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辅助诊断指标

2020-10-12龙艳红孙敏杨晓琳孙威王越晖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9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筛查住院

龙艳红 孙敏 杨晓琳 孙威 王越晖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吉林 长春 130021;2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内科)

老龄化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尤其是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导致一系列不良事件,如住院时间延长、医院获得性感染及死亡风险的增加,严重影响疾病预后及生活质量。但目前临床上针对老年营养相关研究较少,营养筛查未充分开展,对于营养不良危险因素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且诊疗不规范。本文应用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进行筛查,以期明确目前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现状,进一步探索其危险因素以辅助诊断。

1 资料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入组311例,平均年龄(73.6±8.27)岁,其中男132例,女179例。入组标准:①意识神志清楚;②病例资料完整;③同意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昏迷或意识障碍;②恶性肿瘤晚期、严重肝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本研究获得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研究分组 根据MNA-SF〔1〕,满分14分,其中12~14分为正常营养状态;8~11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7分即具有营养不良。由于考虑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的病人均需要积极进行营养支持,所以本研究将其分成营养正常组148例(≥12分)和非营养正常组163例(<12分)。其中营养不良风险128例(41.16%),营养不良35例(11.25%)。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营养正常组与非营养正常组人口学资料比较〔n(%)〕

1.3数据收集及整理 (1)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高血压、糖尿病、胃肠道手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肿瘤);(2)实验室检查资料: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淋巴细胞绝对值(LYM)、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血小板(PL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碱酯酶(CHE)、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值(A/G)、前白蛋白(PAB)、视黄醇结合蛋白(RPB)、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EA)、尿素氮(BUN)、尿酸(UA)、空腹血糖(FBG)、钾离子(K+)、钠离子(Na+)、钙离子(Ca2+);(3)人体指标测量:身高、体重、上臂围(MAC)和腓肠肌围(CC)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Kolmogorov-Smirnov验证计量资料是否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连续校正后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GraphPad Prism7.0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2 结 果

2.1两组健康状况比较 两组高血压、胃肠道手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肿瘤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营养正常组与非营养正常组疾病资料比较〔n(%)〕

2.2两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两组HGB、LYM、CHE、ALB、TC、TG、LDL-C、FB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营养正常组与非营养正常组实验室检查比较〔M(P25~P75〕

2.3两组人体测量指标比较 两组MAC、CC、TS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4。

表4 两组人体测量指标比较

2.4Logistic回归分析 HGB、TG、MAC、CC、TSF是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5。

表5 营养正常组与非营养正常组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5ROC曲线 MA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95%CI:0.725~0.827,P<0.001,理想阈值24.25 cm,敏感性为85.8%,特异性为58.9%;CC的AUC为0.742,95%CI:0.687~0.796,P<0.001,理想阈值29.75 cm,敏感性为83.8%,特异性54.6%;TSF的AUC为0.683,95%CI:0.624~0.742,P<0.001,理想阈值8.75 mm,敏感性为79.1%,特异性49.1%,见图1。

图1 MAC、CC、TSF ROC曲线

3 讨 论

营养不良是指因营养摄入不足、过量或营养比例异常,与机体的营养需求不协调,因而导致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两方面〔2〕。高龄老年人和住院老年患者中,营养不良多以营养不足为主,表现为能量-蛋白质缺乏或微量营养素缺乏。老年营养不良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许多老年患者的营养摄入量远远低于其维持能量需求,增加营养不良甚至是死亡风险〔3,4〕。由于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及营养筛查工具不同,得到的营养不良发病率也各异。因此,探讨MNA-SF与患者临床检验指标及人体测量指标关系,分析影响老年营养状况的可能危险因素及具有诊断价值的指标,对老年患者的早期诊断和辅助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营养筛查工具很多,MNA-SF是2001年由Rubenstein等〔1〕修订,将原本用于初筛的6项问题,作为可以独立运用的营养评估工具,是EPSPN推荐营养筛查工具之一〔5〕。Kaiser等〔6〕在2009年对12个国家的医院、社区、养老机构的4 507名老年人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得出营养不良风险高达46.2%,营养不良率高达22.8%。Skipper等〔7〕采用循证方法分析,认为MNA-SF更适用于老年患者的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预测营养不良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8.7%〔1〕。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一致〔8~10〕,该筛查方法在我院老年住院患者的适用性较好。MNA-SF营养筛查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耗时较短、较高灵敏度及特异度等优点,为患者营养状况等级评分提供了标准,也为针对性支持治疗提供了依据,可以被广泛用于临床工作中。

营养不良风险因素较多,本研究显示,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受HGB、TG、MAC、CC及TSF等多种因素影响。贫血在老年人中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1〕。国外研究发现,贫血可增加老年人发病率及死亡率,是死亡的预警信号〔12,13〕,是反映老年营养不良和老年营养不良风险的良好指标〔14〕。本研究结果显示,HGB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可用于早期识别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与Demir等〔3〕研究一致。因此,对于老年住院患者应重视对贫血的筛查,积极查找贫血原因,早期进行营养干预时应加强铁、维生素B12、叶酸补充,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15〕。传统临床营养分析显示较高的TG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但本研究结果提示营养正常组较非营养正常组TG高,考虑TG降低可能提示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增加,因此在老年患者使用贝特类药物治疗时应避免TG下降过低,同时应密切监测TG水平。

TSF是体内脂肪储备较为客观的指标,MAC是反映皮下脂肪含量及肌肉质量的重要指标〔16〕,CC也是全身肌肉质量的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尤其对老年人或长期疾病的评估和监测特别有用〔6〕。全球营养领导人发起的营养不良推荐将男性CC≤30 cm,女性≤29 cm定义为营养不良的标准〔17〕。在目前没有公认的营养不良诊断指标情况下,这些参数已被广泛用于评价营养状况〔18〕。Machado等〔19〕研究发现,MAC具有良好的敏感度,CC的特异度较高,他们对于营养不良预测各具优势。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是CC的特异度较低,与以上研究结果存在差异。Allard等〔20〕认为,MAC也是患者死亡预测的最佳人体测量学指标。本研究结果提示MAC、CC理想阈值分别在24.25 cm、29.75 cm时对营养不良风险预测较佳,因此对住院的老年患者可以考虑测量MAC、CC对患者的营养状态做出判断。

综上,MNA-SF是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良好筛查工具。MAC、TSF、CC、HGB及TG是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其中MAC、TSF、CC对营养不良及其风险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以上3种人体测量指标操作方便,易获取,可较为真实反映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在基层临床工作中可开展相关指标测量。此外,还应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筛查,为早期发现营养不良和指导临床干预提供依据。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也表明,营养干预对于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再入院事件具有重大意义〔21,22〕。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筛查住院
妈妈住院了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