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2020-10-13王彧浓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毕加索艺术家思想

摘 要:毕加索绘画是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奔涌起的浪花。他创建了立体派,但并不止步于此。毕加索勇往直前,不断创新,探究和寻找绘画的意义。

关键词:毕加索;立体派;思想;艺术家;多变

毕加索,这位伟大艺术家终其一生留给世界3万多件作品,囊括油画、版画、素描、雕塑。逾万件杰作,贯穿毕加索光芒万丈的艺术人生,见证他风格多变的创作历程,构建起他宽广、宏大的艺术版图。在这片辽阔的绘画地图上,他一杆笔,纵横捭阖。即使再支离破碎的创作意图和变幻莫测的创作品格,美术界依旧可以从中捕捉到毕加索的心灵轨迹和创作动机,找到与那个时代遥相呼应之处。毕加索天马行空的绘画灵感,也同样可以与这个世界深度连接,而后找到线索,使其奇妙点子和潇洒招式,继而变得有迹可循。他的绘画有着波云诡谲的想象力和恣肆飞扬的生命力,摧毁和粉碎古老的秩序与传统,创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新世界,启示人类思索艺术的意义。艺术本来没有意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由人类赋予的一个又一个主观概念,由艺术家创造出意义和价值、信念与美感。毕加索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不断去发现和创造绘画的意义。当他把一种画法领悟透彻了,又开始寻找下一种画法,不断追求、变化、创造。用他擅长的绘画,描绘他的思考和精神,输出他的情感与价值,那是他重新谛视这个世界后的簇新视角。这就注定了毕加索是绘画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执行者,最终凭借他非凡的创造力,成为享誉世界的一代大师。

毕加索说过:“画家将他眼中所见打碎。同时赋予它另一种生命。他必须透过其他人眼中的现实世界看到他的真实。”毕加索提到的“现实世界的真实”,到底是什么样子?可能只有从他的作品中才能找到答案。

毕加索少年英才,天分极高,15岁就达到大师水平。这绝非吹捧,《老渔夫》《艺术家的母亲》《最初的圣餐》《侍者男孩》,是他13岁到15岁期间创作的。对画面的精准掌控和大师一般风轻云淡间就能夺人心魄的表现力,业已成熟。直到《科学与慈善》一画在全国美展上大获好评,继而又在全省美展上获金像奖,彼时的毕加索也才16岁。青少年就做到了前辈大师穷尽一生的成就,接下来的日子,难道让青春期的毕加索止步不前吗?绝无可能。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的马拉加。那里的阳光四季绽放,热情似火,明媚异常,充满橙黄、翠绿、鲜红、金黄的色调,色彩缤纷。明亮的阳光和浓烈的色调,滋养着毕加索,使他健康乐观、酷爱运动、阳刚气十足。

20岁之前的毕加索一直生活在故乡西班牙,尽管其画艺日臻精熟,但仍表现为一个老实的、绘画规则规矩的参与者。而真正问鼎开宗立派大师行列,还需把自己蜕变成规则规矩的制定者。这几乎是界定大师的唯一标准:立规矩,而不被别人制定的规则所限制。不过这要有个积累。毕加索画风的“七十二变”即将拉开帷幕。18至19岁,毕加索还有过一个短暂过渡,他吸收了当时最流行的印象派的所有精华,创作了不少印象派风格的作品,而這即是他对临摹、效仿和学习说再见的时候了。学艺阶段彻底终结,进阶阶段开始了,自我创造才是毕加索要追求的人生意义。开启自我创造的初年,他才20岁,风华正茂。真正属于毕加索的画风出现,蓝色时期是这一阶段的标签。他离开故乡,来到巴黎,初尝生命的残酷,各种缘由促使他度过了一段忧伤阴郁的日子,绘画见证了这段岁月。蓝色时期的画以蓝和蓝绿色调为主,绘画内容多是采撷受过创伤的社会边缘人悲苦的生活片断。画面人物明显带有画家的悲悯情感,人物形象挣扎、困顿。此外,这段时期的画明显有画家拉长、变形人物比例的痕迹,并且在技巧上做减法,这种有意为之的手段,更显得角色形销骨立、情感深沉。但因为拉长的效果,人物的表现力翻倍增强,毕加索一生都深谙此道,特别清楚自己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总会在技法上妥善配合而达到他预期的目的。《弹吉他的失明老人》《母与子》等,是该阶段代表作。若以为毕加索会一直蓝色忧伤下去那就错了,他恋爱了,画风为之一变,玫瑰色的心情跃然纸上。毕加索走到了粉红色时期。这阶段的画注满初恋的甜蜜滋味,春天般的生机抵挡不住。大师的爱情萌芽了。

可以说,毕加索每一回绘画风格的演变,都会伴随他呼啸而来的一场爱情。这次他的初恋情人费尔南多,带给他自由随心和浪迹天涯的飘泊感,这也是一种生存的意义。该时期毕加索的绘画表现的是游离于主流价值之外的戏谑感,游戏人间,带着野性的浪漫。技术层面,毕加索一以贯之做减法,人物变形或拉长,还有便是他想强调的重点总会特别突出,使画面带有夺目的表现力量。《拿烟斗的男孩》和《斯坦因画像》,是粉红色时期的精品。那个时代的各个领域有着风谲云诡的突破。科学上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思想上尼采振臂高呼上帝已死、重估一切价值,弗洛伊德提出梦的解析;音乐上勋伯格创建十二音体系……毕加索在大时代洪流裹挟中,早已悸动难安,从灵魂深处涌动着渴望,要表达他对挑战极限的热切。对绘画观念的置换和重组,建立新规则,让他热血沸腾。他要改变的是绘画的意义。《亚威农少女》就是他代表美术界争取到的话语权。这一幅画支离破碎,但逾越视觉表象,理解艺术家内在思想才能收获真知。该画在创意、内容、构图、色彩、质感上,无一不是花费过大心思。人物被破坏、切割、分解、重组得井然有序,每方几何块面既有连续性又有分离感,透彻的单一晶体组成完整的新景象,背后的思想含量则来自于塞尚绘画和非洲原始雕刻。立体派从此一鸣惊人。毕加索貌似胡乱画,实则他继承了前人所有的精华与智慧并开启下一个崭新时代,影响世界。至此,毕加索进入绘画创作的升华阶段。

