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绩效激励评价及策略研究

2020-10-12李群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策略研究

李群

【摘 要】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绩效考核的实践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成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绩效考核管理小组,采取导向性方法,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综合服务能力三方面对家庭医生团队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根据考核结束分析签约服务存在问题,并进策略研究。结果: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7年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激励政策后,签约覆盖率有了明显提升,慢性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控制率提升,签约居民的月均就诊次和费用明显下降,但是签约居民的就诊流向逐年下降,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主要存在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率不高问题。结论:家庭医生团队绩效考核是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设置绩效办法,将有效调动家庭医生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质高效的开展;同时针对签约服务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除了以绩效考核为引导外,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动各级医疗机构上下联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全科医生接诊服务能力等多举措联动,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利用率。

【关键词】家庭医生团队;绩效评价;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258-02

为了使家庭医生团队做好签约服务工作,成为居民健康、卫生资源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家庭医生团队的绩效考核办法,以提高签约居民获得感与依从性。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了2017年的家庭医生团队绩效考核办法,经过3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与分享。

1 绩效考核思路

通过具有导向性的绩效考核方案,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团队分工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增强社区居民的信任感,提高家庭医生的利用率,通过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与签约居民逐步形成稳定的契约关系,发挥团队“社区资源管理、居民健康守护、卫生经费管理”的作用,做好全科团队“管理健康、管理费用”的双重守门人角色。

2 考核标准

2.1 明确考核维度和测算方式。

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综合满意度三方面对家庭医生团队进行考核,坚持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做好重点考核与一般考核相结合,突出重点,使考核体系有利于中心总体战略发展。以“标化工作量”为基础、以“服务成效”为重点的绩效考核方法,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效。绩效奖励=标化工作总量(件)*单价(元)*服务质量(百分制)。

2.2 标化工作总量确定

2.2.1 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根据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做实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沪卫计基层[2017]12号)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153项社区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168项社区基本医疗服务项目。

2.2.2 基本服务项目转化工作量转换。以一个全科门诊为1个标化工作量进行系数转换。系数转换包括3个方面的因素:基本人力消耗与耗时、技术难度、风险程度。

2.3 单价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年度标化工作量总量的预算(件),根据年度绩效奖励总额(元),测算出单价(元)。在年度绩效总量相对固定前期下,通过单价引入内部竞争机制,以“标化工作量”为基础,以“服务成效”为重点的二次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4 服务质量标准。服务质量的起到导向性的作用,促进家庭医生团队关注签约服务,重视工作质量,提供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意识。百分制考核的标准分为6个一类指标16个二类指标。

3 绩效考核执行和成效

3.2 考核组织:中心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医务科、公卫科、护理部參加的家庭医生团队考核管理小组,实现中心、团队两级考核。为保证考核结果的准确性,所有考核数据均有系统自动生成。

3.2 绩效考核成效:从2017年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激励政策,签约覆盖率有了明显提升,慢性病控制率提升,签约居民的月均就诊次和费用明显下降,但是签约居民的就诊流向管理不到位。

4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面对签约数量的不断提升,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可程度不高、利用率偏低,“签而不约”普遍存在。农工党中央在调研中发现[1],很多地方“签而不约”,让家庭医生流于形式;江苏省泰州市政协委员杨芙蓉调研中发现[2],当前“签而不约”现象是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推广中较为突出。张枫逸、董小芳、何雪梅等均表示,签约服务过程中“签而不约”现象较为突出[3-5]。

5 意见和建议

5.1 继续深化绩效考核的引导和方向的作用。将绩效考核作为中心的组织目标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率有效结合起来,在考核的服务质量方面运用KPI关键指标,将签约服务利用率2个二级指标分值加大,引导家庭医生做好签约服务工作。

5.2 绩效考核是一部分,它发挥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是需要体制和体制的完善,才能持续提高签约服务的有效利用率,具体建议下:

5.2.1 加快医疗保险制度的持续改革。医疗保险是医疗服务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医疗服务市场中的第三方,对医疗服务的供方、需方都有明显的作用,所以一定要突破现在的医疗保险的分配制度以及补偿制度,让家庭医生管健康、管费用同时进行,突出家庭医生双重守门人的角色。

5.2.2 推动各级医疗机构的上下联动。三级医院主要承担的是危重疾病的诊疗和一般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二级医院主要承担的是一般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和常见多发病的诊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的是常见疾病诊治和慢性疾病管理、康复治疗等。要通过制度的约束,明确各级的医疗机构所承担的任务,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相互协作。

5.2.3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区域二、三级医疗机构资源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建立影像专业、心电技术远程会诊中心等,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的深度;利用区域内二、三级医疗机构完善的质量管理监管体系,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举措,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的内涵。从而提高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参考文献

[1] 破解家庭医生“签而不约”困境[N]. 团结报,2017-03-28(004).

[2] 杨芙蓉.“签而不约”影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推进[N].人民政协报,2016-09-26(005).

[3] 张枫逸.家庭医生全覆盖应避免“签而不约”[N].团结报,2016-06-09(004).

[4] 董小芳.家庭医生“签而不约”为哪般[N].宁波日报,2013-12-04(B02).

[5] 何雪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而不约”的问题与建议[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8,19(01): 42-44.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策略研究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的思考
就业创业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