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加一帮扶式英语备课模式

2020-10-19陈庆林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备课课程资源

陈庆林

摘要:本论文以一堂学区公开课为例,从浓缩备课人员、明确责任分工、改变备课讨论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克服传统集体备课的拼凑教案、个人独裁、备课模式雷同的弊端。

关键词:备课;帮扶式备课;集体备课;课程资源

笔者在学区公开课上展示了一堂英语复习课。课题是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for vacation?和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笔者采纳了一种新形势的备课模式,克服了传统集体备课的弊端,成功地收获了一堂获得好评的公开课。

一、集体备课的不足之处

时下,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集体备课倍受青睐。“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已成为构建学习型学校组织的重要内容。集体备课,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集体备课模式存在一些不能忽略的弊端:

1.拼凑教案不代表完整

备课组为了应付检查,组长将新教材的各章节或者是一堂公开课的关键部分,平均分给同年级的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

2.奉行个人独裁或好人主义

很多时候,集体备课活动变成了教研组长的独角戏。集体备课的教研组长大多是该校的主要行政领导或者优秀骨干教师,这些教师在普通教师群体中往往具有较高的威信。在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中,当这些教研组长的独裁地位得到彰显的时候,其他教师大多“出工不出力”。教研组长“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

有的时候,组内教师害怕得罪他人,奉行好人主义,只捡好言好语,不能立足于客观实际,探讨备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勇于提出更改建议。不少教师产生了“旁观者效应”,预先等待别人先评课议课,自己保持跟群跟风的心态,人云亦云,致使备课讨论无关痛痒,无法深入,缺乏有效性。3.产生出雷同的“模式备课”

带着备课方案深入教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堂课拥有一样的导入,一样的提示,一样的讨论,一样的引导,一样的展开,一样的结束语。听课教师往往纳闷,为何英语课堂如出一辙呢?究其原因,这是将集体备课后的方案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堂,照本宣科。难道集体备课就得机械照搬,如出一辙,不能“越雷池”半步,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吗?

二、一加一帮扶式英语备课模式

一加一帮扶式英语备课脱胎于传统的集体备课模式,但是在备课参与人员、备课责任分工、备课研讨方式等方面做了调整和提升。

1.浓缩备课人员

传统集体备课耗时耗力耗人数,并且无法随时随地,随叫随到。鉴于此种弊端,笔者邀请了本校的教研组长担任笔者的备课导师。该教研组长资历丰富,荣誉载身,执教大方,评教完整,慧眼独具。由于只有两位参与者,在研讨时间的安排上弹性随意。如果时间充足,就可以反复深入讨论;如果时间不足,可以挑选重点难点,言简意赅:不方便见面时,还可以在电话里沟通讨论。

2.明确责任分工

一加一帮扶式英语备课模式只有两位参与者,一位是执教者和教案设计者,另一位是备课导师,负责检查和统筹本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创意、教学效果、修改意见等。因为责任明确清晰,备课导师也会树立主人翁意识,将执教老师的荣誉和个人荣誉融合在一起;因为全程跟踪,全面了解,备课导师会避免老好人心态,不敷衍了事,不空谈理论,不卖弄垄断,不隔靴搔痒。取而代之的,备课导师会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教学技巧,呈现自己独特的教学视野,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观点。经过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讨论,最后比较、切磋、完善,执教者会确定出最佳方案。基于这种备课模式,执教者带着生涩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3.改变备课讨论方式

传统集体备课信息交流大多数是单向的,执教者基本处于被动的状态。话语权掌握在骨干教师或者荣誉满贯的教师手中,有时候他们的建议比较武断、片面、缺乏创意,但是执教者碍于情面只能妥协。有时候意见过多,你一句他一言,意见不够集中统一,执教者经常会迷糊纠结,对于备课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在笔者本次公开课备课活动中,笔者采取说课形式,备课导师采取随时记录笔记的形式。备课中,双方都允许彼此有不同的看法,双方在备课中都加入了自己的思考、个性化的加工,最终凝结成双人的智慧结晶,从而完善教与学的过程。

三、结论

年轻教师好学,老教师乐教。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都是先听完“师傅”的指导意见再上课。教学相长,老教师在指导年轻教师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升,何乐而不为呢?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的思想。一加一帮扶式英语备课模式来源于一线教师的真实教学研究,是一线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互帮互助的结果。笔者希望在今后的不断实践中可以完善这种备课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標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瑾瑜,赵文钊.“集体备课”:内涵、问题与变革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73-79.

[3]尚昱彤.初中教师备课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4]李国华.对集体备课的理性审视与深层追问[J].中国教育学刊,2005,09:53-55.

[5]王亦群.初中备课制度与策略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6]孙岩.教师集体备课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备课课程资源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