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下中国社会救助的问题与对策

2020-10-09娄静嘉徐卫东

时代人物 2020年16期
关键词:社会救助新冠疫情背景

娄静嘉 徐卫东

关键词:新冠疫情;社会救助

背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一年,社会救助工作兜底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然而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及其带来的冲击又为社会救助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切实保障基本民生”“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且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部署,要求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各地民政部门积极担当作为,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为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尽心尽情尽力。

新冠疫情下中国社会救助的现状

为了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020年1月29日与3月13日民政部办公厅分别印发两个《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其中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认真学习《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分区分级细化政策安排,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一是加强排查及时救助。同扶贫等部门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开展数据比对和摸底排查,加强特殊群体关爱帮扶,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各项任务。

二是完善价格联动机制。各省级民政部门要主动协调发展改革等部门,要密切关注疫情防控期间食品类物价变动情况,及时提出应对意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科学确定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并按时足额发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处理好价格临时补贴与提高低保标准之间的关系,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三是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采用信息化手段。指导县级民政部门,整合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投诉举报专线等电话,有条件的地区开通“12349”民政公益服务热线,并逐步实现全省联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社会救助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社会救助信息化水平,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积极推行社会救助全流程线上办理,确保及时受理和回应困难群众求助。

四是加强部门协同。发挥好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统筹整合救助资源,一事一议、一案一策解决困难群众急难个案。各地要通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将掌握的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信息及时转介给相关部门,协助做好专项救助申请工作。

五是强化资金保障。各地民政部门要根据疫情影响、兜底脱贫、物价联动等因素,精心测算社会救助资金需求,及时报党委和政府以及同级财政部门,力争增加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资金投入。要统筹使用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等补助资金和地方各级财政安排资金,倾斜支持疫情严重地区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和补贴,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六是提供基本照料服务。承担隔离收治任务的机构和人员,要了解被隔离收治对象家里有没有需要监护或者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如有,要及时通知社区或者当地民政部门,由两部门安排人员及时提供照料帮扶。同时,明确各地民政部门和社区对受疫情影响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社会散居孤儿、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外来人员以及其他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人员,要保持经常联系,加强走访探视,及时提供帮助。

新冠疫情下中国社会救助的问题

部门协同缺乏监督机制。若协同监督工作没有很好聚焦疫情社会救助中心工作、关键领域、重要事项、薄弱环节和“出血点”“发热点”,监督停留在浅层表面和日常的、无关紧要的小事上面;协同工作中怕担当、怕“惹事儿”,选择性监督,绕着弯监督,只选择容易的、浮在面上的、不得罪人的事项进行监督,回避重点、难点、热点、风险点,致使监督重点不 突出,甚至流于形式。同时部门协同信息转介易产生信息脱节,且部门与部门之间接口工作没有相应的职责,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

特困群众或不熟悉网络应用。在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的县、乡、村,一些特困群众,例如老年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等,可能没有电子设备或者电子设备只用于打电话和发短信,并不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递。对于当下疫情的情况也不能及时了解,不能直观感受疫情的严重性,对于疫情信息的得知存在延迟,有可能因此不重视疫情的防控。

基层社会救助专职人员配置不足。虽然建立或明确了县、乡镇救助机构,但大都属于兼职,基层社会事务的不断延伸和扩展,使基层民政日益繁重的业务量与现行机构、人员、办公条件不对称的矛盾比较突出,不能适应现阶段民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数据化、信息化的要求。缺乏县、乡镇、村三级联动,规范高效的社会救助运行管理机制,使各类救助信息难以准确收集和反馈,同时社会救助资源的分散难以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的、不同需求的救助,无法真正实现“应帮尽帮、应救则救”的工作目标。

政策宣传不到位。有些地方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在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福利慈善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兜底工作,但对民政具体政策的宣传却不到位,致使老百姓大事小事都要找民政,大大增加了民政部门的工作负担。同时政策社会知晓率太低。有的民政助理员兼职过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具体的社会救助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新冠疫情下中国社会救助的对策

建立健全部门协同监督机制。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纪党规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着眼疫情防控重要领域、重点工作、重要岗位,梳理细化廉政风险点,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主动邀请纪检监察机构列席党组会 议,推进监督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募捐救助工作顺利开展。完善接口工作处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使接口工作能够及时有效。

对未接触网络者进行指导培训。对没有电子设备的特困群众可以加大对疫情状况和疫情预防知识的讲解,使其多了解并掌握一些有关疫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提高对新冠疫情的警惕性。继续采用线入户调查,线下办理的形式进行以往社会救助的工作流程。对于进行线上社会救助业务方面,当地民政局可以印制线上办理社会救助详细的操作流程手册或图册,在疫情期间可以分发操作手册,同时进行手把手当面操作教学,耐心讲解。等疫情转好,可以召集特困群众统一进行线上办理社会救助的教学讲解。

扩建基层队伍提高救助工作水平。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要通过内部调剂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配政治素质高、对弱势群体有感情、有爱心、有耐心的人员充实到一些工作中去,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年度考评和激励机制,责任倒查、责任追究等制度。

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采取多种形式,把社会救助政策送进村社、送進院落、送进农户、送进村小、送进医院、送进公交,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向群众宣传社会救助政策的最新内容,以增强宣传实效。以社区为阵地,以重大活动为载体,采取散发传单、悬挂横幅等形式,以进一步推动政策入户,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凡困必帮,有难必救,是社会救助的主旨。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强化责任担当,采取多种措施、多种办法保障 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 工作效率,积极探索做实做细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新做法,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脱 贫攻坚兜底保障各项任务。各地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的通知或计划,制定符合当地实情的一系列举措实施并推广,进一步实现在疫情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小慧.基层民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7(02).

[2]胡宏伟,杜晓静.新时代中国社会救助精准——现状、挑战与改进 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2):60-69.

[3]付梵.“非常时期”的“非常保障”——社会救助托起困难群众生活底线[J].中国民政,2020,6(6):44-45.

猜你喜欢

社会救助新冠疫情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跟踪导练(一)5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的有效性研究
从关注到行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对策
社会救助多元化助力精准扶贫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