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文化因素对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估的影响
——基于对中英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2020-10-21胡莲清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问卷

胡莲清

(广东培正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受到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批判性思维能力可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而并非被动地接受或盲目选择。

随着中国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相关报道提到一些西方教授评价中国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类似的研究也支持了这种观点,认为亚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普遍较弱,尤其是与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学生进行比较。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对批判性思维概念并不陌生,当教学有针对性时,他们可以表现出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这表明,如果采取了适当的措施,个人的思辨能力是可以得到提高的。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缺席”的呼声越来越高。[1]但很少有研究关注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因素,也未曾发现类似的定量研究评估这些关键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本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法结合观察法探索评估语言文化因素对中英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程度。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Fisher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套策略,有助于学生发展反思性分析和评价,包括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2]目前一致认同的定义由Facione给出:“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和推理,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解释”。[3]虽然这一定义被广泛使用,但Atkinson则认为文化是影响个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他声称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独特的西方观念,与亚洲集体主义文化不相融,并指出中国学生与“西方”学生在思辨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不善于展开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从不质疑老师。他将这一现象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学生的影响,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基于文化,强调中国文化不利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发展,[4]认为批判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方文化特有的产物。然而,Paton认为中国学生在英语学术写作中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由于学科领域知识和英语语言水平的局限,并非完全是文化驱动。[5]在Paton看来,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不仅是文化,而是相关学科知识的局限和缺乏应有的语言水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儒家文化虽然鼓励学生自我反省,独立思考,但不提倡质疑老师,质疑权威。《论语》中就有“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根据孔子的说法,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会用言语挑战老师。《论语》中另一个广为流传的学说是: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种文化可能会影响或抑制中国学生在辩论和质疑等方面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综上所述,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多维因素诸如文化、学科知识、语言、性格和认知能力等。然而,这些因素在影响批判性思维方面的程度并未阐释清楚。

一、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

在批判性思维测量工具中,WGCTA应用比较广泛,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WGCTA共有40个测试题,每8个为一个维度,考查批判性思维品质,共五个维度,即推理、假设、论证、演绎和解释。考虑到参与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整个WGCTA,这将可能会抑制他们的参与。为能使他们更快捷地完成问卷,在不影响问卷效度和信度的情况下笔者对WGCTA进行了修改,保留了原有的五个维度,但每个维度的测试题数量均减少了4个。即修改版的WGCTA一共只有20个问题。每一个正确的回答得1分,总分为20分。此外,鉴于语言因素可能影响中国学生对问卷的作答,本调查设计了内容相同的中文问卷。要求中国学生做中英两个版本的问卷,通过比较两个版本的分数来检验他们真正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观察法

笔者观察、参与并记录了研究对象——英国西英格兰大学会计专业本科生在课堂及研讨会中的表现。通过对讲座和研讨会为期五周的观察,笔者获得了关于中英学生的课堂互动、模块难度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第一手资料,为笔者提供了两个群体在推理、假设、论证、演绎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评估参考。

3.调查对象

样本是英国西英格兰大学会计专业三年级100名学本科生:50名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学生和50名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采用的问卷为WGCTA的修改版调查问卷。

4.伦理考虑

本研究获得了西英格兰大学学术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作者向所有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此次研究的目的,并告知他们的参与以自愿为原则。同时,让他们知悉所有数据都将严格保密,不会涉及任何个人隐私。研究结束后将全部数据销毁。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如表1三行分别对应用英文版问卷调查(英/英)测试的英国学生、用英文版问卷调查(中/英)测试的中国学生,用中文版问卷调查(中/中)测试的中国学生。 显然,当采用相同的英文版问卷时,中英学生之间批判性思维能力存在分数差异(59.7%对51%),这与已有研究结果(Atkinson等)相对应,即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低于英国学生。当相同内容问卷调查以中英文两种不同版本测试时,中国学生的得分存在差异(英文版为51%,中文版为54.3%),表明语言因素对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程度。

表1 三种问卷的测试结果 %

为了区分语言因素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程度,对表1中列出的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使用英文版本问卷的中英学生之间的平均差异率为15%,而中国学生在使用中文版本问卷时与英国学生的差异率为6%,语言因素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贡献为6/15,即40%。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排除语言因素后,中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距只有9%,这与Paton的研究一致,即英语语言能力的局限是中国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非纯粹的中国文化所致。这一发现也与笔者连续五周的课堂观察相一致,英国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观点,而中国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几乎保持沉默。同样的情况出现在研讨会,英国学生互相讨论,他们在整个研讨会期间积极参与并享受这一过程,尽管他们有时提出的一些观点并不太切题。与此相反,中国学生既不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从不提问,看起来有些紧张,并且在完成作业时面临挑战。在其中一个研讨会上,教师事先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分别就论文题目进行5分钟的口头或书面陈述。当第四周检查时,英国学生都从逻辑的角度阐述了这个问题,如他们为何选择了这样的主题,已参阅了哪些相关文献,希望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解决什么问题等。十名英国学生中,三名学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其余七名学生的表现也令老师满意。然而,八名中国学生中,有一半未能圆满完成任务。课后笔者访谈了这几位学生,由于英语水平的局限,他们融入课堂具有较大难度。

在参与该大学的一次教师例会时,其中一位教师分享了他与中国学生互动的经验:“如果给予中国学生用汉语表达的机会,他们的课堂表现会很好”。他说班上一名中国学生以往在课堂上都是保持沉默。然而,当该生被允许先用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翻译成英语时,发现该生非常富有表现力,能够流利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语言在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的教育体系也可能对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产生影响。在全国高考中,实行统一试卷,分数以标准答案为基础,使基础教育体系成为一种“应试教育”。初高中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记忆背诵教学内容,应付考试。在这种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善于自己判断,因此很难培养中国学生的论证和假设能力,这也许能诠释中国学生在论证和假设这两方面明显低于英国学生的原因。

三、针对性提高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即便排除了语言因素,中英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论证和假设这两方面相对薄弱。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1.教师在促进批判性思维中的作用

教师应该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维果茨基认为,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龄人合作解决问题与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换句话说,维果茨基的观点强调了教师作为高级学习者通过以苏格拉底的提问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方面的作用。 然而,目前大多数教师忽视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一方面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并掌握批判性思维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基于中英文化对比,教师应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例子作为教学引例,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和安排讨论对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应欣赏与鼓励学生的各种观点和推理,给予他们客观、合理的表扬和鼓励,尽量避免对课堂讨论和辩论话题做出一些预设的结论,以保证批判性思维课堂训练的效果。

2.建立促进批判性思维的评价体系

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定位评价体系。摒弃传统教学中标准单一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知识获取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措施可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如调查、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学生自我评估和实际操作能力来评估学生。总而言之,评估系统应包括获取基本知识的各种能力,并且最重要的是应用知识的能力、人际交往技能、沟通技能以及团队合作技能。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根据Fisher的观点,批判性思维是一套策略,有助于学生发展反思性分析和评价,包括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练习反思性写作;参加小组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使学生跳出思维定势,挑战权威和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此外,父母在促进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学习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自由的氛围,允许孩子质疑自己的权威,激励孩子独立和创造性地思考。

四、结论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对中国学生和英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比较,并采用中英文版问卷对中国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显示,在去除语言因素40%影响程度后,英国学生的整体批判性思维能力仍略高于中国学生,尽管研究显示中国学生推断等方面表现更好。研究结果揭示了语言文化因素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从而为客观评估不同语言文化群体间的批判性思维差异提供了借鉴方法。该研究结果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问卷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