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COPD患者多索茶碱联合BiPAP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0-10-12崔金霞马维秀肖迪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9期
关键词:多索茶碱动脉血

崔金霞 马维秀 肖迪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青海 西宁 810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人体肺功能逐步恶化,造成一系列精神和生理问题的常见慢性内科疾病〔1〕。尽管现代医学在近些年中取得了长足进展,但COPD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不可逆疾病。统计显示,因COPD死亡的患者超90%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2〕。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COPD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五大原因〔3〕,且世卫组织预测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患有COPD的人数在逐年增加〔5〕,对患者家庭及整个社会、经济都造成了一定负担,因此优化目前对COPD的治疗手段,评估治疗效果对降低我国老年人口COPD发病率、提高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拟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COPD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并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COPD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女24例,男31例,年龄60~85岁,平均(73.04±6.97)岁。观察组女21例,男34例,年龄61~84岁,平均(71.17±7.73)岁。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及法定监护人知晓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标准〔6〕:①符合《内科学(第八版)》关于COPD的诊断;②对治疗药物无过敏反应;③无严重心、肺、肝及肾功能障碍;④无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及间质性肺病等其他肺部疾病;⑤无精神性疾病,能积极配合治疗;⑥无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恶性疾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卧床休息,并给予抗生素、止咳、平喘、解痉挛、吸氧、电解质补充等基础治疗。若患者咳痰加重,根据严重程度采用电动吸痰或纤维支气管吸痰处理,以保证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对照组进行无创BiPAP(V60,飞利浦伟康呼吸机),每日持续4~6 h。观察组在无创BiPAP的基础上加用多索茶碱(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60770,0.1 g/支),静脉滴注250 ml,1次/d。两组治疗均持续10 d。入院及治疗10 d后空腹采静脉血6 ml离心后置于-80℃保存用于后续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淀粉样蛋白(SAA)表达水平,试剂盒购于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浊度测定法检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试剂盒购于深圳市生科源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血液检测患者动脉血气指标。采用ST-75型肺功能检测仪(日本美能)检测患者肺功能指标。

1.3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hs-CRP、TNF-α及SAA水平变化及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包括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此外检测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FVC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7〕。治疗10 d后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患者意识清醒,略有咳嗽、气喘等症状为显效;患者临床表现为轻微咳嗽、气喘等症状为有效;患者临床表现为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或出现病情进展为无效。

1.4统计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IL-6、hs-CRP及TNF-α、SAA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IL-6、hs-CRP、SAA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IL-6、hs-CRP、SAA及TNF-α水平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H、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及PaO2增加,PaCO2降低,且观察组pH值和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2.3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FVC、FEV1及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比较

2.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效果比较〔n(%),n=55〕

3 讨 论

COPD是临床中常见的内科疾病,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缺氧性肺功能损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且会影响患者预后〔8,9〕。目前COP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患者死亡的四大疾病之一〔10〕。研究指出,老年COPD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并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改善患者预后〔11〕。

IL-6是一种可溶性介质,对炎症、免疫反应和造血等具有多种作用。在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IL-6会迅速产生,并促进宿主防御〔12〕。研究指出,与其他细胞因子类似,IL-6在多种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上升,认为是肺部持续炎症的副产物〔13〕,同时也有研究指出IL-6在COPD的发病过程发挥重要作用〔14〕。

hs-CRP多由肝细胞产生,是与IL-6类似的一种COPD核心炎症分子〔15〕。研究指出,hs-CRP在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增加,并且与COPD患者的病程分期有关〔16〕。

TNF-α是一种激素样肽,可通过血液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在局部或远端发挥作用〔17〕。研究指出,TNF-α是促炎症因子,能够诱发多种肺部疾病及炎症反应,其通过诱导炎症细胞积聚,刺激炎症介质的产生,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及组织损伤〔18〕,且在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升高〔19〕。

SAA为近些年发现的一种急性相蛋白,可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结合发挥作用〔20〕。研究指出,SAA的反应极其灵敏,在炎症发生的8 h后升高,且超过参考上限值的发生时间也要早于hs-CRP,对炎症反应的判断极其重要〔21〕。

BiPAP是1988年于德国提出的一种机械通气概念,BiPAP呼吸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道压力在高压及低压两个水平之间循环变化,通过两个压力水平之间转化改变呼吸容量,使患者能够自主呼吸〔22〕。

多索茶碱是一种能有效松弛平滑肌的药物,研究指出多索茶碱不仅能促进支气管扩张,同时也能有效提升肺病患者的肺活量,而且药物作用时间较长〔23〕。多索茶碱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老年COPD的常用药物,该药物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和呼吸困难程度,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24〕。本研究结果显示,多索茶碱联合BiPAP辅助治疗对老年COPD患者的病情控制更有效,对老年COPD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更明显。相较于单纯BiPAP治疗,加用多索茶碱更能促进老年COPD患者康复,并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多索茶碱动脉血
基于葫芦[6]脲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吸附研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比较
茶碱类药物辅治中重度COPD对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猎人和鳄鱼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多索茶碱联合头孢他啶在老年性肺气肿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药物安全性研究
茶碱类平喘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