,攻击,冷漠,退行,固执,投射,合理化,反向等;另一种是积极的反应,如补偿,升华等。而在这其中攻击被认为是个体在遭遇挫折后的典型反应,并因此产生了挫折-攻击理论。

三、挫折-攻击理论

当人们在追求自己预期目标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内部或外部的阻碍时,常见的反应便是清除这种阻碍,而清除阻碍中暴力毫无疑问是一种快速的方法,即对阻碍目标进行攻击性行为。在早期的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挫折攻击之间的关系在弗洛伊德时代就已经有人关注了,其中也包括弗洛伊德本人。弗洛伊德在其后期的精神分析中指出人存在两种基本的本能,一种为生本能,一种为死本能。生、死本能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存在,死的本能导致个体有从内对自我产生破坏的欲望,但由于生本能的存在,死本能的各种表现就受到由生本能产生的欲望的制约和阻碍,这时,这种死本能内在的破坏性便会转向外部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攻击。

直到1939年,多拉德等人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才算是真正将挫折和攻击之间的关系理论化。多拉德等人指出个体在受到某种挫折后将会导致某种攻击行为,并且他们认为这种攻击行为是受到挫折的一种后续行为的体现,但引起攻击行为的挫折并不是一种直接进行的行为,而是个体在挫折后产生的一种刺激,从而导致了攻击行为(一种攻击驱力),而这种可诱发的刺激会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或加速攻击行为的产生,多拉德等人还提出挫折与犯罪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挫折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而攻击行为的产生也总是以某种形式的挫折存在为先决条件的。但后来的研究者伯科威茨对挫折和攻击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挫折并不总是导致过激的行为,所以该理论已被修改。伯科威茨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受到挫折时会使产生一种情绪唤醒或者准备状态,而这种唤醒或者准备状态只有在出现了具备攻击环境时才会出现攻击行为。如果仅有唤醒或者准备状态,而没有攻击环境的出现,则个体很难出现攻击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在有的人在受到了挫折后却没有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之后的学者则在综合了前人对于攻击理论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一般攻击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过程,从而影响攻击行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攻击态度的线索,有一些行为的诱因,如挫折、挑衅、疼痛和不适,酒精或药物可能会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一般攻击模型理论也认为,挫折是引起攻击行为的重要环境因素。

ABC理论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利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提出来的,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挫折-攻击理论进行了修改,并且弥补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埃利斯认为,个人会因某些诱发事件而导致行为的不同,而这些行为的不同又与个人的认知有关。在他的理论中A是指诱发事件,B指的是某一个人对挫折的信念和理解,即个体对诱发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个体以何种行为来回应具体情况。埃利斯认为个体产生的具体行为只有有通过个人的认知解释才会发生。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通过行为实验的方法探讨不同心理弹性的大学生在挫折情境下攻击行为的特征,旨在揭示挫折攻击理论所忽略的个体性差异。

(二)研究内容

1、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在挫折情境下攻击的特点

2、挫折情境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

3、高低心理弹性大学生的攻击行为的特点;

(三)实验假设

实验相比无挫折情境,挫折情境下的被试有更多的攻击行为;高心理弹性大学生比低心理弹性被试有更少的攻击行为

(四)实验被试

使用《中国版心理弹性量表》(于晓楠等,对218名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207份,根据分数高低选取前后27%的被试为实验对象,但由于有部分被试拒绝参与实验,最后剩下得分前38名为高心理弹性水平组和得分后42名为低心理弹性水平组,其中,男生43人,女生37人,平均年龄18.8岁。

(五)实验设计

挫折情境:有、无)心理弹性:高、低)的混合实验设计。心理弹性为被试间设计,挫折情境為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罚款的数额。

