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容闳倡导幼童赴美留学缘由

2020-10-09禹丹丹

戏剧之家 2020年26期
关键词:容闳留学

禹丹丹

【摘 要】1872年以天津教案为诱因,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以及容闳的积极努力之下,幼童赴美计划开始施行,揭开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崭新一页。由于国家陷于困境以及容闳的自身经历,令他极力倡导幼童去往西方国家学习。留美幼童歸国后,对近代中国教育和近代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容闳;留美幼童;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6-0197-02

诚如近代学者舒新诚所说:“欲述留学之渊源,不可不先知容闳。”容闳,被称为“中国近代留学之父”,自1854年归国,持续十余年为实现幼童留学西方国家而努力。容闳极力倡导幼童赴美留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二是容闳的成长环境。容闳所作的一切努力,对近代留学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困境“中国”的自救

1840年鸦片战争,清朝战败,随后签下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等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危害清朝利益,使清朝国门大开,外患之势日趋严重。西方列强不满足于既得利益,欲在中国获得更多利益,在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政府又签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尤其是“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条约,令清朝政府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清朝政府在诸多方面受制于西方列强,一些重要部门的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局势,晚清知识分子不断寻求出路,以求摆脱此严峻的困境。先是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竭力购买外国炮、外国船,翻译外国的刊物,搜集相关的西方资料。后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9世纪6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开始洋务运动,而随着洋务运动的全面展开,雇佣洋人洋员,在国内培养外语、科技人才的办法已经很难满足洋务事业的发展。因此,为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决定派人出国学习。

二、成长环境

(一)家乡氛围

1535年,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进行贸易的权利,此后澳门成为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中转站,容闳的家乡南屏乡靠近澳门,因此很早受到西方传教士文化影响。当地人同洋人打交道、学西语、当翻译等,当地乡民逐渐接纳西方文化,对于“西学西语”习以为常。童年时期,容闳由教会学校启蒙,学习内容是西方文化,这与普通中国幼童的读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1840年教会学校解散,容闳回家自学,在此期间因为英文知识使他获得几捆麦子的奖赏,“予之拉杂英文,早年时即着此时效,是则始愿所不及。”回家后的遭遇,使容闳意识到学习英文甚至学习西学对他的人生有着重要意义。

容闳家乡很早接受西方文化影响,他在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然后进入教会学校学习,家乡的氛围和他童年的学习经历令他对西方国家十分向往。当容闳辍学在家,因学过英文而得到工作,幼时的经历让他明白接受西方教育的益处,因此在勃郎回美国时,坚定地选择跟随勃郎去美国继续学习西方文化。后来,容闳学成归国,不断为幼童赴美留学的事奔走努力,这与他童年时期的经历有着紧密联系。

(二)留学美国

1846年9月,容闳跟随勃郎赴美国学习,1850年考入耶鲁大学,通过半公半读的方式完成学业,取得了文学学士学位。九年的美国生活使容闳更深入了解了西方文化,西方教育扩展了容闳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境界,扩宽了他的知识,与此同时,身为一个中国人,却在美国求学,他“体会出两种不同文化在内心相互摩擦的感觉”,这令容闳的祖国意识越发强烈,留学时期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要为祖国作出贡献。在大学期间,谈及未来的发展,他认为“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纵政府不录用,不必遂大有为,要亦不难造一新时势,以竟吾素志。若限于一业,则范围甚狭,有用之身,必致无用。”虽在异国他乡,但他仍然惦记困境中的祖国,他以为祖国谋福利为志向。他在毕业前夕一直思考以何种职业为生能最有益祖国,最终他意识到要使中国富强,不可能只靠他一人,而是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青年,要靠接受西方先进教育的现代化人才才能实现国家的文明富强,因此他将“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作为目标,此后一直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

三、幼童留学计划的实现

1868年,容闳在丁日昌的鼓励下,将留学计划写成条陈,寄给在北京的文祥。他建议“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才”,对于派遣的人数、学生年龄,以及管理制度等给予详细说明,但是因文祥为母丁忧,导致容闳的建议未能被采纳。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列强陈兵上海,推动了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的实施。天津教案结束后,曾国藩将容闳提出的派遣学生赴西方国家留学的建议上奏朝廷,随后得到朝廷的恩准。按照容闳提议的留学计划,共招收了120名幼童,分四批先后到美国。

