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视域下文艺创作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0-10-09贺芳

时代人物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文艺创作创新发展工匠精神

贺芳

关键词:工匠精神;文艺创作;创新发展

技艺为骨,匠心为魂,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做出报告时提出“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了政府的工作文件中。由此,中国各行各业人员将工匠精神奉为自身的追求。在时隔三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在工匠精神的视域下,审视着文艺创作者未来的发展之道。如何能够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社会中的艺术创作,在文藝创作之中开辟出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成为了当前诸多文艺工作者所需探讨的问题。

何为“工匠精神”

从最基础的性质而言,工匠精神即为一种职业精神,它所追求的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核心就在于“精益求精”。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它要求管理者熟知文艺工作的基础知识、创作者拥有令人叹服的创新能力和对作品提升有执着的艺术追求,我们期盼做出传世的精品,就要在创作中,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整合生活中的题材,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呈现给观众,须融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匠精神催动的不仅是我等精神上的蜕变,还在工作时对于学者的能力和品格做出了要求。我们在今日高呼要将工匠精神融入视域之中,是因为我们文艺工作者代表的便是这个时代,所彰显的便是这个时代的气质。当创作者们真正的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进行作品创作,我们才能在为新时代鼓与呼中努力创造光耀新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在这文化繁荣发展的盛世,文艺作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国的文艺领域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19年3月1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中,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以颁奖嘉宾的身份亮相典礼,是颁奖嘉宾中唯一的一位企业家。张瑞敏将“大国工匠”的精神诠释为:“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振兴中华”,在各个行业中,工匠精神都呈现出枝繁叶茂的壮大。那么,在这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中,文艺创作领域以其高度的自由性和广阔的联想空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前的诸多形势下,将工匠精神融入当前的文艺创作领域已经刻不容缓,从某种层面而言,这便是引导着文艺创作者走向全新领域的开拓发展之路。

艺术和文学等诸多领域不容忽视的几点现状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繁荣发展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好培根铸魂工作指明了方向,殷切希望我们文艺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新风尚”。想要将工匠精神带入我们文艺工作的领域中,走出这条领域上的发展新道路,我们首先必须要审视的是自身领域中的缺陷,应该认识到的便是当前文化艺术创作领域中几点不容忽视,甚至令人不齿的现状。唯有将领域内的短板和弱点暴露出来,我们才能审时度势真正做到用精品力作为时代培根铸魂,明白当下文艺工作者如何才能开拓出一条具有磅礴生机的新时代繁荣发展道路。

个别从业者对领域内的客观事实进行歪解和扭曲

对学术知识的客观性与正确性的坚持体现的是一个学者所必须拥有的责任意识。然而,现今在文艺创作等领域中的部分创作者为了自身名利而过度夸大事实,甚至于不尊重自身所学的领域知识,这种现象在当今文学艺术作品良萎不齐的今日尤为常见,也是催生笔者想要写出这篇文章的动力之一。在华南某市,近十年来由政府扶持创作编排的五部长剧匆匆问世,又匆匆隐匿在各种文件中,迄今无一在市场问世,究其原因一是未对剧本邀请戏剧专家进行研讨,二是导演对此剧种并不熟悉,三是主管领导急功近利,应付了事,四是演员水平着实一般,导致新剧上演后,编剧导演名利双收,但观众反响平平,群众并未受到任何的艺术熏陶。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一部以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为原型的作品,在2017年上演时,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作品的亮点为“打破了传统戏曲程式”,须不知中国戏曲的两大要素之一,就是“戏曲程式”,最为尴尬的是,业内人士在向编剧提醒时,却被编剧忌恨,时隔两年,在今年6月的演出宣传中,却又强调在“戏曲程式”上有创新。以我个人之见解,这些所谓专业人士之所以不顾及领域内的专业性和真实性而去胡编乱造,不仅仅是因为过度追求自身的成绩,还因为他们对于应当坚守领域知识责任意识的淡薄。

2017年,重庆某大学的研究学者发表了一篇简述我国文学史论文,在发表不久后于该领域中引起了巨大争议。很多学者指出了此篇论文中存在大量不符合实际的言论,甚至于包括一些最为基本的领域知识都被其进行了篡改。在舆论乍起之后不久,该学者很快删除了此论文,校方在得知此事之后立即成立调查组对该学者进行了处分。但讽刺的是,此篇论文正是由于在该校组织的国学大赛中取得成绩方才引起了社会各方的注意。如果一个身处大学的管理层的学者都无法恪守住自身道义,对那些耳濡目染的知识进行可笑的改编,那么我们可以想见,此类事件绝对是无独有偶的。如果对于诸如此类的事件我们无法提高重视,那么更多类似的事件只会继续暗自生长。

