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检查脾异位1例

2020-10-12刘荣升张一新古丽扎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脾脏异位休克

刘荣升 张一新 古丽扎

【中图分类号】R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298-01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75岁,住院常規超声检查,超声:脾区未见正常脾脏形态显示,肝左叶左侧探及一脾脏样回声,脾不大,长度9.0cm,厚度3.3cm,脾脏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病变,脾门结构朝向左侧腹,超声提示:考虑脾异位。后经CT检查证实。

2 讨论:

异位脾又名游走脾,是指脾脏不在脾窝而在腹腔其他部位,其发生率低,约有20%发生蒂扭转,发生脾蒂扭转可出现剧烈腹痛,严重时伴休克。游走脾形成与脾周韧带过长松弛甚至脾周韧带缺如有关。其病因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后天性游走脾大多数见于中年经产妇,极少数为先天因素。

多数游走脾无自觉症状,少数压迫其他脏器可有压迫症状。 如行B超 CT检查,正常脾区见不到脾脏,其位置下移。游走脾部分合并蒂扭转,临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不完全蒂扭转,引起脾静脉回流障碍,脾脏淤血肿大;另一种为完全性蒂扭转,引起脾动脉及其分支阻断,脾脏完全或部分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少数可伴发胰尾部扭转而发生胰腺坏死,出现胰腺炎症状,甚至休克表现。本病例虽未蒂扭转,但应引起重视。故超声诊断脾异位在临床上有较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邱江涛,游走脾并蒂扭转1例,宁夏医学杂志,2008.02第30卷第2期

猜你喜欢

脾脏异位休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认识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检查
急性失血性休克该怎么办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如何预防胃癌手术中的医源性脾损伤
休克的紧急处理方法有哪些?
潜水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