在立体派这方水域,毕加索也翻滚出无数浪花。他探索出解析立体主义、拼贴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代表作有《卡思维勒像》《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埃斯塔克的房子》等。伴随毕加索丰富新颖的艺术创意,背后则是他一片混乱的感情生活。离开初恋,他与艾娃情投意合。可惜佳人命薄,过早离世。毕加索短暂颓废后又遇到他另一位亲密爱人,即他的首任妻子,俄罗斯美女欧嘉。欧嘉是典雅的贵族小姐,借其灵魂,毕加索也过上了形式大于内容的礼仪规范生活。这一阶段的作品,他回归传统,古典主义风格是他的重心,作品有《坐在安乐椅上的欧嘉》等。即便是古典主义,大师也不会忘记打上自我创造的标签。毕加索把古典主义翻新变形为新古典主义。这阶段的画作充满旺盛、蓬勃的感召力,人物健壮、硕大如屹立不倒的雕塑,女性体态如山峦,生机盎然,代表画作有《海滩上奔跑的两个女人》等。这阶段,他还尝试过用点彩技法描绘人物,如《着披风的女人》等。

后来毕加索对千篇一律的生活的忍耐已到尽头,此时他遇到了花季少女玛丽,伴随这场激情之爱,毕加索穿越青春少女温驯的灵魂和肉体,看到了世界的温存。他的画变得静谧、神秘、温柔,线条如流动的溪流,柔情似水。他走向了超现实主义并重新拾起他的立体派,画中形象呈现各种隐喻。以这个情人玛丽为模特,毕加索创作了大量绘画。《海滩上的两个人》描绘了两个紧密缠绕的形象,不过大师设计得好,用块状体积含蓄表达。

温柔虽好,毕加索追求探险的心不曾枯萎。预示着他攀登下一座艺术高峰之作,是大名鼎鼎的《格尔尼卡》。该画表达出画家对政治正义和人类苦难的关心与悲愤。陪伴此画诞生的是另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女主是朵拉,一位极有才华的摄影师。这位才女关心政治并颇有血性。她的到来给画家刮来一阵强劲的风,毕加索画风剧变,温柔变得狂野、清淡转为浓烈。两位有才华的人到一起,思想发生激烈碰撞。朵拉比玛丽多了思想,少了顺从。她没少表达自己的极端情绪,以她为模特的《哭泣的女人》,是毕加索的著名作品。女人在爱情中走向绝望,读此画便知其意。毕加索吸取朵拉的才华、智慧和思想,使他的绘画冲向另一座巅峰。他这段时期的作品充满丰沛想象力,设计感难以企及。

之后,冰雪聪明的弗朗索斯来到他身边。拥有芳草般的清新爱情,毕加索开始一段雏菊般的田园风格创作。画面是那么饱满恬静,就算被立體切割,依旧圆润祥和。毕加索曾画29张和平鸽与弗朗索斯面孔融合之作,无尽想象力,美轮美奂。弗朗索斯拥有独立人格,活得通透明媚,是唯一主动离开他的女人。不久,毕加索的身边又赶来下一个痴情女子,第二任妻子雅克琳。一生喜新厌旧的毕加索,开始了两种极端风格创作。一面是和平极简,一面是狂躁复杂。在毕加索眼中,大巧若拙才是美的至高境界。他崇尚自然纯朴。对原始生命的信仰,又使他看待客观世界坦率而狂野,悸动和纷乱。

是爱情成就毕加索艺术境界吗?或许。如他言:“必须透过其他人眼中的现实世界。”准确说,就是穿越年轻美好而充满灵性的女人灵魂来观察世界。他是艺术家,需要火花,当一个女人带给他清新灵感,注定让之前的女人心碎。一场恋爱,一个女人,一次探险,掌握她的审美观,继而找到生活的意义。毕竟天才能量澎湃,而毕加索拥有嗜血的能量。毕加索的女人和他的绘画同一宿命。他要翻山,翻过这座,还要翻过下座,无穷无尽,直到走向生命的枯竭。在不断翻山越岭中,他才能找到绘画的下一场意义。这就是毕加索艺术的伟大之处,从20岁开创蓝色时期始,他就不再单纯在技术层面磨功夫了。毕加索要取悦思想和精神,挑战极限与生死。他的绘画精神,如公牛般奔撞,没被卡死在西方美术史灿若银河的前任大师构建的壁垒上,而是给绘画规则之外注入新鲜血液,强势挥洒自己的价值主张和自由思想。他像奔涌的浪潮,一波接一波,不断缔造绘画的意义。这便是毕加索对艺术的贡献,也是让人们仰慕的真相。艺术和生命一样,本没有意义,是由伟大的人类创造出了非凡的意义。

作者简介:

王彧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毕加索艺术家思想
毕加索的厨娘
毕加索:像孩子那样画画
看不懂没关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一夜成名”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