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浪式蛙泳技术对10-11岁女子游泳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的分析研究

2020-10-10陈希锴郭叶舟

武术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蛙泳运动员青少年

陈希锴 郭叶舟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082;

本研究以提高青少年运动技术水平及运动成绩为目的,通过对青少年游泳初期发展阶段对青少年女子运动员蛙泳的技术教学中,选择在这时期进行在蛙泳的技术改进与技术意识的培养,在低年龄时期培养好运动技术的基础和技术意识。波浪式蛙泳技术是最近国际赛事中是运动员采用最多的一种竞技比赛技术动作,在本次实验中通过采取波浪式蛙泳技术教学对运动员进行技术意识的培养与技术改进。通过实验结果可以了解青少年女子运动员在生理发育初期对技术意识的形成、培养与技术动作的改进是否会对成绩提高有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上海市长宁区游泳学校游泳队四年级组10名10-11岁女子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采用波浪式蛙泳技术进行技术改进与技术意识的培养,通过文献综述法和观察法对“技术训练”“波浪式蛙泳”“青少年”“训练方法”等关键词进行充分检索、分析和利用,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实验前后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和EXEAL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将获得相关数据再进行比较,最后再把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有效和科学的结论。

1.3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对象在相同的训练条件下进行了四年的训练队训练,并且还未对其进行技术教学与技术动作纠正。在实验初期准备相关资料对波浪式蛙泳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文献综述、观看比赛视频及训练队跟队学习了解波浪式蛙泳的技术与指导方法。通过跟队训练的方式了解受试运动员的训练教学阶段与技术水平,为后期对技术纠正找到有效的技术讲解与改进提供帮助。实验期间处在正常训练周期中,受试运动员每周进行6次水上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两小时。在10名队员进行波浪式蛙泳技术训练前,对所有运动员进行初次的测试收集原始成绩。在实验期间运动员保持与平时相同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实验开始后对参与实验的运动员进行波浪式技术的讲解与动作示范,使运动员掌握基本波浪式蛙泳技术与概念,并不断在技术训练中对运动员强调,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意识。

1.3.1 实验时间

实验队员每周会进行波浪式蛙泳技术训练三次,每次训练时长为一小时,另一小时由主教练执行常规训练计划,实验训练持续两个月的时间。实验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在第一个月以改进手和腿的技术动作,使运动员掌握波浪式蛙泳基本手、腿技术,并提出技术意识在练习中的重要性。

1.3.2 实验计划设计

根据应静莉《对少年游泳运动员“波浪式”蛙泳教法的探讨》中采用的对臂、腿和配合分段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腿部练习可以减少运动员在游进过程中收腿时的阻力增强蹬腿推进力,使运动员感受在改进蛙泳腿技术后减少髋关节上下浮动的影响。臂部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划水效果,更好地保持核心位置与身体流线型,感受运用划水技术时,拉高身体与伸手前冲使上半身肌肉的发力时机。在第一个月的基础技术练习后,通过配合练习协调配合手与腿的技术动作,使运动员在游进时保持良好的流线型身体姿态,提高动作间的滑行效果,使运动员形成完整的波浪式蛙泳动作的技术意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后运动员对技术意识的变化

通过对运动员谈话了解在实验前期运动员对技术意识的认知阶段处在教练有意识地进行教学而运动员处于没有自主意识的进行训练。在实验中对运动员强调技术的讲解以及通过对波浪式蛙泳的技术模仿练习,在运动员脑海中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逐渐将实验前教练有意识的教学运动员无意识学习的方式,转变为教练与运动员有意识的对技术进行掌握与练习,大大的提高了运动员对于技术学习的学习速度与学习技术的准确性。在实验第二个月中,通过配合的练习对技术意识整合与巩固,使运动员形成完整的波浪式蛙泳技术意识,实现对运动成绩的提高。

2.2 平均成绩变动分析

在对表1对运动员实验前、中、后期的平均成绩数据对比发现,实验初期到中期的100米蛙泳平均成绩提高大于中期到实验末期100米蛙泳平均成绩的提高。根据实验的设计在实验初期到中期测试间,对运动员进行了针对划手与收蹬腿的基础技术教学与技术意识的培养。通过分析认为,进行基础划手与蹬腿技术训练与技术意识的培养,对技术基础较弱且暂无技术意识的青少年运动员,提高基础动作技术和初步的形成技术意识的概念,起到成绩提高的效果大于进行完整技术的训练。因此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前打好基础与对技术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关键且有效的。

2.3 P 值变动分析

根据表1中P值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出在进行一月的划手与蹬腿的基础练习后,原始成绩与中期成绩通过t检验得出(P>0.05)并无显著差异。而在第二个月的完整配合训练后,通过最终成绩再与原始成绩进行t检验发现(P<0.01)有极显著差异。在实验结束后对运动员的采访,了解到运动员经过技术训练后,能够清楚的理解波浪式蛙泳的技术重点,熟练掌握波浪式蛙泳手与腿技术动作相结合的运用,也能够清楚地形成波浪式蛙泳的技术意识。在通过中期成绩与原始成绩这两项反映出,在初期进行一个月的技术训练后,针对蹬腿与划手的技术进行改进,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并无显著的效果。但加上第二个月对波浪式蛙泳技术完整配合训练后,通过最终成绩与原始成绩进行的t检验发现,实验前后有着极显著的差异。这表明在前期通过对运动员进行手与腿的基础技术训练后,需要再通过配合的练习方式相结合,使运动员在游进时掌握正确的动作节奏和对技术动作的保持,在练习中形成正确的技术意识,对运动成绩的提高效果有效。

表1 实验前后成绩平均值变化与t检验

3 结论与建议

3.1 技术意识的形成对成绩提高的重要性

经过实验后通过数值变化与对运动员的采访后,了解到在经过技术训练后形成正确的波浪式蛙泳的技术意识,能够使运动员在训练中,由教练的不断地叮嘱转变为主动注意技术动作的细节,逐渐对成绩起到提高。建议注重青少年训练中对游泳技术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运用正确的训练方法与教学手段形成规范的技术动作,才能使运动员在日后的训练与比赛中受益。

3.2 技术基础训练对运动成绩的提高

在对实验前后期平均成绩的对比分析,在得到基础的手腿技术提升对成绩的影响和后期配合技术的训练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因此建议在进行技术教学前,注重对基础技术的教学,只有打好技术基础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才能使在之后的技术学习中更快的掌握技术要领。

3.3 波浪式蛙泳技术对提高青少年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帮助

通过实验结果得出通过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波浪式蛙泳的技术教学,对提高运动成绩是有效的。在青少年女子运动员发育前期进行技术训练改进,提升对波浪式蛙泳技术的运用,掌握正确的技术节奏与保持良好的流线型身体姿态,能够提高运动成绩,减少进行大力量训练对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术能力。

猜你喜欢

蛙泳运动员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