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留学博士的成长发展

2017-01-17周生芳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留学

周生芳

摘要:本研究以时间与实践为线索对Z女士参加博士研究生学习、参与中美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回国后学习、工作的十年经历进行了叙事研究,深入剖析了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对中国博士研究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职业生涯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留学;博士研究生;叙事研究

自1996年至2009年11月,我国共派出公派留学生58419人,回归率为97.16%。2011年,在全国,广州首个推出地方性公派留学生项目,即“菁英计划”,投资1300多万资助40名学生前往世界排名前300名的大学留学。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在2012年10月的国家公派留学选派工作会议上透露,自2006年至2012年,年度选派人数已从7500人增至1.6万人,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按期回国率超过98%。Z女士2007年申请国家公派留学,赴美国一年参与学术研究,走进课堂学习研究生课程,2008年按期回国,2010年完成毕业论文,之后在实际的工作中反刍自己的留学经历。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至今已寒窗苦读十年,Z女士个人的经历和经验是众多博士研究生的一个个案,因此,本研究运用教育叙事[4]的方法,就Z女士的学习、工作经验讨论几个教育问题。

一、留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结构侧

博士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协同导师完成科学研究,但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在实践中也有一个突出问题,即问答双方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提问人员的提问导向和回答问题人员的情感,即提问人员为什么这样问?问的是什么?问的是个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另一方面,回答问题的人是否能够回答被提出的问题?是否应该回答,或者回答多少,从哪个角度回答,等等。因此,运用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教学法得到的教学效果取决于问答双方。如果问答双方具有共同的信仰和理想,苏格拉底的“助产术”的运用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出国留学生,尤其是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留学生,将自己身处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与导师(中国导师、外国导师)讨论问题,答案是多元的,留学生与导师的交流,彼此影响,在一种知识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博士研究生的成长,即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结构侧。

二、Z女士的美国经历与国际经验

(一)“国别”与“国际”

Z女士在读研究生期间与同门师兄弟及学友们主要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如研究中国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转向问题,研究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践机制,研究农村“三教统筹”政策,研究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的教育问题等,研究的问题也借鉴了一些国外的经验,例如,研究完成《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与WTO挑战》,研究美国纽约高中教育的多样化的发展问题。在讨论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很多研究政策的博士生都曾尝试借鉴国外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但实际困难还是很多的,尤其是中外教育问题和教育政策的衔接点不好找,政策方面也不适切,研究者知识信息匮乏表现的比较明显。

(二)价值观应该怎么教

一方面,有研究认为中国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多,价值观教育少,方法少、效果也不明显;另一方面,有研究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智慧,包括价值观教育方面,已经远远高于现有的教育教学研究的进展,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是提炼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供教师群体学习借鉴。这两方面的研究都有道理。Z女士在美国的学习亲身经历了价值观教育问题。Z女士选修的“性别与教育”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带有强烈的价值观色彩的课程,这门课程由Z女士的指导教师W女士教授。在“性别与教育”课上,教师安排学生在每堂课之前要阅读指定的一段具有价值观冲突特征的、极具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自己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上课以讨论为主,分小组讨论指定文献中的价值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额外阅读的文献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是请小组代表陈述小组的观点。大多数时间小组代表都只是陈述个人观点,但绝不忘记说明小组内部其它成员不同的观点。

(三)“高级”与“简单”

我们从小就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世界观需要知识支撑、价值观受环境影响,而人生观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是个模糊概念。Z女士在美国选修“高级课程理论”,对“高级”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高级课程理论”是一门哲学课程,语言晦涩难懂。“高级课程理论”有一堂是讲授结构主义、建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W教授对这堂课的设计完全出乎Z女士的思维逻辑。美国的研究生,无论是社区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在读研究生,还是具备一定理论素养的本科直接连读研究生的学生都轻松地理解了“归纳”和“演绎”的概念,也理解了“结构”的概念。然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建构”和“解构”的概念。

三、职前培训后的在职服务工作

(一)人才培养体系,综合改革应该从何入手

Z女士攻读博士的经历可以称之为严格的职前培训,毕业后在BL大学某学院的教务处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是一项综合工作。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人员需要确定各自系里的重点专业、掌握师资队伍状况、在通识教育课程确定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色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等等,每门课程应该安排多少学时,实践课程安排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需要考虑。待这些信息确定下来后,各位讲授特定课程的教师还要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撰写中英文课程简介、选定教材,提供课程参考文献等。可以说,虽然人员协调和管理的难度大,中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尤其是针对不同工种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在国际上都是规范的。同时,美国的情况是在教学安排上使选修课所占的比重大,这样就迫使教师注意课程题目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更新、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学生。高校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还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选修课数量的增加上,这是个高等教育管理的成本计算问题,也是高校综合改革的一个抓手。

(二)教师教学研究与职业内卷化并存

2011年很快过去,2012年Z女士前半年管理网络课堂建设、组织教师走进其他高校进行观摩学习,还管理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课题的申报工作。总体而言,像SL这样的普通高校的教师具备教学能力、独立创新工作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博士层次专业的、尤其是写作方面的训练,从根本上讲是学术方面的常规训练;教师的知识丰富、经验积累多,撰写的教学课题申报书创新点多,语言不规范,还有部分教师说主要是他们没有时间细化撰写的稿件。从Z女士的学习、工作经历看,目前普通高校的大学教师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备课和上课上,也进行课程相关内容的研究,但对国内教育热点问题,主动了解的少;课程目标的结构性,对教学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考还比较零散,也就自然出现了职业内卷化现象。

现在,Z女士经过严格的博士学习训练,经历了与美国研究生的思维碰撞与融合,在工作岗位上三次调转,试图走一条跨专业、跨学科协同创新发展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国外的情况比较复杂,要更好地规范和推动教育学学科发展,还需要细致研究中文与英文对照中细微的差别,文字推敲很重要。

课题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课题“普通高校艺术技术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FFB108203,主持人:薛立军)。

猜你喜欢

留学
苏南地区高校大学生自费出国留学动机及适应性研究
英国脱欧对我国赴英留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日本留学对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能力的影响
中国留学生低龄化现象分析
浅谈如何理性选择出国留学
高中生留学预科类国际教育课程的互联网及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对话美国顶尖名校面试官助力学生实现留学梦想
我在悉尼短期“留学”
浅析晚清第一批官派留学
时代潮流下的中国梦