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让语言文字鲜活起来

2020-10-21施扬广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3期
关键词:温情语言文字创设

施扬广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情感的和谐、内心的体验。”语文教育通过语文历练过程,全面、综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语文素质,使受教育具有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素养、言语行为素质、文学审美素质。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语言方字鲜活起来,让学生在感悟中习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呢?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语言文字鲜活起来作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活文字

前言

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发学生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语文是以语言的学习掌握为主要任务的,因此语文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否则,就会使语文课缺失语文味。发展学生的语言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又是语文学科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实施中,语文课堂教学应一改过去理性分析的方式,多运用感性的实践方式,使语言文字立起来、活起来、鲜起来。

一、朗读训练,激活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对话的过程,也是言语意识苏醒、成长、激扬的过程,教师要注重通过推动对话形式促进堂皇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对对话的基本途径是朗读,通过朗读让语言文字鲜活起来。让文本意象丰富起来,让语言感受悟深刻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受体验变得充盈,语言技能得以发展。而课堂教学为了达到既定的诸多目标,尽管教师想方设法试图改观“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局面,还是难以真正调动起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了压力和负担,孩子们才会真正体验到自己是语言文字的主人: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可以通过驾驭它们而享受阅读的乐趣。惟有这样,孩子们的求知欲才能够被激发出来。其次,尽管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常常可能会不求甚解,尽管他们在每一次课外阅读之前,可能缺乏高调的功利目的----学会什么或者了解什么等等如诗歌《瀑布》的最后一节:“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反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教学时教师可先用轻缓、赞美的语气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风中瀑布缥缈、纤细的美姿,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接着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比较的形式,体会文中顿号与逗号处不同的朗读方法,学会处理朗读的声调、节奏等技巧,最后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烟、雾、尘这三个比喻一样吗?轻柔飘逸,弥漫如雾:白茫茫一片,朦朦胧胧如尘:纷纷扬扬的落下这些有什么区别?它们各是什么样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感受瀑布在风中像烟一样沸沸腾腾的“势”,像雾一样迷迷漫漫的“态”,像尘一样星星点点的“形”。如此反复,层层深入,学生自然就能读出语言文字的内蕴,诗歌语言文字也会在学生的朗读中变得鲜活起来,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激活文字

(一)问题情境,发展思维

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对疑难问题急需解决的心理状态.巧设问题情境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但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广度,使提问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的源头活水。如《亡羊补牢》一课的寓意教学,如果教完课之后提出:“你们喜欢养羊的人吗?”这一具有广阔思维空间的问题,学生的思维会在激烈的辩论中得到发展,语言能力得以增强,课文难点就容易突破,这要比单一的提问“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所收到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二)语言情境,引导体会

课文中原始的语言材料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最原始的语言情境。学生在课文语言环境中诵读体会,感悟语言文字能力的强弱是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现。因此,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文中具有可感性的内容。如在教学《古井》一课中的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在理解”温情”一词的含义时,我让学生自读体会第二自然段中乡亲们亨用井水的情景。“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家门前走过,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悠吱悠,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门前的路面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似的”及在最后自然段中“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在这地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古井多么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的情感,领悟“温情”一词的具体含义。如果在教学谨言该句时直接问学生“温情”是什么意思,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就缺乏过程,流于形式,而“温情”一词也无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鲜活起来。

(三)媒体情境,促进认知

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特点,能使学生感到“易”、“趣”、“活”,“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课文理解的深刻性,保证语言训练的效益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果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创设情境有多种方法,其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中播入一则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声像媒体,展示新疆维吾尔老乡,新奇独特的制作葡萄干的工艺,学生就会对课文有个深刻的印象,语言文字的训练也会變得形象生动起来。

总之,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对话,这就要求教师用各种办法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朗读、创设情境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感受知,联想、情感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意味和意趣,让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法过程中变得鲜活起来,实现教学法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秀芳.语文教学如何让语言文字鲜活起来[J].广西教育,2010,000(034):P.

[2]  黄君.怎样使语言文字鲜活起来[J].考试周刊,2010,000(027):49-49.

猜你喜欢

温情语言文字创设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创设未来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温情的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