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2020-10-12华金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设问解题教学高中数学

华金凤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解题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在以往的解题教学中,教师更重视对题目的讲解,更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渗透。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 解题教学 设问 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往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诚然,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学的目的不应该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在于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此,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来渗透数学核心素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也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一、当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分数

由于数学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较高,所以在高中数学也是一门容易拉开成绩的学科,这使得许多教师对于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非常重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采用题海战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解题方法,这样他们在考试过程中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然而,过于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方面的素养没有得到锻炼,这对于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极为不利。

2.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在解题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较为单一,其主要采用板书式教学法,将重点、难点题目或者学生的易错题板书到黑板上,然后对这些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行讲述,以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这个教学中,学生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没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这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较弱,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1]。

二、如何运用设问的方式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1.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解题教学中,如果缺乏对话与交流,那么所起到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做到民主、平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倾听学生们的想法,并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解题以及答题之中。数学属于一门非常“活”的学科,许多题目的解题方式灵活多样,这就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一定的考量。

例如:设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如果A={-2,0,2},那么集合B为( )

A.{2}           B.{0}              C.{-2,0}              D.{0,2}

在解这道题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找出答案。

教师:同学们,请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思考这个问题中你们可以找到什么解题线索?

学生:从题目所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集合B中的元素其实就是集合A中的绝对值。

教师:如果是你想的那样,那么结果将会是什么呢?

学生:应该选D答案。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再仔细思考下,是否还有其他的答案?

学生在听到教师的这个问题之后,于是纷纷思考,回顾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点,然后想起对于一个映射,允许B中的某些元素在A中没有原象。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突显,通过引導式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数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2]。

2.设置质问性的问题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旭阳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设置质问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养成严密推理的良好习惯,能够使学生发现其中的联系。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当学生遇到了难题时,教师不要急着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以提升他们的推理能力。

例:若函数的值域为全体实数,请求出a的范围。

在解这道题时,许多学生觉得非常的困惑,感觉无从下手,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设置质问性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如,在这个题目中,已知条件是什么?在该题目中,已知条件给出了值域为全体实数,这又代表了什么?应该采取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过去解题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此时,学生们便可以先求出函数的值域,或者是去求出的值域。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根据具体的函数来找到解题方法。在设置这些质问性的问题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引导,通过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这样就可以从具体到抽象,然后从具体中获得相应的启发,最后找到问题的答案[3]。如此一来,学生的核心素养便会得到提升。

3.设置提升性质的问题

数学思想是学生解决数学题目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是学生学习数学各部分知识内容的灵魂。那么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提升性质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提升学生的认识高度。当学生站在思维较高的位置,他们对于数学的真正内涵就会有着更好地体会。在设计第一问题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带有质疑性的问题,或者是设置带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将数学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然后再提升问题的难度,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猜想,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坚持设计一些带有提升性质的问题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结语

综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另外,教师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这打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制约了其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设问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多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质、质问性质以及提升性质的问题。这样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而且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也会有所增强。

参考文献

[1]沈红梅.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6.

[2]张辉.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6):59-60.

[3]范怡菁.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学),2018(10):202.

猜你喜欢

设问解题教学高中数学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中学数学中的解题教学及案例分析
探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题海无边,方法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