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 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培养探究

2020-10-09李菁

时代人物 2020年13期
关键词:疫情背景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菁

关键词:疫情背景;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基金项目: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院级一般科研课题(项目编号:WZY2020050)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蔓延使国际社会再一次共同面临严峻的非传统安全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进行战略部署,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抗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其中不乏青年一代的身影,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参与到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中,有三分之一是90后甚至是00后,同时,在其他的抗疫工作中,也能够看到为抗疫做出贡献的青年一代的身影。这场疫情,把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与祖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前途与命运紧紧相连,我们都是抗疫战斗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这种责任与使命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大學生是国家进步发展的动力和希望,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更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加强对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建,对促进青年大学生的进一步成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抗疫过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起的积极作用

2020年注定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的事实再一次证明,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各国命运休戚相关,没有一个国家在面临全球性问题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将自己封闭起来成为一座孤岛。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完善,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全球治理的核心理念,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天下担当。近年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改变了以往国际社会处理问题一贯的方式,减少了国家间零和博弈的斗争,各国越来越意识到,各国命运休戚相关的事实。在我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约有170多个国家、40多个国际组织,对我国进行慰问,并通过提供医疗物资、医疗经验、派遣专家等方式给予我国重大支持,展示出了我们共处一个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紧紧相连。就是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抗疫期间起到的积极作用。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通过积极开展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有效的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为世界抗疫赢得了时间。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分离出新冠毒株并公之于世界,向韩国、日本、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及非洲一些不太具备抗击新冠肺炎能力的国家提供支持,向世界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讲话所说:“当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1]

我国在国内、国际上推行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让世人看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也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一系列坚定有力并行之有效的决策以及群众共抗疫情的决心,让他们在疫情中学到了生动又难忘的一课。“全国一盘棋”共抗疫情的决心与行动,为加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和丰富的案例素材,同时,在这一环境下大学生们也更加能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深入的了解,也会更加愿意在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一,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生活的世界早已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个国家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为世界处理各国关系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经历此次疫情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与拥护。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修养,在青年时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品格、拓展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做到与时俱进。他们不仅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参与者、见证者,更要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性价值观的建设者、参与者、见证者。而大学生目前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有助于培养与发展大学生的全球视野,以此接好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接力棒。

第二,大学生是世界文明的传承者与交流者,在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思维,这种思维的背后实则是世界各国文化上的冲突。为此,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在引领全球形成合作共赢的价值意识,构建合作机制,化解文化上的冲突,寻找共同的利益,构建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而这一切的主要践行者和传递者则是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兴力量,他们有着更加活跃的思维与更加开阔的胸怀去接受不同的文化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他们也有更多的机会与方式去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交流者与传承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践行者。

培养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面临的问题

虽然具备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品质之一,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这一品质显得更加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日常的教学与交流中,对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问题。

第一,受舆论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易形成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

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有着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对关心的话题,可以通过搜索关键字的方式轻松获取想要的信息,信息技术与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困扰。如,网络的发达让我们全方位、宽领域获取信息的生活成为可能,但网络“键盘侠”“水军”等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一个问题的正确认知与判断,特别是对众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极易受到不良舆论的误导,致使形成错误的判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在媒体上除了可以看到正能量的报道之外,也会看到一些夹带着民族主义色彩的报道与点评,在大学生爱国热情高涨之际,看到类似的舆论,极易受到此类舆论的影响,对其他国家的疫情形势进行嘲讽、污蔑、甚至用恶毒的话语进行诅咒等,这种不理性的爱国方式与情感,不利于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

第二,部分大学生欠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长久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在我们的社会关系中,特别是肩负着国家发展希望的大学生群体中,却有一部分人欠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我国疫情爆发之际,个别国外媒体,颠倒黑白故意诋毁、抹黑我国,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在国内,一些人受个别国外媒体恶意报道及诋毁我国的言论的影响,发表缺乏文化自信的诸多言论,这一部分人中不乏大学生的存在,他们一直以来,对我国的文化都没有一个正确、清晰、合理的认识,缺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这对培养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意识造成了阻碍。

第三,部分学生对具备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的品质重视不足

在我国的大学生群体中,不乏具有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的学生,他们更加看重眼前的收益和结果,对于能够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品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就导致了在日常思政教学中,部分学生认为所学内容对自身发展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或是认为教学内容高大上,与自己无关,在日常学习中,没有得到学生足够的重视,这也是目前培养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面临的问题。

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的具体方法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近年来流行甚广,关注度颇高的词汇,在大学生群体中对这一词汇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发展历程、理念内涵的学生并不多,针对大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掌握的程度与现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培养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具体方法:

第一,鉴于大部分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状况并不全面,在日常的思政教学中,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发展历程、理念内涵进行梳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内容普及,帮助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更加清晰、全面的理解,本文将这一部分内容归结为—“知”字阶段,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基本内容在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中的普及阶段。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有着独特的内涵,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即内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这5个方面,在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了全面的认知后,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借助思政课采用理论分析、案例讲解、共同讨论、日常交流、知识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五大核心内涵的理解与掌握。本文将这一部分内容归结为—“懂”字阶段,即引导大学生掌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精髓的阶段。

第三,疫情背景下,为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与担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通过对大学生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的教育,在“知”“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在疫情期间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大学生都需要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在生活中积极做文化的传播者、交流者,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爱护自然,为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建设贡献当代大学生的青年力量。本文将这一部分内容归结为—“行”字阶段,也是培养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与担当意识最重要、最核心的阶段,大学生需要把在思政课堂、实践教学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正如朱熹所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大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精髓,为承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添砖加瓦,贡献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力量。

在疫情期间,以及后疫情时代,加强对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虽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却符合国家、社会的发展方向,也符合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要求,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道路上必备的教育。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发展,使思政课更好的与时代背景、社会热点相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国民与国民之间,都具有非常多的交流与合作契机,在这一时代背景生活下的大学生,更加能够理解我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更加有能力、有平台、有机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携手抗议共克时难[DB/OL]www.gov.cn/xinwen/2020-03/27/content-5496108.htm.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2).

[4]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

[5]陈乡.新时代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5.

[6]高地.新时代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7).

[7]杨欢英.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技风,2020(02).

[8]常梅,杨淑萍.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12).

[9]王南.全球抗疫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中国经济时报,2020-03-26.

[10]孫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J].南方论坛,2019(01).

猜你喜欢

疫情背景人类命运共同体
浅析我国疫情背景下合同解除权问题
中小学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疫情期间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
基于疫情在线教学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疫情期背景下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
疫情背景下网络教学平台在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