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阴道超声检测老年卵巢癌患者血流参数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2020-10-12杨小芳迟娇王萍吴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9期
关键词:卵巢癌阴道血流

杨小芳 迟娇 王萍 吴丹

(海南省中医院超声科,海南 海口 570201)

卵巢癌为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首位,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卵巢癌发病隐匿,早期缺少症状,60%~70%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晚期,预后较差〔1~3〕。研究指出,寻求一种便捷、准确的卵巢癌早期筛查方法,对提高卵巢癌早期检出率、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4〕。既往腹部超声检查为临床筛查卵巢癌的常用方法,但灵敏度欠佳。随着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V-CDFI)逐渐应用,可将传统腹部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参数有效结合,能更准确评估患者病情〔5,6〕。此外,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是肿瘤进展、转移的基础,在卵巢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无创判定肿瘤内血管分布及数量,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有重要指导作用〔7~9〕。而微血管密度(MVD)被认为是反映肿瘤血管分布及数量的“金标准”〔10〕。因此,本研究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测老年卵巢癌患者血流参数及其与MVD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海南省中医院110例老年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61~78〔平均(70.35±3.81)〕岁,体重指数(BMI)20.5~26.8〔平均(23.17±1.32)〕kg/m2,病理分期:Ⅰ期29例,Ⅱ期27例,Ⅲ期27例,Ⅳ期27例。同时选取同期收治老年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8例作为良性对照组,年龄60~79〔平均(69.54±4.16)〕岁,BMI 20.8~27.2〔平均(23.41±1.27)〕kg/m2,另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年龄60~80〔平均(70.81±4.30)〕岁,BMI 21.0~27.5〔平均(23.54±1.25)〕kg/m2。3组年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302,P=0.102;F=2.105,P=0.124)。

1.2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组、良性对照组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健康对照组体检结果正常;②年龄≥60岁;③认知功能良好,无沟通交流障碍;④所有研究对象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精神疾病者;③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者;④心脑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⑤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3方法

1.3.1超声血流参数检测方法 仪器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6.0~7.5 MHz,指导受检对象检测前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探头置入阴道内,先进常规检查,随后切换至CDFI模式,测量卵巢动脉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流速(EDV)、峰值流速(PSV)、平均流速(VM),以上参数均连续测量3个稳定周期,计算平均值。

1.3.2MVD检测方法 取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切片、染色,Weidener法计数:低倍镜下知道“热点区”,即微血管分布较多区域,采用高倍镜观察,选取“热点区”内5个独立视野,统计被染色血管条数,取平均值,即为MVD。

1.4观察指标 ①3组超声血流参数,包括PI、RI、EDV、PSV、VM。②研究组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超声血流参数。③研究组、良性对照组MVD。④研究组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与MVD的相关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行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3组超声血流参数比较 3组超声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良性对照组RI、PI明显下降,EDV、PSV、VM明显升高,且研究组RI、PI明显低于良性对照组,VM、EDV、PSV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3组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比较

2.2研究组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超声血流参数比较 研究组不同病理分期患者PI、RI、VM、ED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理分期升高,PI、RI随之下降,VM、EDV随之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研究组不同病理分期超声血流参数比较

2.3研究组、良性对照组MVD 研究组MVD〔(42.39±9.41)个〕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16.58±5.1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0,P<0.001)。

2.4研究组经阴道超声血流参数与MVD的相关性 研究组超声血流参数RI、PI与MVD呈负相关(r=-6.538,P=0.007;r=-7.062,P=0.001),EDV、PSV、VM与MVD呈正相关(r=7.380,P<0.001;r=6.317,P=0.008;r=7.325,P<0.001)。

3 讨 论

卵巢癌好发于绝经后10~20年女性,早期肿瘤体积较小,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即使有症状也无特异性,且筛查作用有限,因此早期诊断较困难,导致卵巢癌病死率居高不下,高居妇科癌症首位〔11,12〕。

研究指出,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手术切除是保障卵巢癌患者治疗效果,挽救其生命的关键环节〔13〕。但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上一大难题。目前,临床诊断卵巢癌的主要方法有超声检查、CT检查、免疫学诊断、腹腔镜检查、淋巴造影、MRI检查等,腹部超声可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内部结构、轮廓、血流等情况,且操作便捷、成本低、可重复性高,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4,15〕。尤其是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与传统腹部超声相比更靠近卵巢,使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升〔16〕。相关研究表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症状、血管组成、血供各具特点,超声检测卵巢肿瘤组织血供情况可作为鉴别良恶性的重要标准〔17〕。本研究低阻力、高流速为老年卵巢癌患者的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主要特点,可作为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指标。本研究结果究其原因在于:随着肿瘤病理分期的升高,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数量越多,肿瘤组织内血流阻力降低、流速进一步增大,超声表现为PI、RI下降,VM、EDV上升。表明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参数可作为评估卵巢癌病理分期的重要指标。

临床研究证实,肿瘤组织内丰富的微循环系统是肿瘤生长、侵袭的基础〔18~20〕。目前,临床发现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是肿瘤微循环的形成主要条件,赵小琪〔21〕指出,新生血管是卵巢癌细胞内物质交换、新陈代谢、血液流通的通道,肿瘤的发生发展、扩散转移均与新生血管有密切关系。MVD作为衡量、平均肿瘤新生血管情况的“金标准”,其值越高表明肿瘤内新生血管越多,病情程度越严重,但MVD需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进行检测,卵巢癌早期难以通过MVD评估血供情况〔22〕。本研究结果与韩建梅等〔23〕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证实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参数与卵巢癌MVD具有密切相关性,可作为评估卵巢癌病理分期、血管新生情况的重要指标。

猜你喜欢

卵巢癌阴道血流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