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策略

2020-10-20饶喜莲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模式创新

饶喜莲

摘 要:随着文化环境的不断变迁,大众的审美形式、审美导向及审美价值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如何创新视觉思维模式,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框架,是当代艺术设计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主要以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思维模式为分析对象,简单分析模式创新的原则,并重点探讨模式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视觉思维模式;模式创新

视觉传达设计工作者若想要有效增强整体的设计质量及设计品质,必须要创新自身的视觉思维模式。与平面设计不同,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更强的抽象性及现代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近年来,随着视觉传达设计及艺术设计工作的不断发展,设计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强设计能力,丰富设计思路。

一、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原则

一是核心性原则。在开展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明确具体的设计要点以及设计主题,为整体的设计作品选择一个明确的着眼点,以加强整体设计作品的传达效果以及艺术价值。

二是控制原则。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绝对不能只基于自己的审美要求设计调整作品,还需要考虑到大众的视觉感应能力以及大众的审美标准。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策略

(一)视觉传达思维训练

只有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人员认识到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重要性,整体的工作开展才具有意义[1]。在训练自身的视觉转达思维时,设计人员可以明确具体的训练方向,以此加强整体任务的针对性,提升训练的效率。一方面,要系统化学习与专业视觉传达理论相关的知识,借此奠定夯实自身的基础,并达到温故而知新的训练效果。另一方面,设计人员需要基于当前所具备的视觉思维条件,进一步进行二次开发,借此提升视觉思维模式的高度以及完整性,具体可以遵循以下方式:

首先,设计人员可以基于自身所掌握的视觉传达设计理论,进一步地开拓创新思维。同时,为了增强思维训练的针对性以及专业性,设计人员可以划分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要点,以一种专业的角度切入,加强个人的视觉思维认知高度。

其次,设计人员可以基于社会生活的环境,立体开发自身的思维创新意识。例如,以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多种不同的色彩搭配方式,感受到的很多几何线条、曲线线条的变化情况为基础,创新视觉思维模式,可能会形成意想不到的效果[2]。

最后,设计人员可以从多层次出发,尽可能增加自身视觉思维模式的宽度。增强设计人员的视觉思维高度以及认知高度,综合性地对其实施训练以及指导,不仅能够增强设计人员作品的美化性以及艺术性,也能让设计人员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达到艺术再创造。

(二)突破思维模式框架

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并不单单在于设计人员自己思想的创新。从艺术的角度上看,思维模式的创新可以看作是艺术结构发展方向的创新,由原本的混乱发展,转化为科学发展以及具体发展。并且视觉传达设计所呈现出的作品形式也比较丰富,其自身所蕴含的价值也比较多样,可以看作是一种艺术展示作品。每一位视觉传达设计工作者所设计的作品都是专属于其自己的无价之宝。所以在工作中,视觉传达设計者需要在更新视觉传达设计方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创新及变革自身的思维框架模式,找到全新的发展方式及发展途径。

具体来说,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框架,视觉传达设计工作者可开展以下工作:第一,为了让自己所设计出的作品能够呈现出更多的价值,在更多的维度上进一步创新,设计工作者可以适当融入一些语言表达类的艺术形式,如夸张、比喻等。此外,也可以应用心理学上的一些错觉艺术以及错觉理论。在这一基础上,所构建出的设计作品很大程度上可以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的艺术价值。设计人员也可以进一步加深、综合一些文化因素或者是民族因素,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结构进行完善性安排。第二,在培养个人的视觉传达思维模式时,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应站在专业性的角度上,找好切入点,尽量提升培养模式的完整性,将视觉传达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完全体现出来。在抓住视觉传达的核心价值后,设计人员可以结合设计环节、创作环节、补充环节等,将其进一步融合以及关联,打造完整的思维模式体系。第三,视觉传达设计者所服务的对象通常是自己的客户,其所设计出的作品应该满足客户的审美需求。因此,在创新思维模式的过程中,设计工作者也应该多与受众群体交流,通过情感互动、语言沟通来了解受众的想法,进一步安排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法,为自己的思维创新找到一个合理方向及渠道。

总之,在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以针对性地确定以及定位自己的思维模式框架为前提,进一步融合其中的认知要素,有序地重新打造、重新探究思维模式框架[3]。

(三)增强视觉联想能力

通常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以及繁琐性。为了保证整体工作的顺利推进,有效增强设计人员的思维创新性,设计人员需要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构建完整的视觉思维模式创新计划。一方面,设计人员需要站在主观视觉感受的角度上,尽可能增强自己的联想意识,奠定自己视觉联想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设计人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视觉思维判断能力,借此让自己能够在繁琐复杂的联想因素中,找到最有价值的一个因素。在培养自身视觉联想能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在于采取合适的思维模式探究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在开展平面规划以及设计探究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以整个设计的主题为基础,合理规划并剖析其内部所包含的各项要素。除此之外,设计人员需要基于具体的工作条件,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内容,并对其进行针对性讨论。其次,设计人员需要站在专业的设计角度上,逐一分析评估视觉传达设计的色彩方式、结构排布方式以及规划方式,同时需要站在客户以及普通群众的角度上,欣赏自己的作品并讨论其所包含的价值,加强作品美观性、协调性。最后,要想培养个人视觉联想能力,设计人员需要注重设计因素在整个工作中所形成的影响价值,逐一优化设计因素的分析方式、对比方式、调控方式,加强视觉设计效果的完整性及创新性。

总之,在创新视觉思维模式期间,加强个人的视觉联想能力,有助于设计人员区分自己与受众群体在视觉设计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也能够帮助其协调两者的审美标准。同时,在创新探索的过程中,设计工作者需要充分掌握所涉及的影响条件及对比条件,以此为基础,找到视觉传达思维模式的创新趋向。此外,在模式创新中,设计人员也不能忽视对色彩语言、文字语言以及审美语言等语言特征的把控。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設计人员在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为切入点创新视觉思维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在探索视觉传达设计技术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的信息程序,对视觉传达设计形成更加全面的掌握以及了解。另一方面,在创新视觉传达设计途径以及视觉思维模式时,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虚拟化的平台为载体,找到新的思维设计思路,借此更有效地明确创作要素的定位[4]。具体来说,设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手段探究及创新思维模式:

首先,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之前,设计人员通常需要亲自到达现场,测量并掌握相关数据,以此作为设计的基础信息,加强视觉要点设计的自动化。其次,设计人员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网络平台,将其与自己的基本设计思路、设计内容进行整合,促使多方达到融合,加强视觉传达要素的统筹性及规划性。并且,在现代化技术的辅助下,视觉传达设计人员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设计要素。

总之,在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中,创新视觉思维模式是设计工作者加强设计工作艺术性及创新性的重要突破口。具体工作中,设计工作者可以结合自己当前的管理工作统筹规划,进行思维创新,也可以整合视觉艺术与现代产业艺术,在两者相互关联的前提下,落实思维创新。

综上所述,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以及视觉思维模式的结构是当代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要落实的一项任务。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如何创新视觉思维模式,提出了开展视觉传达思维的训练、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框架、增强视觉联想的能力、大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四点创新策略。据此有针对性地创新视觉思维模式,能够帮助视觉传达设计工作者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厉笑余,厉群.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14):153-154.

[2]陈圆.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1):158-159.

[3]梁舒婷.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51-252.

[4]白潇杨.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J].艺术科技,2019(9):175-176.

作者单位:

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设计模式创新
新媒体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及其发展研究
新媒体设计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校教学思考
数字化境遇中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探索
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