文艺创作过程中所存在的大量弄虚作假现象

然而,相较于学者对于领域知识的不尊重与歪解事实,当今的学术圈中的弄虚作假现象才是真正让人无法忽视的。

今年年初,当红明星翟天临在与网友聊天时居然表示自己不知道“知网”,具有北大博士后人设的他一时之间遭受到网友们的质疑。随后的事件中,翟天临又被曝出论文抄袭。知网查重结果显示,其论文重复字数过万,重复比达36.2%,被判断抄袭同门师兄陈坤本科毕业论文,一时之间令人唏嘘不已。

然而真正令人心寒的却不仅仅是翟天临事件中的诸多学术不端事件,文艺领域早已属于学术结果弄虚作假的重灾区。在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岗位上,对于学术虚假事件的不正之风居然都已经开始滋生。

华中科技大学是我国一所极其优秀的学校,它所设置的规矩集合了学校所有人的集体意志,规则的红线不容许任何人践踏。但就在不久之前,一名网友曝出,该校的女篮教练张爱萍老师被检查出在聘任中做出了一系列造假和不诚信行为,她所自称在北体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子虚乌有,自称负责的两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另有其人,并且已经结题。而其自身所著的硕士毕业论文查重率高达30%。但是,在网友将众多证据交给了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之后,该委员会拒不履行审查职责,并在其举报近五月之后也没有依据规定基于书面处理意见,网友获得的反而是百般推诿和对张爱萍的袒护。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或许才是提醒我们必须要开始重视的一个标志。如果连双一流大学的教师都失去了这种学者应有的操守,上梁不正下梁必歪,我们可以想见的是当今学术界在众多无法被公众直接注意到的角落里,到底存在着多少暗自滋生的虚假论文与研究成果。

在我国当今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刑法》规定个人犯侵犯著作权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近来清华大学等诸多高校同样也出台各项规定,在所写论文和所研发的科研成果中存在抄袭、篡改、伪造等情形及严重状况,学术委员会將会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在翟天临事件之后,北大光华学院同时表示学校非常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但是就是在这样国家严查的情形下,论文代写,甚至于购买或者剽窃他人文艺作品参赛等情形屡见不鲜。诸如此类的情况严重破坏了文艺领域内诸多活动的公平性。归根结底,我认为依旧是这些从业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不强。在文艺作品百花齐放的新时代,伴随着成就而来的便是令人目不暇接的名誉,身为文艺创作者的我们唯有恪守自身方能不在这其中迷失自我。工匠精神的核心便是在我们的心中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创造的作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因为追慕名利而摒弃了身为文学者最基本的责任感,这本身就是与我们奉行的工匠精神背道而驰的。

发展文艺创作之路的开拓与修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殷切嘱咐的那样“创新贵在独辟蹊径、不拘一格,但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不可能成为上品,而很可能成为下品。”在当前文化工作者身处的新的时代环境中,有关未来文艺创新之路将如何发展是一件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的事情。

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工匠精神·苏艺:韩建贤苏式家具展”中展示了一位老先生韩建贤所制作的20余件红木家具精品。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的是他在制作时用尽的心血,以及展现出的苏作家具的玲珑精雅、简约隽秀。

正是如此,在当今的文艺领域中,人们见识到了太多的辉煌成就,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不说元代的《窦娥冤》、现代的《雷雨》那些传承至今的经典剧作,广东省歌舞剧院以陈铁军、周文雍为原型,编排的舞剧《风雨红棉》,既是弘扬主旋律的精品力作,更是一台展示编、导、演才华、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艺术盛宴,为创作好该作品,主创人员几易其稿,经过几年的编创打磨,荣获男、女主角、舞美、编导、音乐创作等国家级奖项和提名奖11项。古人“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就一部名著,作为新时代文艺创作者须有“十年磨一戏”的意识和决心,工匠精神若不能发扬壮大,那么我等现今所阅历的文学长河便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学术界中所能做出成就的所有作品,都是其作者在奉行了工匠精神之后的产物。

工匠精神的融入所带来的弥补

正如上文所叙述的那样,当今的文艺领域内所出现的那些令人不齿的现象,或许也是催动人们进入工匠精神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今的文艺界内,充斥着大量缺乏原创力的作品,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令文学艺术蒙尘,也对社会精神生活造成了损害。