(六)实验操作

被试在实验前一周完成中国版心理弹性量表和特质攻击性问卷并阅读量表最后附的情景生活事件,并要求被试扮演情境生活事件中的“主管者”,对事件中对病人态度恶劣的护士给出一个惩罚性建议(根据医院规定,像这种情况可以罚款至元人民币)。然后要求得分前后的被试前来做实验,实际参与实验的高弹38人,低弹42人。实验是用电脑程序设计的一个简单的字谜游戏,共三个字谜,若被试三次全部猜对视为成功,将得到实验者赠送的小礼物,猜字游戏的前两次必然猜对,但第三个字谜没有答案,必然失败。以一名被试的实验

指导语为例:“欢迎你来参加我们的实验!实验首先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一个红色的“+”号注视点,提醒你开始实验。接下来将会出现个字谜题目,每个题目有备选答案“F”和“J”,请你判断这个题目的答案是哪一个,全部答对的话就算任务成功,将获得额外礼物。”实验完成后,被试将再次阅读情境生活事件,并对事件中的护士给出一个惩罚性建议。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目的告知被试,以免对其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五、实验结果

由外显攻击的实验中两因素交互作用可知,在挫折情境下,高低心理弹性组和罚款等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低心理弹性组的罚款等级明显高于高心理弹性组。这说明,在挫折情境下,低心理弹性组的攻击性的提升要显著高于高心理弹性组。这表明在遭受挫折后,高心理弹性组较低心理弹性组更能理性的去应对问题。这一结果与张建东(的研究是一致的,即心理弹性高的人群,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减少挫折产生的负面效应,降低攻击性;而良好的情绪控制则可以使大学生以理性的情绪来待人接物,控制负性情绪及冲动所导致的攻击性行为。这也说明心理弹性对个体在挫折情境下的对攻击性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负性情绪的控制上。

根据心理弹性水平的主效应检验结果,高低心理弹性组的罚款等级差异边缘显著,挫折情境的主效应显著。这表明,高心理弹性组较低心理弹性组而言,在在面对不同情境(挫折或无挫折)时,有着更稳定的理性行为反应,具有更少的攻击性,这一结果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蔡颖(的观点,在面对逆境时,高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更能够灵活的运用对待问题以及管理情绪的策略,更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内外资源克服困境,减少心理困扰带来的影响。

根据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无挫折情境下,心理弹性水平的简单效应不显著,说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组在挫折前的攻击性行为差异不显著,而有挫折情境下,心理弹性水平的简单效应显著,说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组在遭遇挫折后,攻击性行为差异显著;高心理弹性组中,挫折情境的简单效应不显著,说明高心理弹性组在挫折前后的攻击性行为差异不显著,这表明高心理弹性组具有更好的心理素质,不容易被环境所左右,不会因此而产生更强的攻击性:低心理弹性组中,挫折情境的简单效应显著,说明低心理弹性组在挫折前后的攻击性行为差异显著,这表明低心理弹性组在遭遇挫折后,不能较好的处理,会因此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这也许是因为面对挫折情境时,高心理弹性的个体相比于低心理弹性的个体,觉知到逆境的水平更低,并且高心理弹性个体对挫折持乐观态度,相信其很快就会过去,而低心理弹性的个体则相反。

六、结论

心理弹性水平的不同能够影响到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后的行为反应,相比于高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而言,低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在挫折情境下更容易产生外显攻击行为;心理弹性水平与挫折情境存在交互作用。

因此心理弹性水平高的个体在遇到挫折时其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都会比较强,产生的攻击行为可能性也较小。相反,个人心理弹性水平低在遇到挫折时则容易意志消沉,甚至会产生极端行为。在心理弹性各个维度上的,高攻击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低攻击组,在遇到困难时心理弹性高的人群能以更加积极观、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由挫折造成的负面效应会较少,个体攻击性也较低。所以个体在遭遇挫折后的行为反应之所以会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基金项目: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挫折情境下心理弹性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课题编号HNTKY-KT2017-1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心理弹性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
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弹性与入学适应的关系
团体辅导对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弹性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