1871年9月3日,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联合上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酌议章程折》,9月15日晚清政府批准了这一奏请,下令在上海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在美国成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在上海乘坐轮船出发,驶向太平洋彼岸,这是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幼童留美计划正式实施。

晚清留美幼童有着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留美幼童多是广东香山人;二是学生年龄在12岁以上,15岁以下;三是留学目的地是美国。这些特点与容闳有着紧密的联系。

四、幼童留美的影响

容闳倡导的幼童留美计划从1872年开始,120名幼童分四批到美国留学,到1881年清朝政府下令撤回留美学生为止,幼童赴美留学计划宣告失败。尽管幼童赴美计划失败了,但是其留学计划以及留美幼童促进晚清的教育发展,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容闳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是容闳极力促成幼童赴美学习,他提出的幼童留学计划和留美幼童为晚清教育提供改革方向,促进近代中国留学事业的发展。幼童留美计划打破了传统的科举制度,在学制、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向西方学习,为晚清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幼童赴美计划的实现,为晚清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实行教育改革时,加大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的教学,使课程设置更趋多样化、实用化,更具科学性。与此同时,幼童留美计划“为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积累了经验,它在留学专业选择、派遣人员标准、经费来源及使用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留学教育探索了道路”,促进了近代留学事业的发展,如1876年选派学生留学欧洲,1909年又派出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等。

二是容闳为近代中国科技发展培养了一批可用之才。留美幼童归国后在多个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推动了近代科学事业的发展。有30人归国后从事工矿、铁路和电报业,他们“在工厂、矿山、铁路、航运、电报、电话、银行、商店等部门担任技术指导,直接传播西方的先进技术”,促使晚清的工矿、铁路、电报等领域快速发展。比如,1907年,周万鹏编辑了《万国电报通例》,统一了电报政策和技术规范,使我国的电报技术标准化,并与国际电报业接轨。

五、结语

從1854年归国,到1872年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容闳极力倡导的派遣学生到西方国家留学的计划终于实现。可以说容闳是近代中国留学事业的发动者,如果没有他,或许近代留学事业不会那么早产生并且实施。容闳极力倡导留学计划,一是由于中国处于“千年未有之变局”,经历两次鸦片战争,为救亡图存,洋务运动随之兴起,但在当时中国懂洋务的人才十分紧缺。

二是容闳的家乡很早就建立了西方教会学校,他从小就接触西方文化,并且由教会学校启蒙,后来前往美国学习,他的留学经历开拓了他的眼界,拓宽了他的知识层面,身处异国学习的孤独感逐渐激发了他的国家意识,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令他越发想帮助祖国摆脱困境,使之富强文明,但是仅靠他一人不可能使祖国富强,需要更多接受先进文化熏陶的青年。容闳利用留学教育将西方文化输入中国,力图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但受到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顽固势力的阻挡,留美幼童计划最终破产。虽然留学计划没能继续实行下去,但是容闳倡导的留学计划以及留美幼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容闳.西学东渐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吴文莱.容闳和中国近代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

[3]李喜所.近代留学生和中外文化 [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4]石霓.观念与悲剧[D].华东师范大学,2000.

[5]石芸,孟祥祺.容闳与晚清幼童留美教育钩沉[J].兰台世界,2012,(21):33-34.

[6]周炽成.最早的“香蕉人”:留学先驱容闳新论[J].学术研究,2011,(10):102-106.

[7]李江伟.晚清幼童留美起讫因由及其影响刍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150-159.

猜你喜欢

容闳留学
留学生之父:留学事业之外的传奇一生
“中国留学生之父”的职业生涯
浅析留学博士的成长发展
中国留学生低龄化现象分析
浅谈如何理性选择出国留学
高中生留学预科类国际教育课程的互联网及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中国留学第一人:我不是东亚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