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河南民歌的演唱技巧

2020-10-09苗欣然

艺术大观 2020年19期
关键词:情感表达

苗欣然

摘 要:我国民歌历史悠久,各地区之间因为地域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民歌特色,河南地區的人民性格淳朴,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从事着农耕、打鱼生活,因此河南民歌大部分源自河南人民的生活。河南民歌在中国民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中国民歌贡献出大量作品,其中不乏传唱度高、流传广的经典作品。影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就是根据经典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所改编,在演唱上也依然保留了河南民歌独特的豪迈特点。本文就从这首经典的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出发,探寻其演唱中运用到的三种技巧,分别为真假声的运用、咬字吐字的技巧,以及装饰音的演唱技巧。从而让大家在今后的演唱中更易把握其演唱特征及技巧。

关键词:河南民歌;真假声;装饰音;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9-00-02

一、河南民歌的概况

民歌不仅是劳动人民的珍宝,同时它还满足了所有人的文化需求,从原始的呐喊到现如今完整的词曲,民歌在千百年间不断地更新、成长,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品类,具有完美的艺术价值。

河南民歌的形成原因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历史变迁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流域,历史上河南是九州的中心,是文化的聚集地。从夏商时期到春秋战国,多少朝代更替,都曾在这里建都立朝,历史学家曾考证研究得出,秦朝十五国风中有六风来自河南省,其中被大众所熟知的有:汉魏乐府、河南周歌、洛阳诗歌。民歌的创作主要来自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传唱度较高的如西北地区的“信天游”、江南地区的“江南小调”,因地域不同民歌的特点也各具特色。河南省主要以平原地区为主,即缺少江南水乡的柔美之情,也没有西北地区的豪放之意,给人是憨厚淳朴的感觉,因此河南民歌也多为曲调简单朗朗上口。这就形成了河南民歌独特的色彩。[1]

二、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演唱技巧

(一)真假声的运用

河南民歌在演唱的时候与豫剧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采用真声直接演唱,直接采用真声的演唱方式让声音听起来更加的清脆、明亮。但经过时代的更替,听众的耳朵开始刁钻,之前那些运用真声演唱的声音因为太过“刺耳”,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审美要求。于是乎,民歌演唱者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演唱方式,提出科学发声,河南民歌特有的色彩性唱腔如甩腔、抛腔、滑腔,在欣赏的时候听上去也比之前更加灵活。现如今,河南民歌的特色抒情方式是在演唱中运用新技巧,将概念性的东西转化成实际可用型,不但能够丰富音色的表现力,对音乐的掌控力也有所提升,将河南民歌的审美价值上升了一大步。最具有典型特征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好汉歌》,刘欢的真假声将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重新演绎,让更多的人对河南民歌有了新的认识。河南民歌不再是一味地戏剧唱腔,加入了更多的抒情方式,不但能够通过歌曲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真假声的自如切换,也能够传递出更多的情感,让听众对河南民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真假声的运用,让河南民歌更加地贴近大众审美,从小众走向大众,从非主流走向主流,民歌不再局限于地方,而是更多的普罗大众都能够欣赏。[2]

(二)咬字、吐字技巧

河南民歌的咬字发音与当地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方言反映出一个地区人民的性格,河南人在说话的时候喜欢将每一个字的音都发清晰,郑重其事地说每一个字的发音都要字正腔圆。因为它是中国传统发源的正宗之地。孔子当年到河南去学“雅言”(相当于现在说的普通话)。把任何当地话加以抑扬顿挫、节奏控制都像唱当地歌一样。中国民歌都是把词作者放在前,曲作者放在后,也正是因为作曲可以把说词的节奏、音调强化一下就可以。反过来,把任何一地的民歌节奏和重音强调一下,读出来,就是当地的方言。河南民歌是河南人性格自然流露出的语言、乐曲和审美情趣。言为心声,歌为言之补充。民歌和方言都是当地人的心声,即真实情感的表达。河南人率直朴实,干任何事都亲力亲为,所以说话和唱歌都似中锋运笔,绝不懈怠。

民歌艺术就是将音乐和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的创作一般都会来自日常生活、劳动、婚嫁、祭祀等民俗活动,民歌的演唱中总会带有一定的方言。民歌中的方言不仅能够让歌曲听起来清新自然,同时也具有独特的韵味,文化的积淀让民歌和方言水乳交融,方言让民歌具有地方代表性,音乐让方言传播更为广泛。河南人民性格淳朴,做人做事直率坦荡,所演唱的河南民歌也都是朗朗上口,音乐的美与民族天性息息相关。