在机械化生产文艺作品的今天,我们的领域缺乏创新精神已是不容忽视的现象。没有高质量的创新,就没有高质量的作品,更难言高水准的审美。唯有以匠心守护文艺创新,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才能克服浮躁的顽疾,拿出无愧于时代的佳作,而这一点,完全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帮助。

工匠精神的融入所能带来的真正影响,是让我们能够领悟更多的学识,以此培养出严谨的态度和足够敬业的精神。我们同时应该考虑到,发扬工匠精神,必须拥有着足够坚强的韧性和细致入微的态度以及能够在适当时候放弃自身利益的觉悟。所有的文艺创作者们都应该坚持的是其执着与保持韧性,来路尚远,唯有相信前方会有光芒才能够在黑暗中坚持探索。而在这种长时间的坚持与忍耐之中,依旧不能够摒弃自身对于作品精雕细琢的态度,不服从于市场的主导而坚守住自身的信仰,方能成就出一件精品。

在很多的时候,工匠精神会指示人们拥有懂得奉献的觉悟,当文艺创作者要在利益和公众之间进行取舍的时候,我们做出的抉择需要凭借的也应该是一颗对待文艺的纯粹之心。

文艺领域中创新之路的发展

工匠精神的融入所带来的,在修正领域内学者的态度的同时,也将引领学者继续发展出一条创新的发展之路。结合开拓式创新与差异式创新,联合市场要求,结合历史背景与开放的环境,文化的创新过程才是可行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

像以总书记所言,我们的创新所埋下的,是文艺的生命。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从古至今所有的文学和艺术大家们,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突出特点,就是一直聚焦于自己的作品,专注于创新。因为在文艺创新中所行的每一步,都是在扪心自问。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若创作者不将自己的作品浸润自己的匠心,又怎能诞生那些熠熠生辉的精品力作。一味讲求市场的逻辑而不尊重文艺本身的规律,只会助长急躁情绪、消解自身的创作能力,终将背驰所追求文艺的真谛。

创新之路的发展不是一日之内就能够成就的,它是在文艺领域内所有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们一同联手的结果。想让文艺的生命永恒的不朽,就需要我们所有人灌注的心血,将工匠精神植入所有学者们的信仰,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之一的文化自信。只有结合历史与现实,使文化自信结合上时代的动力,又不能忘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所需的古老血脉。一个民族的学者只有做出了蕴含骨气,彰显个性和富含神采的作品,才能够体现出我们这个民族所拥有的文化自信。而其发展,与我等所坚持的文化创新同样是不可分割的。

思考与总结

工匠精神是时代文艺的灵魂。我们要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坚持文艺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要想要努力奉行书记提出的指示与建议,需要全国所有的文艺界孜孜不倦地探讨和努力实践。这不仅仅是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和厚望,也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自身的理想与抱负。艺术的灵感取自于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而所做出的作品既要其新鲜度又要内容的深度。将文学创作作为例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文字又是艺术的语言,只有将经过精细打磨的文字才能真正地走进读者的心里,因为真正能够触动读者灵魂的作品无不拥有着悠远的意境和足以触动心灵的张力。我相信一个作家笔下所诞生的灵气不仅仅依赖于他的天赋,还凭借于他是怎样结合了自身所学的那些古老和猝不及防的那些灵感。我逐渐看到一些人的文章变得不再灵动,文字在恍然间变得粗糙和不再宁静,像是在他人催促下匆忙赶稿出来的无味作品。这样的文章不能代表一个文人的领域,更不能代表我们的民族,因为它无法使人思考,无法在人的心中植下什么存在。真正的文章绝不是阅后即忘的,而是应当在人的心中留下一些东西,又带走一些。人的灵魂是在不断的经历之后成长的,那些刹那间燃起的思想,行走过的道路和阅读后的文章都将会成为灵魂的养料,最后化为思想的血肉。我知道现在的文学界中存在着我们无法忽视的的黑暗,但我同样相信工匠精神将会使举起文艺创新的火种。火种是只要绽放就不会熄灭的存在,我们也一定会在领域中深度开垦,不断锤炼技艺,做出能够超越于往昔的经典。

参考文献

[1]范小青.工匠精神是时代写作的灵魂[N]文艺报,2019-04-05

[2]ych.以匠心守护文艺创新,2016-12-05

[3]李妙文.大学官员无操守,上梁不正下梁歪,2019-03-01

[4]海尔文化.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是什么,2019-03-01

[5]苏作苏绣亮相中国美术馆 弘扬工匠精神,2019-05-09

猜你喜欢

文艺创作创新发展工匠精神
明清两淮盐业经济影响下的区域文艺创作与消费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从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看当前文艺作品的创作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