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物理治疗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研究

2020-10-19王琳琳祁娟娟田会丽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

王琳琳 祁娟娟 田会丽

【摘 要】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物理治疗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8例长期卧床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物理治疗干预可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且治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长期卧床;物理治疗;低分子肝素钙;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静脉血液凝滞于下肢深静脉血管中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生于产后、外伤、昏迷、盆腔术后或长期卧床患者中[1]。该病可引起下肢水肿、皮炎、色素沉着、继发性静脉曲张及下肢瘀滞性溃疡,不仅影响患者运动功能,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肺栓塞,危及生命[2]。本文研究了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物理治疗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8例长期卧床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32~67(40.52±5.61)岁。病理类型:脑卒中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2例,严重外伤12例。联合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35~62(38.67±5.09)岁。病理类型:脑卒中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5例,严重外伤11例。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类型、卧床时间、年龄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⑴VTE风险评估分≥5分;⑵卧床时间≥1年;⑶无低分子肝素禁忌症者;⑷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⑴合并精神障碍者;⑵合并代谢异常或免疫功能障碍者;⑶合并合并心血管疾病;⑷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不能耐受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干预。每日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在床上开展屈伸四肢,活动关节训练,被动按摩四肢,间隔1~2h翻身。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作有效咳嗽。被动作抬高腿部训练,抬高角度<30°。上午下午各实施1次,每次训练时间60min,训练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或关节。同时可配合实施针灸、穴位贴敷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联合组在对照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厂家: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90;规格:1.0ml:5000A*a单位*20支)治疗。皮下注射,在腹壁前外侧,左右交替。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皮肤皱褶,针头垂直注射。手术前12小时,手术后12小时,术后第3天,每次用0.3ml,术后第4天起每天一次0.4ml,或遵医嘱。连续治疗4~10d。

1.3 评价指标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双侧下肢实施监测,了解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不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联合组出现血小板下降、出血、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長期卧床患者由于其活动量少,血液流动速度较慢,动静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瘀滞,加大了静脉回流的堵塞风险,引发静脉血栓。该病具有起病急、症状表现明显、预后效果差等特点,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压痛、浅静脉曲张等,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引发残疾,严重则可能因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常用药物疗法、抗凝疗法、溶栓治疗等手段改善[3]。对于静脉血栓的治疗,临床常用药物为氯吡格雷,但该药用药患者易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对机体损伤较大[5]。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分子含量较低的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该药具有更强的抗凝性和药物活性,可疏通堵塞静脉,畅通静脉通路。物理治疗通过对患者四肢及关节开展被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四肢血液循环状态,加速血液流通,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联合组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物理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物理治疗可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状态,加速下肢血液流动,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别,说明物理治疗与低分子肝素均不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刺激血液流动,加大下肢血液流通量达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目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证明了两种治疗手段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物理治疗干预可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且治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陶永清. 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5):18751-18752.

广清青.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9):144-145.

蒋际钊,赵奎,范海平,等.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09):1727-1733.

汤晓燕,刘晓燕. 腹部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9):135.

猜你喜欢

低分子肝素钙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对减少心内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观察注射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栓塞易栓因素患者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血栓的临床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益气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烧伤植皮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