贯穿于整个民歌艺术中的咬字、吐字、发音技巧,都包含着音乐旋律。河南方言讲究平仄,强调字、声之间的结合,要做到“以字带声”、“以字行腔”,发音要做到清晰自然不做作,汉字将就一字一音,有头、腹、尾三个部分组成,如何处理好这三个部分的关系着咬字的清晰与否。河南民歌的风格多数以高昂为主,字头要准、狠,用到“喷口”,通过口腔肌肉在发音时产生的力量与送气力度产生对抗,对抗时的字音会更加的饱满。

《王大娘钉缸》的咬字发音就是典型的字腹是最响亮的,与母音之间产生共鸣,加强对气息的支持,不同人物情感之间的表达有不同的共鸣空间,把“字正腔圆”做到完美的诠释。尾音讲究归韵收声,收尾的时候要做到干脆利索。咬字清晰在歌曲的情感表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整首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在演唱中是一项基本功。演唱《王大娘钉缸》的时候最后一个音要加重,“响叮当”“走四方”“都去过”“王家庄”“王老汉”“好姑娘”,这些词的最后一个字要加重,作为一首一领众合的歌曲,领唱者在领唱的时候要有气势,带动合唱者渲染整体的演唱效果。领唱者通过准确的咬字发音,不仅让合唱成员听的清晰,更能让听众快速进入歌曲演唱氛围,从而将歌曲情绪准确的传达,整首歌曲的演唱要做到明快有力。

(三)装饰音演唱技巧

因不同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因素,装饰音也不相同。装饰音主要有滑音、倚音、波音等组成,每一种装饰音都有不同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抑扬顿挫、虚虚实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河南民歌特色。

滑音主要表现为音阶式链接的移动线条,声音游走在高、低音之间,时而高音,时而低音,在演唱时起到连贯的作用。河南民歌中运用比较多的是下滑音,给歌曲增加动感,同时突出了地方语言特色。因下滑音导致声音位置下沉,所以在演唱的时候要保证高位置的共鸣,音响要保持在头腔中,如落下在嗓子上,容易出现尖声,使歌曲破音。滑音的运用突出了河南民歌的声腔特色,展现出河南人们豪放的性格特色。演唱时通过对声音的速度和力度的控制,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变化。《王大娘钉缸》中加入滑音的处理,给歌曲增加了俏皮的色彩,一方面表现了河南地方语音的独具特色,也从侧面表现出河南人民的幽默性格。

倚音分为单倚音和复倚音,在歌曲演唱中加入倚音可以增加歌曲的甜美感。演唱倚音时要注意鼻腔共鸣,将倚音一带而过,突出主音的同时,实现趣味性,歌曲也更加的活泼。河南民歌的特色就是利用倚音装饰音乐美感,通过强化字尾,将语言和感情相结合。《王大娘钉缸》中“咿个呀儿哟”加入下滑倚音,突出主题,强调情绪,歌词富有旋律,在演唱时融入感情色彩,加重演唱语气,这也是河南民歌与其他地方民歌的不同之处。

波音是一种通过咽喉有意识的控制气流而产生辅助音的装饰音,歌声听上去像波浪一样上下波动,常见的有上波音、下波音、复波音三种。河南民歌大多采用的是上波音,演唱时利用声带的颤动,使得喉头得到放松,彰显了生活趣味性。

(四)情感表达的技巧

艺术家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往往会给我们一种声情并茂的感觉,音乐的魅力就是可以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当声音高亢嘹亮的时候听众感受到的是演唱者的激情四射,当声音低沉下降的时候听众能够感受到演唱者的失落悲伤。声音将情感传递,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声音和情感相辅相成,演唱者在演唱时将所有的情感通过歌曲进行释放,演唱者和词曲作者产生心理共鸣,听众在听歌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词曲作者的创作情感和演唱者的表演情感。

《王大娘钉缸》的歌词大意是补缸匠对王大娘家的三个女儿进行介绍夸奖。演唱的时候情绪轻松愉快,自然地投入到其中,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幽默的钉缸匠,让听众能够感受到虽然钉缸的工作辛苦,但能够在工作中发现乐趣。钉缸匠活泼开朗,同样这也是河南人民的性格特点之一。

三、结束语

河南民歌是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如今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曲风形式。现如今的文化大形势,国家全面扶持文化产业,河南民歌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歷史价值都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下去。让更多的人欣赏和感受他的魅力,通过对河南民歌的分析和研究及演唱,使得河南民歌不断地前进和发展,传播的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高晶晶.中国民族声乐表演中民族风格的把握[D].西南交通大学,2012.

[2]张英芳.叙事性民歌歌词艺术特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情感表达
关于声乐语言的美学元素探微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播音主持情感表达与言语交际策略分析
浅谈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达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